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馬踏桃花,風悲涼(1 / 2)

深沉的夜幕,終究是在黎明的撕裂之下,消退了下去。

在秋季初升的朝陽映射下,周遭的山川大地一片赤紅,可這嚴肅的深紅,卻沒有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暖意,反而到是一股子的涼意,從人的心裏慢慢的盤旋積累起來。

桃花村位於江州城外十裏處的大盤山上,大盤山怪石嶙峋,道路蜿蜒崎嶇,地勢各異,到是形成了一山上下數千丈,氣候卻全然不同的奇異景象。

就拿這桃花村來說吧,山下風流氣息正盛的江州大城,其間桃花方謝,半山腰這個升騰著嫋嫋炊煙的小村子,桃花卻還正開得旺盛。這樣的妙奇景色,卻正是應了那些個舞文弄墨,家境殷實的雅士的心意,每年趁著秋季的涼意還未變得濃稠,帶著家中的一眾門童丫鬟,邀上三兩知己,紛至遝來,借以應景抒發自己心中書墨畫意。常年累月耕作的村民到也不缺眼界開闊之輩,咬咬牙狠下心,將自己家中的幾畝良田販賣出去,開上了一間簡陋的小酒樓,沒想到生意竟然意外的紅火,也免去了那終年的風吹日曬之苦。

可是,逐漸富足的日子並沒有讓樸實的村民日益消沉,反倒是加倍的勤奮起來,這個道理隻有過慣了苦日子的人,才能明白個通透。

這不,夾雜著秋季新上寒意的旭日才剛剛從東頭爬起,積滿露水的粉色桃花瓣還掛在樹枝上懶洋洋的晃蕩,一幅寫著‘桃花酒家’的紅底望子便迎著身後低矮的白雲,在一名紮著衝天辮,五六歲大小的稚童的手中慢慢的升了起來。

那名稚童抱著自己飽含酒香的粉臉,盯著村口,聞著花香,盼著今日上山的新客,希望還能聽到那些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講出江湖故事。

突然,一陣寒風襲來,似乎有幾顆細小的塵土滾進了稚童的眼睛裏麵,稚童揉了揉眼睛,豎起一對清澈的眼眸,指著自己每天都盼望著的桃樹林,向著身後奶聲奶氣的叫道:“娘親,快看,有貴人來了!”。

稚童話音剛落,一名身材豐腴,穿著一身綠色的碎花長裙,長如瀑布的黑發被木簪盤在腦後,又被一條褐色的頭巾緊緊地包裹住,雙手正拿著一塊灰色的抹布,額頭上汗珠滾滾,顯然方才正在屋中忙碌,聽到稚童的叫喚之後,才匆匆的跑將出來。

往日裏隻要孩子一叫,必定是有來自江州城的富貴公子哥或是浪跡江湖的俠士,他們這些人的臉上或是歡喜鼓舞又或是風塵仆仆,與從桃花林深處使出的那一架馬車,那一群人,確實很是不同。

山裏村婦到底還是眼力頗尖,否則也不能在人物形色眾多的桃花村中,將這麼一家小酒肆開得紅紅火火。少婦一把將自己的孩子拉近屋內,將剛剛敞開不久的大門緊緊地關閉起來,躲在門縫後麵,細細的打量起來。

“娘親,為什麼關門啊?難道今天不開門,不迎客了嗎?”,稚童抓著自己後腦勺上的朝天辮,不解的問道。

“我們這種山野小店,可是實在承擔不起這種貴客的福氣。”,少婦溫柔的撫摸著自己孩子的腦袋,語氣之間夾雜著一絲難以名狀的情緒,繼續說道:“你看那四匹拉著馬車的高大黑馬,跟平日裏那些個江州風流士子所騎乘的那些棗紅色大馬迥然不同。那些好看的棗紅色大馬,上的山來便是氣喘籲籲的樣子,哪裏會有這般的好精神勁頭。再看那些大黑馬,腳上無一不是釘著精鋼打造的馬蹄釘,不然就以車輪上濺滿的泥漬,差一點的馬匹是早就跑廢了,這樣的好馬,一般的世家可是用不起的。還有那護衛在馬車周圍的十名侍衛,一身勁裝,斜腰挎著鋼刀,一看就知道是一等一的好手。這樣一夥行色匆匆的人物,我們家的廟小,實在是有些裝不下啊。”。

稚童聽完了自己娘親的這一番話,隻是對好手這兩個字眼提起了興趣,沒有想到自己天天夢見的那些江湖俠士竟然有一天會真的出現在自己的麵前。聽得至此,稚童更是猛地揉搓著自己的雙手,雙眼火熱的透過門縫向外看去。

這樣的一架馬車,這樣的一群行色匆匆的江湖人士,的的確確不屬於江州的那些閑人雅士。在那樣肅殺的秋意裏麵,奔馳的戰馬,一身軟甲裹衣的刀客,將飄零的桃花無情的踏進泥土裏麵。這種堅硬的品質,不該在江州,或許說是不應該在滿是柔情的大宋國出現,這樣獨特的氣質,隻有在民風彪悍的大周,才會顯得平常。

北周與南宋,分割神州大地。在兩國形勢極為緊張的年代,出現這樣的一行人,顯然是極為的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