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人物(1 / 3)

蜀漢:劉備,字玄德,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以仁義為做人之根本,人稱劉皇叔。與關羽,張飛乃結義兄弟也。後來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最終建立蜀漢,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麵。

關羽,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字雲長,此人手提一把青龍偃月刀,武力超群,被人稱紅臉關公。他極重義氣,但也很自傲,後來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皆因自傲。後來被東吳殺死,關平也一並被殺。

張飛,子翼德。一把丈八蛇矛,馳騁於戰場,勇猛無比,但性格莽撞,極易誤事,脾氣暴躁,愛鞭打士兵。在三兄弟中排老三

趙雲,子子龍,自稱常山趙子龍,HB正定人,先隨公孫瓚,公孫被滅後,歸到劉備軍中。有著七進七出的表演,十分震撼,劉備稱其渾身是膽!因常打勝仗,被稱常勝將軍,最後病死,有趙廣,趙統兩個兒子。

馬超字:孟起,外號錦馬超,其父是馬騰,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先於韓遂舉兵抗曹(因為他父親被曹操所殺),結果被曹操離間,後投奔張魯,魯使超救劉璋與劉備戰,與張飛大戰百餘合,不分勝負,後被劉備所降,拜平西將軍、前都亭侯,稱帝後又拜其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鎮守西境。

黃忠(?-220年),字漢升,荊州南陽(今HN省南.陽市)人。漢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本為東漢末年群雄劉表麾下,後成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曆任中郎將、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官至後將軍,死後諡為剛侯。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HN信陽三裏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諸葛亮死後,魏延因被陷害謀反而遭楊儀一黨所殺。

薑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GS省甘.穀縣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三國時代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

曹魏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AH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HN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許褚(chǔ,字仲康,譙國譙人。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與葛陂賊交戰時在箭矢耗盡的情況下擲石攻敵,後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詐作與賊和解並以耕牛交換糧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況下拿著牛反方向行百餘步,由此在淮汝一帶的人提起許褚之名皆畏憚。隨曹操屯官渡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將刺客全部殺掉。關中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麵,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麵時隻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諡曰壯侯。

張遼.遊戲中的形象張遼(169—222)字文遠,雁門馬邑(今SX.朔城.區大.夫莊)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官至前將軍、征東將軍、晉陽侯。後人將他與樂進、於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

樂(yuè)進(?-218)字文謙,陽平衛國(今HN清.豐)人。東漢末年名將,曹操帳下將領。以膽識英烈最早投奔曹操,為帳前吏。建安二十三年(218)逝世,諡曰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