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動物奇趣5
海龜“自埋之謎”
海龜是生活在海裏的爬行動物。它沒有鰓,常把頭伸出水麵,用鼻孔來呼吸空氣。海龜是有名的航海能手,它的四肢就像船上的木槳,特別適合劃水。它主要吃魚、軟體動物和海藻。
一到繁殖季節,海龜媽媽會在黑夜裏悄悄爬上沙灘,用頭和前肢挖一個坑,把蛋產在裏邊,然後用沙子埋好。它們還在周圍亂刨亂挖,布下一個“迷魂陣”,把沒出世的龜寶寶偽裝起來。
在航海史上,曾多次記載著海龜救人的傳奇故事。海龜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海洋生物學家們對它的生活習性進行過不少研究,但一直不知道海龜還有“自埋”的行為哩。
前幾年,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東海岸的加納維拉爾海峽,有人發現了把自己整個身體都埋在淤泥裏的海龜。當時,他們還以為是個海龜殼呢,扒開淤泥,挖出來一看,原來是隻活海龜!這個奇聞一傳開,很多潛水員都覺得新鮮,因為在他們的潛水生涯中,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這種海龜“自埋”的怪事兒。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海龜把自己活埋在淤泥裏呢?
海洋生物學家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猜測。
有的人說,這可能是海龜冬眠的一種形式;有的人說,這是海龜在清除身上的藤壺(一種海生軟體動物);還有的人認為,這是海龜在冰冷的海水裏取暖的一個竅門兒。
但猜測終歸是猜測,為了探索海龜“自埋”之謎,海洋生物學家們到實地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有的科學家發現,在一些個子較大的雄海龜身上,常常寄生著好多藤壺,所以他們認定,海龜要擺脫藤殼的糾纏,才鑽進淤泥裏去的。而另一些科學家卻親眼觀察到,海龜“自埋’的時候,是把腦袋紮到淤泥裏的。在它們頭上寄生的藤壺雖然因為陷人淤泥,缺氧而死,可它們身體中部和尾巴上的藤壺卻仍然活得好好的。另外,一些身上沒有藤壺的大個兒雄海龜,在海底也有這種“自埋”的習性。所以,認為海龜是為了清除藤壺而自埋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又過了些日子,一個潛水俱樂部的會員們來到一個港灣裏進行訓練。當女潛水員羅絲潛入海底的時候,她發現淤泥裏露出一隻“海龜殼”,像是被人扔掉的。羅絲遊了過去,先慢慢地檢查了一下四周的環境,拍下了照片,然後伸手把“海龜殼”提了起來,原來這是一隻整個的活海龜!此刻,這個“活埋”自己的家夥被驚醒了,它不滿意地抖掉了身上的淤泥,轉身遊走了。沒過多久,羅絲又發現了一隻“海龜殼”,不過,這是一隻大個子雌海龜,它並沒有睡覺,反映特別敏感,羅絲還沒碰到它,它就攪動起淤泥,乘海水一片渾濁,什麼也看不清的時候,逃之夭夭了。不一會兒工夫,羅絲的同伴們也發現了兩隻埋在淤泥的大雌海龜。後來,她們在海底隻找到了一些海龜待過的泥穴,再也沒有看到一隻“自埋”的海龜。
佛羅裏達州的一些海洋生物學家,根據羅絲他們的新發現,否定了前些時候的種種猜測。他們認為:第一,在潛水員發現的4隻“自埋”海龜中,有3隻是大個子的雌海龜,這就推翻了大個子雄海龜為擺脫藤壺而“自埋”的說法。第二:從潛水員們觀察到的情況來看,海龜的“自埋”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所以不能認為它們是在冬眠。第三,根據羅絲的記錄,她發現海龜“自埋”的時候,海底水深是27.4米,水溫是21.7℃。這就說明,海龜“自埋”也不是為了取暖。
那麼,海龜“自埋”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海龜“自埋”的現象是偶然的,還是經常發生的?對於這些問題,現在還是些不解之謎。
神奇保鮮龜
在尼日爾的喀通牧村,住著一位老漢。
老漢孤身一人,常年陪伴他的是一隻龜。
有一天,鄰居來探望老漢,老漢非常好客,將自己貯藏的三明治、水果端出來招待客人。
客人擔心這些食品不新鮮,吃了不衛生。他家裏從來不放“過夜食”,否則,在這高溫季節準會發臭變質。
但主人盛情難卻,客人隻好勉強嚐了一口。這一口食物咽下肚,竟使他胃口大開,一會兒工夫,他就把主人端上來的食物統統送進了肚子裏。
“好吃嗎?”老漢問。
客人咽了一口唾沫,興奮地說:“不光好吃,而且東西特別新鮮。”
他問老漢這些點心、水果是不是剛上街買的。
老漢搖搖頭說,他買來放在家裏三天了!
客人瞪著眼睛十分驚異。在家裏放了三天的食物能這麼新鮮?
老漢笑笑。他打開食品櫃,從櫃裏提出一隻龜,他告訴客人,就是這隻龜幫了大忙。
這是一隻奇特的龜。它的頭頂上長了一個香腺,使全身散發出一股濃烈的香味。這種香味像一隻看不見的罩子似的,把食物和外麵的熱空氣隔開,起到一種高效無毒的殺菌製黴作用,以保存食物的鮮美。
老漢把這隻“保鮮”龜送給了客人。
客人把龜拿回家一試,果然非常靈。
從此,喀通牧村繁殖了許多這種受人歡迎的龜,人們把它稱作香龜。
烏龜大聚會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沙而不拉克山區,有一座名副其實的龜山。60年代初期,這方圓50平方公裏的山中,有成千上萬隻旱龜。每當蘋果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到這裏耕種,在向陽山坡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黑色的龜,大的如盤子,小的如雞蛋。
山龜智捕山鷹
海南島五指山的密林深處,一隻老鷹正在山穀盤旋。它已經好幾天沒有捕食到小動物了,肚子已餓得“咕咕”叫。對這隻已步入衰老之年的山林空中之王來說,那種能隨心所欲地捕食獵物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它飛行速度已大不如從前,視力也在衰退,要混飽肚子,非得花費更多的氣力不可。
山穀的底部,有一條小溪淙淙流淌,溪中有魚兒遊蕩,溪畔有小兔、獐子、果子狸在飲水。過去老鷹從很高的山頂一眼便可以分辨哪裏有小生命在活動,加上強勁的俯衝,便能給它帶來頓頓美餐,可是現在非到半山腰盤旋不可,否則就看不清那些膽小的野獸在哪兒藏身。其實到了半山腰也根本看不到小獸,它們早已嚇跑了。
今天跟往常不一樣,老鷹來到山穀裏,立刻嗅到一種強烈的腥臊氣味——那是已經腐爛的野獸屍體的臭味。老鷹一下子精神大振,它也是嗜好腐屍的動物,那種腐肉更容易從骨頭上撕下來。
隻兜了半個圈子,老鷹就發現了搜尋的目標。小溪邊的兩塊大石頭的縫隙中,一頭小小的烏龜一動不動卡在裏麵,它的四肢和頭尾都不見了,不知是縮進了龜甲,還是已經被其他食肉獸咬掉,反正它的龜甲已呈現出灰白色,那正是開始腐爛的征象。
老鷹打了個旋,從天而降,落在小溪邊大石頭上。它用閃著綠光的眼珠掃視著四周,沒有發現一點可疑的動靜,便拍了拍雙翅,朝石縫移動兩步,急不可耐地朝烏龜屍體下了嘴。
烏龜的殼好硬,帶鉤的尖鷹嘴啄上去“啪啪”直響,滑溜溜的什麼也咬不到。石頭縫隙太小,鷹爪又伸不進去,它隻得耐心地一點一點尋找能下嘴的地方,哪怕能咬下一小塊龜肉,也可以填填饑餓的肚子。
這地方終於找到了。在龜甲的前端,烏龜頸子伸縮處,軟軟的有一塊咬得動的地方。老鷹把尖尖的嘴伸進隙縫中,想咬住烏龜的脖頸往外拽。沒料到突然從那塊軟軟的地方伸出烏龜的腦袋,一張嘴就咬住了老鷹的尖嘴。別看它是隻小小的烏龜,腦袋也像鷹一樣,長著帶鉤鉤的嘴巴。它一口咬住鷹嘴便再也不肯鬆開,憋得老鷹將頭左右甩動,一下子把烏龜拉出了石縫,拍拍雙翅,騰空飛去。
在空中,老鷹更奈何不了小小的烏龜,用頸子甩烏龜甩不了;用爪子抓,老鷹身子便直往小溪裏墜。那隻灰白色甲殼、隻有半斤多重的烏龜,這時卻靈活異常,嘴巴死命咬住鷹嘴,尾巴也從龜甲中伸出來,借著飛行中的晃悠勁,一下又一下刺向老鷹的胸膜。它的尾巴也特別,不但尾部頂端尖尖的像支匕首,兩旁還生著一排銳利的尖刺;它一劃上鷹的胸膛,一大團鷹毛立刻向天空中飄灑,羽毛下麵的皮肉也被劃開了口子,鮮血直往下淌。
遭到如此厲害的襲擊,老鷹經受不住了,它瘋狂地伸出爪子朝烏龜亂抓一通。這一下,老鷹失去了飛翔的平衡,終於一個筋鬥接著一個筋鬥從高空旋轉著往下跌,“砰”的一聲撞在大石頭上,再也動彈不了啦。
那隻小小的灰白色烏龜,依舊咬著老鷹的尖嘴不放,落地以前,四肢和頭尾已緊緊地縮在龜甲中。過了好大一會兒,白龜的頭才慢慢從龜甲中伸出來,先是鷹嘴,然後是龜嘴,最後,兩隻綠豆般大小的龜眼也從頸子裏露出來,它終於看清,不可一世的老鷹已經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