木牛流馬究竟為何物
木牛流馬是普通獨輪推車嗎
《宋史》、《後山叢譚》和《稗史類編》都記載,木製獨輪小車,漢代稱為鹿車,經諸葛亮改進後稱為木牛流馬。到了北宋,在沈括《夢溪筆談》中開始出現了“獨輪車”的名稱。
四川省渠縣蒲家灣東漢無名闕背麵的獨輪小車浮雕及同縣燕家村東漢沈府君闕背麵的獨輪小車都再現“木牛流馬”的模樣。這種小車的形態和構造,因地製宜,略有不同,故各地所稱手推車、二把手,雞公車等,都是指這種獨輪小車。
木牛流馬是四輪車、獨輪車嗎
高承《事物紀原》卷八記載:“諸葛亮始造木午,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民間謂之江州車子。”這在《諸葛亮集》、《資治通鑒》裏也有些根據,範文瀾明確提出這個觀點。其確鑿證據是在成都羊子山2號漢墓出土的“駢車”畫像磚,其右下角有人推獨輪小車的形象。
“木牛流馬”的稱呼來曆,因為獨輪車不用牛馬,一個人能推走,為不吃草的牛、能流轉的馬,這正如今人把拖拉機叫做鐵牛、摩托車叫電驢子一樣。但這兩種解釋也有欠妥之處,獨輪車、四輪車機械原理十分簡單,何勞“長於巧思”的諸葛亮親自製作?而且獨輪車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諸葛亮沿用了這種獨輪車,還值得史書上大書一筆嗎?
木牛流馬是奇異的自動機械嗎
我國古代三國時代,運用齒輪原理製作機械,己屢見不鮮。東漢時畢嵐作翻車是利用齒輪轉動來汲水的一種裝備。三國時韓暨又製造水排,利用水力驅動水輪來灌水。
魏國有個馬鈞,他製造出指南車,又能用水力發動,使木人擊鼓吹簫,跳丸擲劍,春磨鬥雞,變巧百端。而諸葛亮隻能製造獨輪車,不是相形見絀嗎?
《南史·祖衝之傳》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可知祖衝之是親眼見過木牛流馬的,又因木牛流馬的啟發,他便創造一種機械運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馬更勝一籌。
由此可知,木牛流馬一定是利用齒輪原理來製作,否則祖衝之不會有興趣拿它來作為參考和對比。可惜的是此論缺乏確鑿的論據和實形。
是具有特殊外形及特殊性能的獨輪車嗎
近代人陳從周、陸敬嚴查檢文獻根據,勘察川北廣元一帶現存古棧道的遺跡、寬度、坡度及承重等數據,提出新觀點,木牛有前轅,引進時人或畜在前麵拉,還有人在後麵推。有車輪架,車身長4尺,寬近3尺。
流馬不是四輪車,與木牛大致相同,但沒有前轅,行走時不用人拉,僅靠推,車身狹長,車形似馬。陳、陸的觀點較為接近事實,但總覺有點欠缺,看來木牛流馬究竟為何物結論為時尚早。
拓展閱讀
2010年9月7日,四川省廣元木匠何多現展示了他花了5個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馬”。何多現2010年3月開始製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馬”長2.08米,高1.4米,自重125千克,腹中可載210千克至230千克大米,後肢可以前後屈膝,以手推或牽為動力,可以行走在鄉間小路,還可爬坡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