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隻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麵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劍影隻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就在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鬆,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鬆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這是一把完美的劍,“承影”。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懾服諸天萬物。百萬年前大地崩滅蒼天降淚,滔天洪水彙聚地海火龍肆虐世間,有人以大神通於四海凝土成島鎮壓天下水門,凝世間火精為玉鎮於無底深淵,而後劃分天下為九州,此人名紫皇,倉頡後人。
紫皇洞天,上古異世,門派千萬;習武成風,嗜武如狂,隻為一朝破碎虛空,成就那真我武道。
洞天之內,九州大地以劍為名,承影,純均,驚鯢,泰阿,赤霄,卻邪,轉魄,掩日,鎮嶽。四海綿延無數裏漫無邊際橫亙九州。
九州大地各有人皇,東方金剛法皇、西方五感生皇、北方墨韻仙皇,南方不動邪皇、西夷飆怒赤皇、南疆半麵蠻皇、北冥泗水玄皇、東荒十地瀛皇、中樞於澤尊皇。
在這萬物靈長競相生存時代,說不上混亂也談不上和平,都是在與天爭命,為滿足那顆充滿欲望的心,不斷地追尋著更為強大的力量和更為廣闊的資源,在這種詭異的時代,沒人人敢落後也沒人甘心落後,九重天十層地,還有五大虛神境,進者猶生滯者死,退無可退,生在這個地方說不上是幸運還是悲哀,與天爭壽,與地爭物,與人爭權。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氣原於先天而養於後天。先天之氣稱為“元氣”,存於丹田;後天之氣則指呼吸之氣與水穀之氣,兩者相傳於胸中而稱為宗氣。煉氣者,煉元氣。
固有養氣十層:
養氣第一層:固本還原。也稱之為築基,雙目有神,氣脈暢通,彰顯其強大生命活力。
養氣第二層:氣灌百骸。真正的養氣,使之氣散全身,全身筋骨腑絡強盛,益氣養生。
養氣第三層:存三守一。腎中生氣,心中生神,神氣交而為精,精氣住而還下。於是上存其神,中存其代,下存真精,三存既畢,則守其一在於丹田。氣血噴張,力大無窮。
養氣第四層:內壯其身。以全身之精氣運轉周身,全身功能增強,猶若千裏眼順風耳等神通,百病不沾。
此之謂外四層,一層愈比一層難,第四層者已能生撕虎豹,成為標準的武者。武者可以在江湖上闖蕩,也可以在城裏謀得一份不差的差事。而此之上的境界就不是常人所知,隻有那些高門大派的弟子或者熟知武學派係的人才知道。而所學更不是常人所能悉知。
養氣第四層:百煉精鋼。運轉諸身元氣溫養其身,身似精鋼,力貫全身。
養氣第五層:剛柔並濟。至剛至柔,剛則穿金裂石,柔則無形無相變化萬千。
養氣第七層:不動如山。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內視其身,暗合天道真諦。
養氣第八層:凝氣成丹。金丹之痛,因氣能化神,氣能生精,故又以養氣力本,固其精,寶其氣,全其神,三田精滿,五髒氣盈,然後謂之丹成。
養氣第九層:丹兼異象。養氣有先天之氣,也有後天之氣,此時已達先天之境,凝練元氣而為真氣。
養氣第十層:涅槃。擁有強大的自愈能力,氣脈悠長,若神之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受傷反而激發潛能,愈戰愈勇。
故事就發生在鳳縣中。
“娘,爹什麼時候回來,這天色也不早了,要不我去村頭看看!”說話的是個孩子,看上去很是彪悍,似是弱冠之年。實際上他隻有十三歲,是的,十三歲。在這個世道,又是窮苦人家,這孩子有著那股子成人的幹勁與活力,還有著雄渾的肌肉彰顯著力量。門口坐在那木板凳上的是他娘,一邊縫補著手裏的衣裳,時不時的還望著遠處。“你爹也真是的,不是說好去城裏淘換點東西,我估摸著時間早該回了,怎麼這會還不見影,要不你~~”孩子他娘話沒說完,抬頭就看見那模糊的影子,一個魁梧彪悍的漢子牽著一頭驢一步一晃的走來,於是趕緊起身迎了過去。孩子一看,也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