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猿與野人有何關係
提出觀點
在世界的許多角落,都有野人等類人生物出沒的足跡。野人是一種直立行走的類猿似人動物,但與人類特征相差很遠,與巨猿有較多相似之處。
所以,有人認為野人應該是一種改變了原來生活習性的、殘存的、已經被認為消失的動物——“巨猿”。
那麼,傳說中的野人會不會就是巨猿的後裔呢?
對此,有專家指出,巨猿與今天的野人可能毫無關係。那麼,他們的依據何在呢?
體形的差異
巨猿身高可達3米,而大多數被目擊到的野人都不超過2米高,神農架和我國南方的野人通常隻有1.5米至1.7米之間。
分布區域不同
北美的大腳怪,盡管早就出現在印第安人的傳說中,當地也基本具備大型動物生存的條件,但從化石證據來看,整個美洲從未演化出任何猿類動物。同樣,遊蕩在喜馬拉雅山的雪人也不會是巨猿的後代。
行走方式
巨猿並不是兩足直立的動物。在靈長類動物中,隻有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是直立行走,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目前,古生物學家已一致認為巨猿應該像猩猩一樣主要以四足行走,偶爾才能直立起身體,而且前肢應比後肢更長、更發達一些。
巨猿為什麼會滅絕
巨猿是巨大的類似猩猩一樣生活於地麵的猿,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重量估計超過200千克,這種動物長有強壯的犬牙和巨大的臼齒,並有厚厚的琺琅層、高高的齒冠和矮牙尖。
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我國南方和越南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步氏巨猿化石,但科學界一直沒有弄清巨猿的生存年代和滅絕時期。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地球地理學教授傑克·裏克對此很感興趣,他帶著疑問和先進的儀器,來到了我國廣西地區的洞穴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當地科學家的幫助下,裏克仔細地研究了巨猿的化石以及其生活的環境,並利用先進的電子旋轉共振器以及高精度的絕對日期鑒別法推算出了巨猿的生活年代。
裏克教授表示,從這些化石的年代推算,這種史前巨猿生活在100多萬年前,和早期人類在地球上共存過,直至10萬年前才徹底滅絕。
目前,雖然研究人員還沒有發現完整的巨猿骨骼,但是他們通過對巨猿生活時代之前、同時代以及現代猿外形的認真比較,把巨猿的形貌進行了合理的複原。
簡單來說,複原過程就是根據牙齒和下頜骨複原出與之匹配的頭骨,接著根據頭骨複原出整個軀體骨架,然後再用皮肉和毛發加以“潤色”,這種方法比較合乎複原體的本來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