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QW(前衛)-1艦空導彈
“前衛一號”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艦載便攜式防空導彈。“前衛一號”是紅外被動式自動尋的、單兵肩射便攜式防空導彈。它可全向攻擊高速噴氣式飛機和武裝直升機等各種空中威脅目標。其任務是對前方地域內的戰鬥分隊進行空中掩護,對前方裝甲、機械化部隊進行跟進掩護。
“前衛一號”導彈係統的基本型為單兵便攜式,它可根據用戶需要加裝在陸地軍用車輛、艦艇、直升機上作為防空武器;也可與小口徑高炮組合在一起,形成彈炮台一的自動化防空係統。
係統組成
“前衛一號”導彈武器係統的基本作戰部分由筒裝導彈、發射機構及地麵電池/致冷氣瓶組合三部分構成。輔助配安裝備有射手訓練裝備及武器係統綜合測試車。
筒裝導彈“前衛一號”導彈裝在發射筒內組成筒裝導彈。發射筒既可作為導彈攜帶、運輸、保管的包裝筒,又作為導彈作戰使用時瞄準目標和發射導彈的支撐。發射筒整體密封,並設有防潮裝置。
“前衛一號”導彈的外形為鈍頭細長圓柱體,頭部接近半球形,彈身為圓柱體,尾部收縮呈“船尾”狀。它有一對活動舵麵裝在彈身前部的舵機艙上,兩對梯形尾翼裝在主發動機噴管外圍的尾翼座上,構成“X一X”形的鴨式氣動布局。導彈在發射筒內時,舵麵收攏於舵機艙內,尾翼周向折疊。導彈出筒時舵麵與尾翼靠彈力自動展開。導彈由4個艙段組成,從前向後依次為:導引頭艙、舵機艙、戰鬥部艙和聯合動力裝置。
導引頭艙它包括位標器和電子艙兩個部分。位標器是一種裝有紅外光學係統的陀螺跟蹤裝置,其上裝有探測器;電子艙主要包括導引頭跟蹤電路和導彈自動駕駛儀電路兩部分。
“前衛一號”導引頭采用致冷銻化銦探測器,跟蹤能力強,探測距離遠,可全方位探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並能較強地抑製背景幹擾。其位標器采用圓錐掃描體製,無探測盲區,捕獲視場大。導引頭上的電路全部集成化,並采用微組裝技術,可靠性高,結構尺寸小,重量輕。彈上有目標自適應導引係統,可自動識別目標類型,以便在飛行的末段直接飛向目標實體,取得最好的殺傷效果。
舵機艙艙內裝有操縱導彈飛行的舵機組件,以及為飛行中的導彈提供電力和致冷氣體的彈上電池和彈上續冷氣瓶等。用於測量彈體繞其橫軸擺動角速度的角速度傳感器/解調器也裝在這裏。
戰鬥部艙它包括戰鬥部和引情兩個部分。戰鬥部為圓柱形,采用半預製破片,屬於破片殺傷和爆破類型的戰鬥部。引情為觸發引信,若在規定時間裏導彈未能擊中目標,引信的自毀裝置可使導彈爆炸自毀。聯合動力裝置它由發射發動機、主發動機及尾翼組件組成。發射發動機用於將導彈發射出筒,賦予導彈必要的出筒速度和轉速。發射發動機在離開發射筒之前燃燒完畢,在筒內即與主發動機分離。
主發動機為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其一級推力可使導彈在極短時間內達到續航速度,二級推力用以在續航段內保持這二速度。主發動機采用電子延時點火,在導彈飛離射手安全距離後點燃,以避免主發動機尾焰燒傷射手。
尾翼組件由4片梯形翼麵及尾翼座構成。尾翼可提供導彈升力,井保證導彈飛行穩定性。“前衛一號”的後翼采用斜置安裝方式(尾翼平麵與彈體軸線有一定的夾角),以便在飛行中產生滾轉力矩,使導彈獲得必要的滾轉速度。
發射機構該機構主要用於導彈的發射準備和發射控製。發射機構上裝有激活手柄,扭動該手柄,地麵電池/致冷氣瓶組合即被激活,向彈上設備供電、供氣,導彈隨即處於待發狀態。當導引頭截獲目標後,發射機構自動分析來自導引頭的信息信號,並以聲光信號的形式告知射手分析結果。若滿足發射條件,射手扣動扳機,導彈的彈上電池、發射發動機將依次激活、點火,導彈發射出筒。“前衛一號”的發射機構分橋速度俠,控製發射條件極其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