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兵器博覽5(1 / 3)

第一章兵器博覽5

各國火箭筒

美國M20火箭筒

88.9毫米M20火箭筒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製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又稱“超巴祖卡”火箭筒。M20火箭筒由發射筒、發射機構、瞄準鏡、火箭彈等部分組成,一般由兩名士兵共同操作。

M20火箭筒由裝藥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引信、尾翼等部分組成。M20火箭筒的直徑為889毫米,重量為5.5千克。行軍狀態長0.8米,戰鬥狀態長1.55米。初速為104米/秒,最大射程約為1100米,有效射程為200米,反坦克戰距離為110米,破甲厚度為130毫米,最大射速為8發/分。

這種火箭筒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曾廣泛使用。美軍在朝鮮戰場和越南戰場上曾用它來攻擊輕型裝甲車和障礙物。該火箭筒射程近,威力不足,在美國現已由M72式火箭筒取代,但在某些國家中仍有少量裝備或仿製品。

前蘇聯RPG—7火箭筒

RPG—7火箭筒是前蘇聯步兵分隊的製式反坦克武器,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裝備蘇聯和華約國家軍隊的步兵班,用以攻擊裝甲車、自行火炮、坦克等裝甲目標和小型防禦工事內的有生力量。目前俄羅斯軍隊仍普遍裝備使用。火箭彈為超口徑空心裝藥破甲彈,由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引信、尾翼等組成。火箭筒直徑40毫米,長990毫米,重63千克。火箭彈直徑85毫米,長925毫米,重225千克。最大飛行速度300米/秒,有效射程500米。垂直破甲厚度為320毫米。

美國M72火箭筒

M72火箭筒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步兵分隊使用的一種輕型反坦克武器,1962年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用以取代原裝備的M20式火箭筒。火箭筒直徑66毫米,重136千克,行軍狀態長655毫米,戰鬥狀態長895毫米。火箭彈直徑66毫米,長508毫米,彈重1千克,奧克托爾炸藥重0.34千克。初速為152米/秒,最大射程為1000米,表尺射程為325術。有效射程對固定目標為300米,對活動目標為150米,直射距離180米。垂直破甲厚度為305毫米。

法國ACL/APX火箭筒

80毫米ACL/APX火箭筒是法國研製的一種輕型反坦克武器,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裝備部隊。

這種反坦克火箭彈主要由裝藥戰鬥部、壓電引信、火箭發動機、尾翼等組成。發射時先將火箭彈送入筒內,點燃發動機將射彈推出筒外,這時6片尾翼就會自動張開,以保持火箭彈飛行的穩定性。同時位於火箭彈前部的推進器被點燃,使其以高速度繼續飛行。擊中目標時,壓電引信引爆空心裝藥戰鬥部。火箭簡直徑80毫米,初速320米/秒,45°射角時最大射程1500~2000米。光學瞄準具作用距離200~1600米。火箭彈直徑80毫米,長530毫米,炸藥重0.55千克。除反坦克火箭彈外,還配有殺傷火箭彈、照明彈和發煙彈。

意大利“霹靂”火箭筒

“霹靂”火箭筒是意大利生產的一種由兩人操作的新式反坦克武器,1986年開始裝備意大利地麵部隊。

“霹靂”武器係統由發射筒、火箭彈、腳架、測距和瞄準裝置等組成。一般情況下由2人操作,必要時也可由1人攜帶和操作。它可以在占領陣地後的最初2分鍾內連續發射8枚火箭彈,但在用最大射速進行射擊後,需待發熱的火箭筒冷卻後才能繼續射擊、火箭筒直徑80t米,長1.85米,帶雙腳架時重18.9千克,帶三腳架和光電瞄準係統時重27千克,初速380米/秒,最大飛行速度500米/秒,彈全重52千克,戰鬥部炸藥重1.75千克,發射藥重1千克。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4500米。雙腳架型有效射程500米;三腳架型配用激光測距機,有效射程1000米。垂直破甲厚度400毫米。

瑞典“米尼曼”火箭筒

“米尼曼”火箭筒是瑞典研製的步兵用輕型反裝甲武器,1968年起裝備瑞典陸軍步兵分隊。該火箭筒是一次性使用的近距離反坦克武器,運用無坐力炮原理,結構簡單,發射筒兼作包裝簡用。火箭筒直徑74毫米,長0.9米,戰鬥狀態重29千克,空筒重29克。初速160米/秒,對活動目標有效射程150米,對固定目標有效射程250米。射彈飛行時間12秒。火箭彈直徑74毫米,長325毫米,重0.88千克。破甲厚度340毫米。

西班牙C-90C火箭筒

C-90C火箭筒是西班牙研製的一種便攜式輕型反坦克武器,於20世紀80年代前期製成並投產,裝備西班牙陸軍並供應出口。

火箭彈由空心裝藥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彈體、瞬發引信和折疊式尾翼等幾部分組成。引信位於戰鬥部後方。戰鬥部任何部位擊中目標都可引爆。

火箭筒直徑90毫米,長800毫米。火箭彈戰鬥部直徑90毫米,彈重235千克。武器係統全重39千克。初速185米/秒。有放射程分別為250米和400米。破甲厚度大於460毫米。

瑞典AT-4火箭筒

AT-4火箭筒是瑞典研製的一種步兵用輕型反裝甲武器,1984年開始批量生產,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已訂購10萬具。這是一種步兵使用的輕便型反裝甲武器,主要用於攻擊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等輕型裝甲目標。武器采用無坐力炮發射原理,全套係統由發射筒、擊發機構、瞄準機構和火箭彈等部分組成。火箭筒主要使用空心裝藥反坦克破甲彈,它由戰鬥部、引信、發動機、彈體、尾翼等部分組成。射彈擊穿目標後能在車體內部產生很強壓力,可破壞車內設施或引起彈藥燃燒,並伴有很強閃光,使車內乘員短時間致盲。爆炸後產生的破片能摧毀車內的儀表設備,產生的濃煙可妨礙乘員進行觀察。火箭筒直徑84毫米,長1米,重3千克。空心裝藥破甲彈直徑84毫米,重3千克。初速290米/秒。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400毫術。

各國迫擊炮

迫擊槍是用座鈑承受後坐力、發射迫擊炮彈的曲射火炮,它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組成。迫擊炮的特點是射擊的時候射角特別大,它的最小射角就有45°,最大射角可達到85°,射擊的炮彈彈道特別彎曲,飛到空中後幾乎垂直地落到地麵。它初速小,最小射程近,殺傷效果好,因此適宜於對距離較近而又隱藏在壕溝裏或遮蔽物背後的目標進行射擊。

美國M224式60毫米迫擊炮

M224式迫擊炮是美國研製的60毫米輕型連級迫擊炮,1981年起裝備美軍步兵連、空中機動連和空降步兵連,曾在1983年格林納達戰鬥中使用。全套裝備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組成,戰鬥全重208千克。行軍時可以由2名士兵攜帶。另有一種手提式迫擊炮,采用M8式矩型座板,戰鬥全重僅7.8千克,僅用1名士兵即可攜帶和操作使用。兩種型號均配用M720式榴彈和M722式發煙彈,均采用M734式新型多用途引信。這種引信可選擇近炸、近地麵炸、著發和延期4種裝定方式,從而提高了使用的靈活性和炮彈的殺傷效果。此外,還配備了AN/GVS-5型手持式激光測距機和M23式迫擊炮彈道計算器,使對遠距離目標射擊的精確度大大提高。火炮口徑60毫米,初速237.7米/秒,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3500米,最大射速30發/分,持續射速15發/分。M720式榴彈重17千克。

英國L16式81毫米迫擊炮

L16式迫擊炮是英國研製的一種81毫米迫擊炮,由皇家軍械研究與發展局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設計,皇家軍械廠生產。

L16式迫擊炮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組成。炮架與普通迫擊炮的雙腳架不同,它采用兩條架腿不一樣長的K形腳架,由鋼和輕合金製造,重量輕,行軍時可折疊。

火炮口徑81毫米,最大初速297米/秒,最小射程166米,最大射程5650米,高低射界+45°~+80°,方向射界左右各56°,最大射速30發/分,持續射速15發/分。

L16式迫擊炮炮身長1280毫米,戰鬥全重37.55千克。行軍時可以分解為3件,由士兵背負,也可以用輕型汽車載運,還可以裝在FV432履帶式裝甲輸送車上發射。

在英阿馬島之戰中,L16式迫擊炮曾經被使用過。由於它具有重量輕、攜帶方便、射程遠、精度高、炮彈威力大等優點,因而作戰效果很好。

蘇聯“瓦西裏克”82毫米自動迫擊炮

“瓦西裏克”迫擊炮是蘇聯研製的一種新式82毫米自動迫擊炮。該炮結構特殊之處在於沒有座鈑炮身裝在雙輪開腳大架上,裝有反後坐裝置。後膛裝填。配有自動裝彈箱,每次可裝彈4發,射速可達40~60發/分,是人工操作,從炮口裝填的迫擊炮發射速度的2~3倍。

“瓦西裏克”迫擊炮也可裝在步兵戰車或汽車上,發射時從車上自動卸下,在地麵發射,射擊完畢即用機械裝置裝到車上,迅速轉移至另一發射陣地。炮重約800千克,間接瞄準射程1000~5000,直接瞄準射程1000米,高低射界0°~50°,方向射界左右各10°。配用榴彈和空心裝藥反坦克彈。

該炮於1971年開始裝備蘇軍摩托化步兵營。它既可用作普通迫擊炮、又可完成直接瞄準任務或用作反坦克武器。在阿富汗戰場上使用的是裝在履帶式降戰車上的自行式。

法國MO-120-RT-61式120毫米迫擊炮

MO-120-RT-61式迫擊炮是法國研製的一種12毫米線膛迫擊炮,20世紀70年代中期裝備法軍空降師屬炮兵團,用以取代105毫米榴彈炮。該炮是世界上設計比較獨特而結構較為複雜的現代迫擊炮,殺傷效率高,進入和撤出陣地快,主要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等部件組成。炮身長2080毫米,火炮戰鬥全重565千克,行軍全重582千克。高低射界+28°~+85°,方向射界(不移動他架)左右各14°。

炮口裝填彈藥,采用撞擊和拉火兩種方式去發,最大射速20發/分,正常射速6發/分。行軍時可用輕型汽車或履帶車牽引,或以直升機吊運、空運或空投。最小射程1100米,最大射程8135米,對人員的殺傷效果可與155毫米榴彈炮的榴彈相比。

比利時NR475A1式81毫米迫擊炮

NR475A1式迫擊炮是比利時研製的81毫米迫擊炮,為陸軍部隊裝備使用。該炮既可發射美國的炮彈,又可發射PRB工廠生產的炮彈,特別是能發射殺傷效力高的NR436式遠程榴彈。它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等組成。身管為滑膛,炮口裝填。行軍時可分為3件由士兵背負,也可車載或由直升機空投。火炮口徑81毫米,最小射程300米,最大射程5820米,射速15~20發/分,高低射界+39.4°~+85°,方向射左右各7.9°,炮身長1350毫米,戰鬥全重43千克,配用NR436式遠程榴彈、榴彈、發煙彈和照明彈。NR436式遠程榴彈裝有塑料闊氣環,以密閉火藥氣體提高射程,彈重4.2千克,最大射程5820米殺傷半徑平均25米,配瞬發引信。

意大利“布雷達”81毫米迫擊炮

“布雷達”迫擊炮是意大利研製的一種新式81毫米迫擊炮,用它來替換舊式迫擊炮。

該炮主要特點是采用加長身管的方法,而不是采用特製炮彈或改進發射藥的辦法來提高射程。它采用從炮尾拔出擊針的辦法取出不發火彈,而不是采用危險的倒彈方法,從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該炮由炮身、炮架、座鈑和瞄準具組成。身管為骨膛式,炮口裝填,炮架由鋁合金製成。圓形座鈑。行軍時可分為3件由士兵背負、此外,還為該炮研製了CMBS迫擊炮計算機,它能存儲9~12個迫擊炮炮位,30個目標,30個觀察員和已知點,10個己方部隊陣地,大大提高了射擊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快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