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生存需求
不同細菌的生存環境
生物學家們根據相似的細胞結構,原來把所有的細菌都歸入一個界。然而,雖然所有的細菌看上去都相似,但組成細菌體的化學成分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分析了這些化學成分的差異後,科學家們重新將細菌分成兩個獨立的界,即古細菌界和真細菌界。
古細菌界的意思是“遠古的細菌”,即這些細菌是古代的。在恐龍出現前,古細菌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十億年了。科學家認為現代的古細菌類似於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
很多古細菌生活在極端環境中。有的古細菌生活在溫泉中,有的則生活在110℃的熱水中;還有的生活在鹽水中,如猶他的大鹽湖;另有一些古細菌生活在動物的腸道、沼澤底部的淤泥以及汙水中。這些地方也許讓你聯想到臭味。沒錯,正是這些古細菌製造了臭氣。
真細菌界與古細菌界不同,大部分真細菌生活在非極端環境中,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現在,就有數百萬的真細菌生活在你的體表和體內。真細菌貼附在你的皮膚上或聚集在你的鼻子裏。不用害怕,它們大部分對你是有益而無害的。
真細菌幫助維持地球的部分自然條件,也幫助其他有機體的生存。例如,有些真細菌漂浮在水的表麵,這些細菌利用太陽能合成食物和氧氣。科學家們認為數十億年前是自養型的細菌增加了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如今,那些細菌的後代幫助維持地球中20%的氧氣含量。
細菌的生存特征和技巧
從生活在活火山口的細菌到生活在毛孔中的細菌,所有細菌想要存活下來,都必須具備一定的特征。環境中必須有食物來源,細菌具有分解食物並釋放其中能量的能力,另外,當周圍環境變得惡劣時細菌具有生存技巧。
為了獲取食物有些細菌屬自養生物,能合成自身所需的食物。自養細菌製造食物的途徑有兩種,一種自養細菌像植物一樣能利用太陽能合成食物;還有一些比如生活在大海深處的自養細菌,就無法利用太陽能,隻能轉而利用環境中的能量來製造食物。自養細菌就運用以上兩種方法即太陽能或化學能中的其中一種來合成自身所需的食物。
還有一些細菌屑異養生物,通過消耗自養生物或其他異養生物來獲取食物。異養細菌能消耗各類食物,如從牛奶和肉類直到樹林裏腐爛的樹葉。
呼吸作用與其他生物一樣,細菌執行其功能時,需要穩定的能量,能量由食物而采。細菌分解食物並從中取得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大部分細菌和許多其他生物一樣,分解食物時需要氧氣。但是有一些細菌的呼吸作用就根本不需要氧氣。實際上,一旦它們所處的環境中出現氧氣,它們的末日就到了。對它們來說,氧氣就是致命的。
內生袍子的形成有時周圍的環境會變得不利於細菌生長。例如,失去了食物源或環境中產生出對細菌造成毒害的廢棄物時,有的細菌將形成內生孢子,在這些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內生孢子在細菌細胞內形成,是一種小小的、圓形的、具有厚壁的休眠細胞,它含有細胞的遺傳物質和一些細胞質。因為內生孢子能耐冰凍、高溫和幹旱,對惡劣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所以能存活許多年。
內生孢子很輕,一陣風就可以把它們吹起並送到一個全新的地方。如果內生孢子落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就會萌發,接著細菌就開始生長增殖。
拓展閱讀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養及異養,其中異養的腐生細菌是生態係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環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