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香格裏拉很多植物正在開放。一下飛機,首先吸引我的是掛著球果的林芝雲杉。車窗外看去,公路兩邊是一叢叢開得正歡的藍色的鳶尾花,紅的或黃的報春花,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兒的植物。

在迪慶,我去了普達措國家公園,經過金沙江畔、翻過白茫雪山,專程趕往德欽,看到了神秘的梅裏雪山。迪慶的平均海拔達3280米,德欽縣境內的梅裏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裏兀立綿延的雪嶺雪峰。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顯其姿,又緊緊相連。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最高的山峰。這些著名的風景,自然少不了成千上萬的驢友們的詳盡報道和讚美,我也大可不必重複,何況我的相機也拍不了精彩大片,還是展示一些我感興趣的植物吧,這些都是迪慶境內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高山植物,尋常也難得見到。

山區由於地形複雜,從低海拔到高海拔溫度逐漸降低,大約每升高100米,溫度平均下降06℃左右。即由於地勢的升降,直接影響溫度的高低和熱量條件的變化,進而間接影響花卉植物的種類分布和形態特征,使花卉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現明顯的地帶性。高山峽穀地區,正是由於高差懸殊,一山見四季,十裏不同天,往往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範圍內,從山腳到山頂,聚集著不同緯度地帶的各種花卉,形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山地立體花園圖畫。一般山區海拔越高,適宜生長的花卉種類便越少,但即使是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上,那色彩斑斕的各色高山杜鵑花,還有那一叢叢,一片片的綠絨蒿、馬先蒿、報春花、紫草、虎耳草等,形態奇異,多彩多姿,在夏日下顯得十分嫵媚。

1林芝雲杉

一下飛機,在機場旁看到的就是這掛著紫色球果的杉樹,第一次見,後來才知道它的名兒。這裏的高山針葉林通常由冷杉、雲杉組成。

2苞葉大黃

長在草澤和河灘上,花柱上大大的苞片,既可以抵擋紫外線的強烈照射,又透光保溫,子房部分能形成類似溫室的效應,有助於後代的繁育。

3錫金報春

這個季節開放得最盛的報春花是錫金報春和偏花鍾報春,錫金報春的分布似乎更廣,公路兩邊的山坡林地到處能見到它的身影。

4西南鳶尾

植物界對鳶尾花的命名通常喜歡在前麵冠以產地,如園林中常見的日本鳶尾、德國鳶尾、巴西鳶尾等等。這西南鳶尾在野外的分布範圍還是比較廣的,四川、雲南、西藏海拔2300~4800米的高山上能見到。

5金黃杜鵑

214國道越過白茫雪山,在拉拉山丫口是路麵的最高處,海拔達4340米,這裏見不到喬木,隻生長著低矮的灌木和一些草本植物。這種杜鵑低矮成群落,花朵很小,現在已經過了盛花期,能找到這株晚開的感到很幸運。

6珠芽蓼

拉拉山丫口路旁的山坡上還能見到盛開著的珠芽蓼,十分逗人。

珠芽蓼的花淡紅色或白色,花序上有珠芽,可以直接萌發出小型植株,像胎生一樣十分有趣。它的拉丁名種加詞“viriparum”意思就是胎生的。冬蟲夏草是名貴的中草藥,蟲草屬真菌寄生在多種昆蟲體內,而寄主昆蟲以寄生在鱗翅目蟲草蝠蛾幼蟲的最為名貴,這幼蟲的寄主植物就是珠芽蓼的地下莖。

7牛蒡

牛蒡葉大花奇,生命力強盛,原產我國,公元920年左右傳入日本。牛蒡籽和牛蒡根既可入藥也可食用,別名大力子、東洋參、牛鞭菜等。在我國長期隻是作為藥用,在日本栽培馴化出多個品種,成為尋常百姓家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保健菜。

8雲南紅豆杉

紅豆杉一般指紅豆杉科中的紫杉屬植物,我國有四個種一個變種。前些年不少野生的紅豆杉遭了大禍,就為了樹皮裏能提煉出可以治療癌症的藥物——紫杉醇,很多大樹被人生生的活剝了皮——提煉1公斤紫杉醇,需要15至30噸樹皮。某地有一棵生長了上千年,胸徑達26米的“紅豆杉王”,2001年7月,被當地一農民花了四天時間剝完樹皮,獲利四、五百元。中國的野生紅豆杉,在短短的十幾年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砍伐和破壞,野生存量銳減,有的地區甚至已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