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動物奇趣3(1 / 3)

第一章動物奇趣3

牛的趣事

公牛當信使

每逢星期三、五的早晨,在緬甸稍埠城郊郵電局的門前,總會看到工作人員從牛柵裏牽出一頭健壯的公牛,將裝滿信件的袋子放在它的背上,然後友好地拍拍它的屁股,示意它該上路了。約兩小時後,“公牛信使”就會在縣郵局門前出現,在那裏卸下信件袋後飽餐一頓,稍休息一會又原路返回,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人護送。

犛牛集體自殺

1985年1月28日,新疆和靜縣89頭犛牛在山頂上吃草。突然有一頭犛牛從陡峭懸崖跳下去,緊接著一頭挨一頭,所有犛牛全部跳崖,造成82頭死亡,其餘的幸存者四條腿全部折斷。

用腳飲水的牛

非洲有一種牛不用嘴巴飲水,它四蹄下均有直通胃部的氣囊,當它感到口渴時隻需站在水裏幾分鍾,氣囊就會將大量的水吸到胃裏。

會笑的牛

圭亞那的奔米達地區生活著一種會發笑的牛。它的喉部長著一個“S”形的隔音膜,鳴叫時,此膜劇烈顫動,會發出“哈哈”的聲音,極像古稀老人爽朗的笑聲,人們就形象地稱它為“哈哈牛”或“笑老人”。當地人非常喜歡這種牛,把它視為吉祥的象征。

不用電的“鼓風機”

鼓風機不是用電來帶動的嗎?怎麼會有不用電的“鼓風機”呢?

你說的不錯,我講的也對。你說的是真正的鼓風機,而我說的,則是打引號的鼓風機。

在摩洛哥有這樣一種牛,身軀比一般牛大得多,肺部也特別發達。它呼吸非常怪,不像一般動物(也包括普通牛)用鼻子吸,再用鼻子呼。而它則是用鼻子吸,再用嘴呼。這樣有什麼好?真是莫名其妙。我想科學家們能解開這個謎,它這樣做,總是有什麼緣故的。

因為它不斷地張嘴呼氣,無形中就變成不停“呼呼呼”地吹風了,“風力”還很大。哈,這樣人們就把它當鼓風機使用了。燒飯做菜時,拉它到爐子旁來幫助鼓風,爐子頓時旺了起來。在收獲的季節裏,將它拉到打穀場上,用它來吹揚塵,效果還真不賴。

治禿“櫻草花”

也許是這頭奶牛能為牧場主提供最多的牛奶,或許是它那出眾的健壯體魄富有魅力,才引起了牧場主的刮目相看。

這頭奶牛叫“櫻草花”,是索爾斯堡牧場主特地給它起的愛稱。

牧場主甘博史總要親自替“櫻草花”拌喂飼料,並把它愛吃的蜂蜜悄悄地拌進草料裏,讓“櫻草花”單獨享受,作為對它刷新日產量新紀錄的獎勵。

他喜歡站在“櫻草花”身邊,聽它咀嚼飼草時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音,就像聆聽爵士樂中沙球的演奏一樣入迷。

“櫻草花”常常伸出微溫的舌頭舔主人的頭,以此作為愛撫甘博史的最親昵的表示。

甘博史白天養牛,晚上看電視則是他的最大的精神享受。他覺得這是陪伴妻子解除疲旁最好的娛樂方法。

有一次,電視裏出現了一串很新奇的鏡頭——在播音室裏坐著許多從各地請來的客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誌:頭上都一毛不長,光光的像個大西瓜。這中間男女老少都有,一個換一個地傾訴著脫發的痛苦,講著講著,這些同病相憐的朋友就嚶嚶地慟哭起來。

電視台播放這檔節目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替這些禿發者征集民間秘方,幫助他們解除疾苦,而是要為他們創造一次宣泄苦惱和得到社會理解的機會。

出乎意料,第二天,電視台接到了索爾斯堡牧場主甘博史的電話。他說他非常欣賞這台節目,對這些禿發患者寄予無限同情,並願意把自己治好禿頭的“秘方”公諸於世。

電台和報社記者立刻蜂擁而來。可是,他們在幾百名擠奶工當中,花了半小時工夫也沒找到他們想像中的——頭發稀疏的牧場主。

正在此時,一位五十開外的胖墩墩的中年人迎上前去與記者一一握手,向他們自我介紹說:“我就是牧場主甘博史。”

他那一頭烏黑濃密的黑發,不禁讓記者們大吃一驚。誰能相信一個頭發禿了幾十年的人,還能重新長出這樣的美發?

原來,事情發生在1983年年末。那天,甘博史去給“櫻草花”喂料。

他和往常一樣,坐在小凳上朝食槽裏添料。“櫻草花”走過去咀嚼著食料,食槽裏立刻發出清脆的磨擦聲。

過了一會兒,“櫻草花”停止了咀嚼,卻把嘴巴伸到甘博史的禿頭上,用粉紅色的舌頭在他圓溜溜的腦瓜上舔來舔去,濕漉漉,軟乎乎,使他頓時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舒適和快感。

他探出頭,幹脆讓“櫻草花”舔個夠。也許,他的禿頭能分泌一種牛愛吃的東西也說不定。

兩個月以後,甘博史突然被他妻子風風火火地拉進盂洗間,叫他對著鏡子仔細照照。甘博史莫名其妙,走到鏡子前一照,自己也看呆了——鏡子裏的他,滿頭竟長出了細密的黑發。原來,“櫻花草”治好了甘博史的禿頂。

記者們開始半信半疑,直到牧場工人都出來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才啞口無言,為這神話般的事實感到驚喜。

電視台和各大報社一律用通欄地位發表了甘博史的談話內容,還登載了他以前禿頭的照片以及長滿黑發的近照,簡直是判若兩人。

“櫻草花”也上了報。

於是,成百成千的禿發患者,紛紛開車趕到索爾斯堡牧場,請求得到“神醫”的治療。

他們一個個把頭伸進牛欄裏,默默地等待著“櫻草花”來舔自己的頭,脖子酸了也不動一動。

“櫻草花”舔了一會兒便失去了耐心。它不願意用舌頭總是沒完沒了地去舔那索然無味的禿頭。

幸運地被舔過的人,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向“櫻草花”告別,向他的主人表示感謝。

被“櫻草花”舔過的患者,雖然並不能個個都像甘博史一樣,獲得完全成功。但是,得到最佳療效的幸運兒卻大有人在。

從此,慕名而來的“禿發”患者雲集在索爾斯堡牧場,甘博史和他的“櫻草花”也馳名全英國。

虎的趣事

與虎同床

28歲的英國訓練動物專家馬克·錢德勒,每天晚上都與10個月大的西伯利亞虎奧賽同床共眠。他用“尊重與信任”,贏得了老虎的友誼。他常常帶領他的另一隻老虎——3歲的泰沙,開著一輛舊汽車兜風。警察允許他駛上高速公路,不加阻攔。兜風使泰沙胃口大開,它每天要吃23公斤牛肉,有時還不夠。

馬克說:“我以前與奧賽睡在一張比較大的床上,但被泰沙咬壞了!因此我們現在合睡在一張單人床上,睡在外麵的一間小屋裏。”

虎與人同床共眠,在世界上極其少有,而馬克卻能做到,並且還合睡在一張單人床上,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老虎當門衛

台北市企業家王德南家裏養了5隻凶猛的老虎和兩位配角——一隻黑猩猩和一頭美洲豹。盜賊見了望而生畏。

幾年前,王德南的家裏接連遭到兩次盜竊。氣憤之下,便花5000美元買了一隻小虎,取名“來福”,以守家門。來福在籠子裏關養,剛開始整天怒吼,但經過王先生和他女兒細心的喂養後,它慢慢地對人有了感情。王先生非常高興,他立即又買了4隻虎和另兩位配角,建成以老虎為主的警衛隊。

王先生訓練虎衛隊有一套辦法,白天把它們關在籠裏,夜晚才各就各位。每當生人走近時,黑猩猩就鳴金警告,用長鐵鏈鎖著的美洲豹一下跳了出來,那凶猛的樣子往往使生人望而生畏。第二道防線就是虎陣,5隻老虎在園子裏巡邏,誰都不敢從虎陣中走過。當然,客人到來時,王先生總是命令虎衛隊集中,並把它們關起來,送客後再讓它們繼續守衛。

王太太和她的三個兒子都很反對這支虎衛隊,至今他們晚上還不敢到園子去散步。

老虎閑遊鬧市

在阿根廷南方內烏肯市,一個馬戲團的5隻老虎一天突然逃走。

5隻老虎所到的市中心,離主要廣場和市政府隻有幾個街口,在行人中引起極大的恐慌和混亂。4隻雌老虎走了不遠就回到原處了。但那隻雄老虎還繼續走,它好奇地竄進了兩個住家,又若無其事地出來。然後進入第三家。這家的女主人正在吃晚飯,嚇得慌忙往外逃,呼喊救命。但是,老虎隻參觀了廚房和盥洗室,沒動食品。當它又出現在街上時,同4位小姐相遇,”這幾個人一邊喊救命,一邊碗,鞋子也跑丟了,而老虎還是不動聲色地走。

在警察、消防隊員和馬戲團馴獸師的幹預下,老虎沒有反抗,乖乖地回到了馬戲團。

參加婚禮的老虎

世上不少婚禮場麵都相當驚人,但馬戲團特技演員的婚禮卻令人咋舌。

有一位墨西哥馬戲團特技演員,隨團到阿根廷表演時,在老虎籠裏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婚禮。他特請來6頭老虎做嘉賓。這些老虎每隻重300多公斤,可以在籠內走動。

這次婚禮舉辦得熱鬧而有秩序,老虎在裏麵安靜地看著他們。籠內的幾位馴獸師,在向新郎新娘祝賀。大部分觀眾都在籠外安全地觀看這場令人刺激的婚禮。

這種讓人心驚膽戰的婚禮迄今為止還是第一次舉行。

蛇的趣事

蛇送金戒

據《香雪海》1946年8月14日報道,銘江北虹橋鄉有一戶汪姓,夫名銘拖,早死。汪妻年約三旬有餘,終日依靠麻線手工度日,至本年8月3日中午,汪妻猛見蟒蛇一條,長有3尺有餘;懸掛於本宅茅屋正梁之中,汪妻即取棍打下,忽見蛇頸頭部套一金戒子。汪妻見是金戒,即將蛇活活打死,取下金戒,其蛇頭頸還有金戒印2分多深。汪妻將金戒取出,與人參觀,其金戒色略有點黑,重二錢幾分。

蛇燈

一位旅行家柯爾來到非洲幾內亞的一個島上,這裏的居民熱情地接待了他。

這天夜裏,柯爾準備住在一戶居民家裏。

這戶居民有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個少年。

隻不過幾個小時的工夫,柯爾就同少年交上了朋友。

吃過晚飯,少年請柯爾講故事。柯爾一連講了五個,少年還沒聽夠。柯爾說:“我得作旅遊筆記了。明天再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