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夜驚魂,三國分晉;現天象,山穀生子(1 / 2)

話說炎黃之時,九州爆發洪荒大戰,數百年間,無窮數的洪荒神仙,先天真人以及修煉有成的仙魔妖獸在那一戰中消亡殆盡,隻有極少數的仙人得以存活,或虛空飛升,或避世隱居。

九州宇內,神仙,成了傳說中的傳說。

洪荒大戰之後三千年,當眾多的諸候還在腰懸青銅寶劍,手捧青銅酒樽,於編鍾弦樂聲中,欣賞人間美色之時,好象是突然之間,九州之內,在神仙傳說沉寂了三千年後,許多人無師自通,悟天地規則,求無上大道,重現了昔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光輝。

是為諸子百家。

諺曰: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此欲世之語,也適用於這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百家神仙們。

大道本唯一,道途有千條。百家為道途而爭鋒,其亂紛紜。連帶著世間的諸候各國,在百家神仙們或明或暗的參合下,也大打出手。

大亂必有大治,此乃天地至理。大道的運轉,自洪荒之後,再一次發生了巨大變動。

九州宇內,凡俗人間,東周諸候各國,在天道之下,也都蠢蠢欲動。這些人間一方豪強的各國諸候們之間的最後爭鋒,首先便在三晉大地展開。

秋意闌珊。

帶著肅殺氣息的晉中平原上,西風凜冽,天空全沒有平日的空曠,暗灰色的陰雲低低的飄浮在頭頂,而四周漂渺的淡淡群山,也在這肅殺的秋風中變得隱隱約約,模模糊糊。

這裏,一個密謀的平原上,一麵麵五顏六色的旗幟在風中列列飄舞,火把綿延成三條長龍,得得的馬蹄和磷磷的車輪卷起滿天的塵土,掩蓋住了長龍中那無數長戟發出的寒光。

晉都曲沃,晉烈公的宮殿裏,笙歌陣陣,許多美貌的舞女正在跳著舒緩的舞蹈,絲毫不知國家將亡的晉烈公舉著酒杯,品嚐著醇香的美酒。忽然間,一個侍衛踉踉蹌蹌的跑了進來,“陛下,外城傳來消息,趙、魏、韓三家占了外麵九城,現在三名卿大人帶了大軍正向都城趕來,半天時間就會趕到都城了。”

“什麼?趙、魏、韓三家反了?”晉烈公大驚失色。

晉國自武王開國以來,一直是最為強大的諸候,春秋之時,數百年間為五霸之首。隻是晉國無公族,六卿掌權,國內大小事務全都被六卿把持,後來智、趙、魏、韓四家聯合滅了範家和中行家,五十年前趙、魏、韓又聯合滅了智家,但不論六卿怎麼內鬥,怎麼大權獨攬,幾家都從來沒有取代晉君的意思,雖然自從悼公以後晉君都隻是名義上的君主。這裏固然一方麵晉君是周天子分封的名正言順的諸候,另一方麵也是晉國無顯赫宗族,晉君依靠的便是各位卿士大夫,故而和各卿都有著不錯的關係。

也正因如此,做了數年名義國君的晉烈公忽然之間聽到三卿馬上就兵臨城下,震驚之中摻雜著意外,不由得驚慌失措起來,“外麵還有哪座城沒被他們攻占?”

“隻有絳城他們沒派兵去。”

“快快快,快收拾東西,趕往絳城暫避。”晉烈公再也顧不得欣賞笙歌美人了,馬上奔往後宮,讓快要臨盆的夫人一起出去避難。

匆忙之間,晉君和夫人坐著馬車帶著不太多的侍衛逃出都城,向西趕往絳城。

這一年,是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秋。

在晉都和絳城之間,大約有一百二十裏左右路程,中間還隔著一個中條山脈的小峽穀。峽穀很窄,兩側是高有百丈的懸崖峭壁,如刀砍斧劈一般。高聳的峭壁直達天空,從穀中上望,山穀就象一條細線從天空劃過,於是這穀便有了個名字,叫一線天。但穀中卻很平坦,並沒有蟲蛇虎豹出沒。由於地處兩城之間,平時多有人來人往,時日一久,走的人多了,便也就有了路。

除了路,峽穀內還有一口普通的六角土井,普通得甚至連井欄都沒有。傳說三千年前,黃帝帶領族人經過此地,因大山阻隔,又沒水解渴,於是黃帝就在路上劈開中條山,又以大法力打通地脈,便有了這口井。從這裏往來的人們習慣把這井叫做軒轅井。井不深,也很清澈,路過的行人在走路渴的時候往往打上一罐水解渴。

如今,逃難的晉公和夫人就走到了這裏。

天早已經亮了,沒有太陽,灰白的天空並沒有顯示出多少秋高氣爽的氣象,冷冷的中條山在兩旁默默矗立著,將巨大的陰影投向這窄長的峽穀中,頗讓這些逃難的晉軍有一種膽顫心驚的感覺。一連走了幾十裏路,隨侍的士兵早已是人困馬乏。一大群人橫七豎八的躺倒在地上,有幾個晉兵去打水喝,宮裏的宦官宮女忙著照顧國君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