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部分(1 / 2)

第二十部分

核潛艇

先進的綜合式坦克裝甲車輛推進係統主要在現有的動力裝置(柴油機、燃氣輪機等)、綜合液力傳動裝置、被動式綜合懸掛裝置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提高部件的緊湊性及係統的綜合性與緊湊性,得到高功率密度(體積功率密度)的整體式動力傳動裝置和重量輕、可靠性高的被動式綜合行動裝置或半主動式行動裝置,實現電推進係統在車輛上的應用。

以前,水麵艦艇分別使用核動力、蒸汽動力裝置、燃氣輪機、柴油機,以及燃氣輪機和柴油機按不同方式組合的各種聯合動力裝置。核潛艇動力裝置絕大部分為加壓水反應堆,少量采用液態金屬反應堆。常規潛艇的動力裝置,目前基本上都采用柴油機電力推進裝置。

軍事航天技術

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已使戰場從陸地、海上和空中延伸到太空。太空已成為軍事爭奪最激烈的場所,軍事航天係統在局部戰爭中得到了逐步應用,並顯示了極大的潛力。被稱為第一次“空間戰爭”的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廣泛運用了現已裝備的各種軍事航天係統,在偵察監視、通信指揮、導航定位等諸方麵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目前為止,各種軍事活動對空間係統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外層空間即將成為繼陸地、海洋和空中之後的第四戰場。

軍事海洋技術

1942年,美國研製成功測量水溫躍層的溫深儀,並發明使用天氣圖預報波浪的方法,在北非和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獲得實際運用。1960年,美國研製出“迪裏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成功地下潛到世界最深的查林傑海淵,開創了深海探索的新時代。70年代以來,空間遙感觀測技術應用於海洋,使海洋調查觀測手段和方法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調查效率成百倍地提高。1993年,日本建成能下潛到1萬米深的無人無纜自動潛水船。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軍事海洋技術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隨著海洋衛星、遙測、遙感、激光、光纖、水下電視、聲納、深潛器、飽和潛水等新技術在海洋開發中的應用,對海洋現象的認識將不斷深化。軍事海洋技術的研究將逐步趨於遠洋、深海,並重點加強水聲技術和海底軍事利用的研究。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軍事海洋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環境效應、自主式水下無人智能巡航器技術、海洋信息觀測、傳輸、接收和處理技術、海洋水聲技術和海洋遙感遙測技術等。

Spirit重型隱形轟炸機偽裝與隱身技術

軍事偽裝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天然偽裝、迷彩偽裝、植物偽裝、人工遮障偽裝、煙幕偽裝、假目標偽裝、燈火與音響偽裝等。這些偽裝技術措施,含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成分,而且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隱身技術幾乎可以說是與1935年英國雷達技術用於防空同時出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設計飛翼式噴氣試驗機和在潛艇上使用吸波材料,是今天雷達隱身技術中隱身外形和隱身材料技術的首次應用。70年代中期,美國提出的各種隱身飛行器方案設想、結構外形已應用了紅外抑製技術的研究成果,並開始設計研製F-117A隱身戰鬥機。70年代末,美國采用係統工程的方法進行隱身技術綜合應用研究,縮短了將先進技術轉化為先進武器的周期。自80年代以來,隱身技術逐漸成熟並達到了實用化水平,並且其發展勢頭相當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