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部分(1 / 1)

第三十二部分

1874年4月25日,齊伯林第一次在日記中寫下了他要建造硬式飛艇的構思。但是,這個構思的實施卻是在16年後開始的。那時候,齊伯林已經52歲,以陸軍中將的身份解甲歸田,立即投入到了對於飛艇的研究中。製造飛艇的靈感最初來自於他的一位朋友。當時德國的鐵路還不發達,這位朋友一直在考慮如何用其他方式加快郵寄速“齊伯林”1號飛艇

度。於是,齊伯林打算幫助他設計一個空中貨車。早期的熱氣球隻能隨風飄移,不能由人控製方向,而齊伯林設計的空中貨車既可以由人駕駛,又可以改變飛行方向,還可以隨意裝卸貨物。

齊伯林向大學的教授們說了自己的想法,卻遭到眾口一詞的否定,特別是聽說齊伯林要製造28米的大飛艇計劃,教授們都認為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齊伯林的決心毫不動搖,對自己的空中貨車設計方案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終於在1894年得到了“可轉向飛行器”的生產專利。遺憾的是,就在這一年,威廉二世皇帝委托的評議委員會否決了飛艇的項目,隻有德國工程師協會中的一個評定委員會在1896年對齊伯林的飛艇項目給予了肯定。

為了能讓自己的構思變成現實,齊伯林義無反顧地辦起了工廠,從1899年7月8日開始建造他的第一艘空中飛艇“齊伯林1號”。這是一條鋁構架的籃子形狀的硬式飛艇,鋁構架上包著棉布,構架裏麵放著16個氫氣袋,氫氣袋由襯有橡膠的布製成。還裝有16馬力的汽油發動機,用來推動鋁製螺旋槳。

1900年7月2日,這是博登湖畔居民感到榮耀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的傍晚時分,“齊伯林1號”在62歲的齊伯林和他的同事們的操縱下,從湖麵上緩緩地升起來了。這是一條128米長的巨型“雪茄”,它以時速30千米的速度飄移遊蕩了20分鍾後,平安地降落在博登湖上。消息傳出後,整個德國為之沸騰。齊伯林一下子成為德意誌民族的英雄,成為一位創造神話的傳奇人物。

在這次成功飛行的鼓舞下,齊伯林在1905年完成了“齊伯林2號”,在1906年完成了“齊伯林3號”,又在1908年完成了“齊伯林4號”等飛艇的試製工作。在此期間,齊伯林也遇到了許多麻煩,如“齊伯林2號”在暴風雨襲擊下被打得支離破碎;“齊伯林4號”在飛行途中發動機發生故障,緊急降落時又被風吹到高空,突然起火爆炸。然而。德國廣大民眾已經認識到了飛艇的實用價值,他們紛紛給齊伯林寄來了熱情洋溢的慰問信和捐款,使得年逾七十的齊伯林經受住了失敗的打擊,保持著一往無前的旺盛鬥誌。

1908年9月8日,齊伯林用籌集到的600萬馬克資助款,成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家飛艇公司——齊伯林飛艇公司。這家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到了1909年又成立了德國航空運輸有限公司,飛艇的研究有了比較可靠的財政保障。1910年,法國人利用齊伯林式飛艇建立起了定期空中航線。1911年製成的“齊伯林7號”裝有420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到了驚人的58千米,“齊伯林”飛艇由此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有資料顯示,截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齊伯林飛艇有限公司生產的飛艇一共進行了1 588次飛行,總計飛行3 175小時,行程182 525千米,運送旅客34 028人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有87艘齊伯林式飛艇作為軍用飛艇投入了戰爭。曾經大規模轟炸了法國的要塞城市列日。1915年,德國還出動了5艘“齊伯林”飛艇,越過英吉利海峽轟炸了英國的首都倫敦,造成了“齊伯林大恐慌”。當時,能飛到7 200米高度的“齊伯林”飛艇,讓任何炮彈都望塵莫及。開始時,英國人對於德國的這種“超級武器”缺乏了解,不知如何對付,但是他們很快就想出了對策。那是1915年6月,當德國的“齊伯林”飛艇又一次大搖大擺地闖入英國領空時,英國飛行員立即駕駛飛機從它的上方投擲了6枚9千克重的炸彈,使其當即爆炸墜毀。但是,當時的飛機載重量有限,投擲的炸彈威力還不夠強大,盡管“齊伯林”飛艇龐大的身軀極易被敵方飛機發現並遭到攻擊,但是在1917年之前,“齊伯林”飛艇一直是英國領空的一大威脅。

1917年3月8日,齊伯林伯爵在柏林以79歲的高齡去世。他被隆重地安葬在斯圖加特市的布拉格公墓,墓碑上他的頭像下麵刻有三行德文:隻要你有個願望,並且相信它會實現,它便會成功。非常遺憾的是,這位德國航空史上以及人類航空史上的先驅未能看到飛艇作為客運交通工具活躍在空運事業中。

2004年7月4日,一艘新型的“齊伯林NT”號飛艇離開德國前往

日本,開始了曆時一個月的航程,以紀念1900年齊伯林飛艇的首

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