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州每當有神仙傳聞,不是上山伐木的樵夫所見,就是上山打獵的村民傳出,由此可見勝州神仙都在山中出沒。
天蕩山脈,龍脊蜿蜒崎嶇,延綿數萬裏,住在附近的村民,很少有神仙傳說,不管是樵夫還是獵戶都不敢去天蕩山脈,裏麵猛獸叢林,凶險萬分,據說進去的人沒有活的出來。
山脈深處,最高的十三座山峰,雲霧彌漫,隱約透出人跡噪雜,樓閣亭園林立。
其中偏南一座山峰,大殿洞府遍布滿山,空蕩冷清,雜草叢生,不似其他山峰人聲鼎沸。
山頂大殿外,一名十歲孩童,身穿青衣,腰挎布袋,雙手掐捏法決,一團烈火在孩童的眼見閃現。
孩童雙手再次掐捏法決,又一團烈火懸於半空……直到第五團烈火出現,孩童咬緊牙關,冷汗直冒,五團烈火翻滾盤旋,衝著不遠處的青石,轟然砸去。
“砰砰砰……”一連五聲,五團烈火撞擊在青石上,燃成一片漆黑。
孩童看著遠處青石上燒黑的印記,猛呼了口氣,隨手伸入腰間布袋,掏出玉瓶,打開倒出數粒藍色小丸,眉頭不由緊皺,心裏默數了下,拿起一顆吞了下去。
“就剩下七顆了,燒法真難,今天是夠用了,明天呢……”
男孩沒有再想,把藍色小丸放回瓶子裏,便向下眺望,雄偉的大山,輝煌的樓閣,精美的洞府,唯獨那灰暗,顯得蒼白無力。
男孩名叫陳逸天,自小就生在這座山峰上,出生身世不平凡,能在天蕩山脈隱居,在世人眼裏,神仙一流。
但他知道這裏隱居人們不是仙,卻能有望成仙,凡人想成仙,那就要修真,這裏就是修真聖地,太清宗山門所在。
太清宗有十三脈,最高峰首望峰曆來歸屬宗主,其餘十二脈隻有僅次宗主的長老能占有。
陳逸天很幸運,生來就是太清宗十二脈中靜嶽山陳長老的兒子,修仙講究修真資質,天生修真資質悟性極高。
從六歲懂事起,開始修煉太清宗獨有心法,太清玄極道第一篇眾悟心章,隻用四年時間,領悟了第一篇,這在太清宗所有弟子之中,悟性不敢說第一,但也差不多,不僅如此,連法術都能一心五用。
修真者施法,都受精、氣、神製約,精神,靈氣,境界,一般太清宗弟子修煉太清玄極道初篇,就算踏入修真大門築基期境界。
也就可以施展各種神通法術,修真中法術一共九階,築基期隻能學會一階法術,學會不等於得心應手。
就跟獵戶上山獵殺猛獸一樣,會拉弓,跟射中獵物差距很大。
要想法術用得駕輕就熟,那就要不斷練習法術,陳逸天能五法連射,其法術熟練,跟獵戶射出五箭連珠難度差不了多少。
當然獵戶要真的能射出五箭連珠,被稱作神射手也不為過。
可見陳逸天悟性資質甚高,法術天才大概也就是如此。
能生在修真宗門之中,可謂上天眷顧了。
看著青石燒過的痕跡,陳逸天很滿意,但望向整座靜嶽山,臉上不由沉重。
這裏的洞府樓閣仿佛記載著曾經的輝煌,記得小時候,太清宗每五年收一次徒,據說有成千上萬的孩子被帶入天蕩山脈。
最終隻有數百個孩子帶上太清宗,拜入太清宗十二脈之下為弟子,唯獨陳逸天這座山峰無人問津,後來陳逸天才知道,靜嶽山這一脈,曾經在太清宗十三脈之中顯赫一時,弟子眾多,比宗主的首望峰還要龐大。
陳逸天的父親陳長老陳恒,功參造化,神通法術,微妙絕倫,隻可惜七年前天蕩山脈地底噴湧,出現無數凶獸,太清宗派出十二個長老前去捕殺凶獸,結果陳長老身受重傷,法力大退,回到靜嶽峰之後,一直在靜嶽峰山背‘月流洞境’中閉關,直到今日還未現身。
前兩年,山中弟子一如往常,不知從何時,傳聞陳長老重傷不治,終生無望成仙。
山中弟子便接二連三轉拜其他長老山下,陳逸天那時五歲,親眼所見,整座山峰弟子越來越少,至到今日,偌大的靜嶽山,空蕩冷清。
六歲那年,陳逸天修真,每日參悟太清玄極道,勤學苦練法術,才有了今日能五法連射之能。
父親閉關不出,重振靜嶽山這一脈,雖然沒人指望過他,奈何陳逸天心裏明白,父親一日不出關,靜嶽山也隻有靠他了。
天資再高,也要勤學苦練,獵戶射殺獵物亦如此,修真亦如此。
吞下藍色小丸過了一會兒,陳逸天再次手捏法決,烈火凝聚,比剛才還要快了一點,緊接著法決不斷,直到五團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