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其它3

最大的遊船

以英國女王名字命名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二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食宿海上環球旅行的巨型遊船。船長293.6米,寬32米,船上除了1000名服務員和水手外,還能裝載1800名旅客,載重為69916噸,有完善的電子計算機係統和衛星導航設備。

“伊麗莎白女王二號”船上設施豪華,有電影院、舞廳、遊泳池、網球場、飯店、理發室、藥房等。船上每天還出版日報。遊船遠看簡直象一座雄偉的海上城市。全程費用每人8650美元到47000美元不等。最昂貴的特拉法加和安妮女王套房票價,要賣到97035美元。

迄今這艘遊船已進行了三次世界環球航遊。第一次於1975年1月10日至3月31日,花了80天時間,環遊五大洲的23個港口。第二次於1979年,為慶祝下水10周年,航遊曆時60天,航程長達32186公裏,訪問了21個港口城市,途中曾到我國大連港停泊了兩天。第三次於1983年1月將駛離美國洛杉礬,進行61天航行,先到新西蘭、澳大利亞,轉而到中國、日本,然後折回夏威夷。

在此以前,世界上定期遊船中排水量最大的要算“伊麗莎白女王號”,它比現在的這艘遊船還要長21米,寬36米,載重83673噸,動力達168000馬力,航速每小時為32.8海裏。它在1968年11月15已結束了最後一次航行,於1970年送到香港,改為一所“海上大學”。不幸在1972年二月9比船上發生火災,內部設施幾乎全被燒毀,剩下的外殼於1977年12月底拖走。

第一艘氣墊船

氣墊船又叫“騰空船”,是一種利用空氣的支承力升離水麵的船。這種船一出現,立即受到全世界造船界的關注。

氣墊船是英國工程師科克萊爾發明的。1950年,40歲的科克萊爾愛上了造船工業,於是辭掉自己的原有工作,用自己的全部積蓄,同他的妻子一起創辦了一家小型造船公司。這時,科克萊爾腦海裏所考慮的是怎樣才能造出速度更快的船艇。他認為船艇速度提不高的原因是船底與水麵間的摩擦所產生的阻力。經過反複的研究,他發現如果把空氣作為船與水之間的“氣墊”就有可能減輕摩擦,從而提高船的航行速度。科克萊爾把這一設想具體化,在空的貓食罐頭上裝一空的咖啡罐,用頭發吹風機作動力進行試驗,結果,靠排氣出現的升浮效果是令人滿意的。接著他製造了長約05米的模型船,在河裏進行試驗,獲得成功。它的原理與現今的實用氣墊船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這時,科克萊爾準備把自己的發明出售給企業家,但卻都遭到拒絕。理由非常有趣,船舶製造商認為它是飛機而不是船舶;飛機製造商則認為它不是飛機而是船舶。但是,英國研究開發公司總經理哈爾斯倍利卻獨具慧眼,預見到氣墊船的重要性,幫助科克萊爾獲得了專利權。此時,科克萊爾加入了NRDC公司,開始正式製造氣墊船。1959年6月,製造了SRNI型氣墊船,長9.1米,寬7.3米,重4噸半,在賴特島進行試航。7月25民這條氣墊船順利地穿過了英吉利海峽,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實際航行的氣墊船,也充分顯示了氣墊船的優越性。

氣墊船主要有兩種形式:全浮式和側壁式。世界上現有的氣墊客船,要數英國製造的SRN4型為最大,它采用的是全浮式,特征是用空氣螺旋槳推進(如同飛機的空氣螺旋槳一樣)船的底部四周裝有尼龍橡膠布製成的“圍裙”,高壓空氣自船底射出,在船底和水麵之間形成氣墊支持船體的重量,以減少航行阻力。航速平均每小時100公裏,可載客416人,汽車55輛。速度最快的是美國的側壁式氣墊船,每小時達167公裏。

最大的汽車廠

從汽車誕生到今天,已經200多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世界各國的汽車產量,雖然時有增減,但總的趨勢是逐步上升的。美國一直是遙遙領先的國家,日本第二,德國則居第三,這是就一個國家的總產量而言的。

要是從一個廠的規模、產量看,德國下薩克森州沃爾夫斯堡的國民汽廠,日產汽車4000輛,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性汽車廠。

該廠在1937年成立公司籌委會,1938年公司正式成立。資金的16由政府負擔,20%由下薩克森州承當,其餘則推向民間。廠房占地麵積為2161畝,全廠總麵積達29622畝,全廠有職工4萬餘人,德國工程師費爾南·波爾希(1875~1952年)曾為該廠作出重大貢獻。1970年,原聯邦德國汽車產量為3527865輛,1974年下降為2900000輛,但該廠產量基本上保持穩定。廠內設備精良,自動化程度較高,每隔12秒鍾,即有一輛“甲殼蟲”汽車離開裝配線。“甲殼蟲”汽車曆來是世界汽車市場上的暢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