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峰山公園是一個有著近百年曆史的森林公園,這裏奇石異洞、翠柏青鬆、亭台閣榭、鳥語花香,把山裝點成為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的綠色世界,一幅氣象萬千的絢麗圖畫。
聯峰山公園又稱蓮蓬山公園,是北戴河海濱一座小型的森林公園,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保存完好,山林自然特點突出。公園內有三座鬆林覆蓋的山峰,因山勢連綴,固有聯峰之妙;山勢遠視又似蓮蓬,故也稱之為蓮蓬山。
聯峰山山頂建有望海亭。登亭遠眺,北戴河區海濱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主峰北麵是青龍山,主峰東北是雞冠山,山上建有觀景涼亭。
聯峰山南麓有蜿蜒曲折、順勢而上的水泥台階,北麓有用花崗石板鋪成的台階直通山頂。
公園內有觀音寺、鍾亭、朱家墳、桃園洞、三眼井、蓮花石、翁石、避雨石、對語石和臥石等名勝古跡。蓮花石旁有石碑,碑的正麵是徐世昌的題詩《題蓮花石》,碑的背麵有碑文記載1919年公益會在此建蓮花石公園的始末。
聯峰山公園原為開放式,先後建起南北大門,南門仿牌樓式建築,形體高大,色彩華美,古樸典雅;北大門采用大理石貼麵,氣勢雄偉壯觀。
碧螺塔位於北戴河海濱小東山,這裏三麵環海,風光絢麗。碧螺塔為公園的主景建築,它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仿海螺形螺旋觀光塔。其造型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塔分七層,旋轉式樓梯。
碧螺塔由下而上分為海、陸、天三部分。各種海藻、珊瑚、魚類、動物、雲彩、彩霞、鳥類飛禽等圖案五光十色,珠光寶氣,妙趣橫生。
塔內裝修大型壁畫十餘幅,裝有大型木雕“碧螺仙子”和“海蛙姑娘”,刀工精細,古樸典雅。此外,還有大型落地屏風“柳毅傳書”和“神女”條屏等。
碧螺塔為海濱東山地區的最高點,登塔遠眺,一望無際,茫茫大海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
老虎石海上公園位於北戴河風景區中心,公園內形態不一的礁石,狀似群虎。碧海、金沙、碣石,吸引著無數人到此消夏。
老虎石如鑲嵌在渤海之濱的一顆明珠,絢麗多姿,閃爍著誘人的光輝。老虎石在中海灘東麵的沙灘上,由幾塊形態不一的礁石組成。礁石呈暗紅色,散臥在海岸邊,狀似群虎,故而得名。
在北戴河區海濱金山嘴路東橫山上,有一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專家考證認定這是秦始皇行宮遺址。遺址東麵是一組大型的四合型建築群的一部分,該部分坐北朝南。
秦始皇行宮遺址出土文物豐富,有菱紋、饕餮紋、卷雲紋、雙雲紋等瓦當、菱紋格空心磚、麻麵大板瓦、陶井、陶盆、陶文等,經鑒定此處是秦始皇父子東巡碣石時的行宮遺址。
東海灘浴場是北戴河最好的海濱浴場,這裏四周風景好,海水質量好,北戴河少有的貝殼沙這裏也可以見到。貝殼沙由細細的小石頭粒和貝殼碎片組成,晶瑩剔透。
中海灘是北戴河海濱東路至劍秋路一帶的海灘,這一帶依山鄰海,位置適中,有寬闊的淺海和明淨的沙灘。
該景區東起第七橋南路,西至平水橋,南抵渤海岸邊,北達黑石路北。中海灘以老虎石景點為中心,北戴河20多處海水浴場大多設在這一帶。
北戴河瀕臨渤海灣,特產以海產品為主。這螃蟹、幹貝、海蝗魚、梭魚、墨鬥魚、帶魚、魷魚、海螺、毛蚶等貝殼類品種繁多,集渤海灣海味產品之精華。
螃蟹是海濱的主要海產品,種類較多,尤以梭子蟹為佳,其特點是形體較大,身形扁長,為淺青色,當地又稱其為“大海蟹”。
海參種類甚多,而北戴河的刺參品味尤佳。海參體近圓柱形,兩端鈍圓,腹麵平坦並且管足密集,背麵有突棘,多為灰黑色或黃褐色,肉質肥厚,鮮嫩可口。海參味道鮮美,食而不膩,是海中八珍之一。
北戴河區沿岸還是對蝦洄遊、繁衍、棲息的場所,因此這裏具有得天獨厚的捕撈和養殖條件。鮮活對蝦體色青中襯碧,玲瓏剔透。熟後通體橙紅,如珊瑚雕就,觀之色豔悅目,食之鮮美異常,為蝦類上品。
扇貝因其殼形似扇而得名,是名貴的海產雙殼貝類。其貝殼輕薄而堅硬,上有若幹條放射筋絡,呈紅、黃、紫、白等鮮豔色彩,是貝雕工藝品的絕好原料。北戴河所產扇貝主要為櫛孔扇,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小知識大視野
相傳,四海龍王之子為爭奪龍位互相殘殺,玉皇大帝知道後命四海龍王諸子到天河來比賽。渤海龍王有意讓自己的兒子小白龍繼承王位,於是就把宮中的寶貝擊水玉帶偷偷地交給了小白龍。
小白龍在比賽中因為救一位民女,沒有獲得王位,被安排在玉帶衝擊而成的玉帶河裏鎮守,從此這裏的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因為玉帶是白色的,有人管它叫做白帶河。後來,又因“白”和“北”的字音相近,“帶”和“戴”音相同,人們就把它叫作北戴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