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3 / 3)

能泌乳泌鹽的植物

摩洛哥的奶樹

一些到摩洛哥西部遊覽的觀光客,常為自己能夠看到一種奇樹而感到滿足。奇樹的名字叫“彭笛卡撒尼特”,當地話的意思是奶樹。奶樹高僅3米多,全身紅褐色,葉片呈厚皮革樣,開的花十分潔白,開罷花便在枝頭結一個奶苞。奶苞呈橢圓形,前端開口,成熟後便充滿奶汁,稍一碰觸,便從開口處流出黃褐色的奶液來。

專為後代分泌奶汁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奶樹並不用種子繁殖。當成年的奶樹長到一定時候,樹根上便會長出棒狀的小奶樹來。

小奶樹慢慢長大,到了要獨立生活的時候,這時,老奶樹便拚命分泌奶汁,使奶苞慢慢脹大,將乳汁滴在地上,養肥了土壤。與此同時,長出小奶樹的部位,其上方的老奶樹的葉子忽然全部枯萎,露出頭頂一方天空來。小奶樹幼嫩的黃葉見光以後,馬上變成綠色,獨立地進行光合作用。

能泌鹽的大米草

從我國遼寧省西部錦西一直至廣東省電白的沿海灘,不少地方都長著茂密的大米草,好像一條綠色的綢帶。大米草屬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叢生,是一種喜水耐鹽的植物。它的稈直立,根狀莖粗,能迅速蔓延,葉片線狀,再生能力強。

大米草原產於英國沿海地區,我國引種後生長良好,經過天然雜交,比歐洲海岸的大米草和美洲互生大米草的植株高大。海灘地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其他的植物都不能生長,隻有大米草還可以生長。

為了避免鹽分過多的傷害,大米草的體內不累積鹽分,而是通過葉子背麵的鹽腺分泌鹽,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含氯化鈉的液體分泌到葉子的表麵,待水分蒸發掉後,分泌液中含的氯化鈉慢慢地變成結晶物,遺留在葉的表麵。

這些遺留在葉子表麵的鹽分,經風一吹,雨一洗,就紛紛掉下來了;或者到了秋天葉子黃時,隨著脫落的葉子而脫離植株體。人們把這種能分泌鹽的植物,稱為泌鹽植物。

具有分泌鹽這種特殊功能的植物,不僅僅隻有大米草一種,像生長在我國甘肅、新疆等地的瓣鱗花,生長在海濱的馬牙頭,紅樹林中的白骨壤,以及怪柳、胡楊等,都屬於泌鹽植物。

能泌精製食鹽的樹

在黑龍江省與吉林省交界處,有一種六七米高的樹,每到夏季,樹幹就像熱得出了汗。汗水蒸發後,留下的就是一層白似雪花的鹽。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後,就用小刀把鹽輕輕地刮下來,回家炒菜用。據說,它的質量可以跟精製食鹽一比高低。於是,人們給了它一個恰如其分的稱號,叫木鹽樹。

能噴火的樹

1988年4月16日中午,上海武康路上一棵大槐樹突然從粗大的樹幹上冒出耀眼的火星,從樹洞裏躥出熊熊的火焰。當這棵枝葉翠綠的大槐樹燃燒的時候,有人急忙向消防部門報了警。

幾分鍾之後,消防車就趕到了現場,消防隊員們用滅火器撲滅了亂躥的火苗。

人們以為這下就沒事兒了,誰知道過了一會兒,騰騰的火苗又從樹洞裏躥了出來,消防隊員又用高壓水槍猛射了一陣,才算熄滅了火舌。

這棵樹為什麼會噴火呢?人們議論紛紛。據消防隊的警官推測,可能是地下煤氣管道泄露,蓄積在樹洞裏,散發不出來,有人扔了煙頭,點燃了煤氣。但經過煤氣公司工作人員的現場探漏檢查,並沒有發現管道有漏氣的現象,這個推測被否定了。好端端的槐樹為什麼會噴火自燃呢?這真是個難解之謎。

會滅火的樹

在非洲的安哥拉,生長著一種奇異的滅火樹。當地人管它叫梓柯樹,這種樹四季常綠,有20多米高。

當旅行者坐在梓柯樹下點火抽煙,或者燃起一堆篝火的時候,就會看到一種難忘的奇觀:從梓柯樹綠色的枝葉裏,噴灑出大量的汁液,把火滅掉。

原來,這種樹的枝葉濃密,樹枝杈之間長著一個個饅頭大的節苞。這些節苞上密布網眼般的小孔,苞裏滿是透明的汁液,如果節苞遇到火光照耀,汁液就會從網眼小孔裏噴灑出去。

由於它的汁液中含有滅火物質四氯化碳,火焰碰上它,就很快熄滅了。所以,旅行者就叫它“滅火樹”。

降雨樹

人們都知道,降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沒有降雨雲是不會下雨的。即使是人工降雨,也需要降雨雲,這也是對大自然的模仿。

可是在1985年夏天,很多人卻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降雨現象:浙江省雲和縣雲豐村小學門口的一棵百年黃檀樹,竟然會在烈日之下自動降起雨來。

這一年夏天,雲和地區天氣幹旱,很少下雨。可從7月初開始,這棵樹就開始自動降雨了,每到中午時,樹上就會落下綠豆大小的雨點,隻要3分鍾至5分鍾就能把人的全身淋濕了。

更奇怪的是天氣越晴朗,陽光越強烈,雨就下得越大。如果天氣變陰、變涼,它就馬上不下雨了。這些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根據觀察,它來自這棵樹的樹枝和綠葉。

但人們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為什麼它以前不下雨?為什麼別的黃檀樹不下雨呢?

蝴蝶樹

在雲南省賓川縣米湯鄉小雞山前的一棵大鬆樹,每年的端午節前夕,就有成千上萬隻蝴蝶從四麵八方飛來,聚集在這棵樹上。不到兩天,成團成串的彩色蝴蝶就掛滿枝頭,隨風微微顫動,把樹枝墜彎成半月形。

這時候,在滿山青鬆綠葉的襯托下,這棵“蝴蝶樹”就像盛開在萬綠叢中的一朵鮮豔的花,特別好看。

如果有人搖一下樹幹,樹上的蝴蝶就會鋪天蓋地飛舞起來,如同漫天花雨,五彩繽紛,絢麗無比。

但飛起的蝴蝶並不離去,很快又重新飛落到樹上,好像對這棵樹有難分難舍之情,它們要在這裏聚集幾天之後,才逐漸離去。有趣的是每到秋天,在美國太平洋沿岸的蒙特利森林也會出現這樣一幅奇妙的景象:成千上萬隻色彩豔麗的蝴蝶從北方飛來,落在森林的一棵棵鬆樹上,使墨綠色的鬆林,一下子變成了五光十色的“蝴蝶世界”。

直至第二年春天,成群的蝴蝶才悄然離去。這種現象人們一直無法解釋。

可做魔床的樹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原始森林裏,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小灌木,用它做的床具有非凡的魔力。人們在野外露宿的時候,睡在這種魔床上,就能很快入睡,而且不會有蚊蟲叮咬或野獸襲擊。如果在白天,人們即使很疲倦,躺在這種床上也不會睡著。要是把又哭又鬧的小孩放在床上,他會立刻停止哭鬧。

據植物學家研究,這種小灌木在夜間會散發出一種氣味,既對人有催眠作用,又能驅趕蚊蟲和一些野獸。到了白天,它又會散發出一種清香提神的氣味,使人感到神清氣爽,毫無睡意,孩子能被這種清香吸引,不哭也不鬧。

會走的樹和跪拜樹

美國有一種會走的樹,當地人管它叫蘇醒樹。這種神奇的樹很會保護自己,可以自己選擇生活的地方。在水分充足的地方,它會安心生長,而且非常茂盛。

一旦到了幹旱缺水的時候,它就把根從地下抽出來,卷成一個圓球,隨風遠走他鄉了。

隻要被風吹到有水的地方,蘇醒樹就會停下來,把根舒展開再插進土裏,開始新生活。

在非洲突尼斯的桑爾本坦底植物園裏有兩棵奇怪的小樹。它們很細、很矮,枝頭上長著條狀的小葉,樹幹上有很多疙瘩。如果有人觸摸它,樹幹就會受刺激,馬上彎下“腰”來,好像在給人行跪拜禮。

因此,當地人管它叫跪拜樹。這兩棵樹長在植物園進口的地方,來這裏遊玩的人,都喜歡摸摸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