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風暴鬥篷,或者說是烏弗瑞克同樣也沒錯,他在世界大戰中為了帝國而被梭默俘虜,回到家鄉天際省之後,不僅沒有埋怨帝國,反而為了帝國內部的和諧,帶兵踏平瑞馳領,一舉摧毀了棄誓者政權,結果卻被帝國出賣,再次身陷囹圄,甚至就連父親去世,都沒能去見上最後一麵,隻能偷偷托人送去悼詞。
一連串的打擊讓烏弗瑞克心灰意冷,而白金協議的簽訂和對塔洛斯信仰的取締,也讓眾多的諾德人心懷不滿,於是在烏弗瑞克被施放,接任風盔城城主和東境領領主之後,一眾曾經參加過世界大戰的將領、領主們再次聚集在烏弗瑞克的麾下,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建立風暴鬥篷!
而這一切似乎都和雪漫領沒什麼關係,在世界大戰之前,雪漫領就信仰塔洛斯,如今依舊保持著對塔洛斯的信仰,在世界大戰之前,雪漫領就是帝國的忠實簇擁,現在也依舊支持帝國,為了帝國內部的和諧而努力,怎麼看都是一群“立場堅定的中立派”。
就如同灰鬢和戰狂兩大家族一樣,灰鬢家族對諾德的傳統文化忠貞不二,在政治上也傾向於風暴鬥篷,而戰狂家族卻是接受外來文化的代表,雖然佩服烏弗瑞克的舉動,但卻更加支持帝國。
然而這兩個互相對立,見個麵都要吵半天的家族,卻在雪漫領主巴爾古夫的引導下,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誰也占不到上風,而通過兩大家族的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領民的立場,最終變得好像是戰友團一樣,隻要你們不過來惹我,我也懶得搭理你們。
而且巴爾古夫也確實在內戰中保持了這種立場,他先是在帝國和風暴鬥篷還在征召新兵的時候,就傾盡金庫,招募了一大批的雇傭軍,在兵力上一舉成為了第三大勢力,硬生生的將二虎相爭的內戰,玩成了三足鼎立局麵。
之後風暴鬥篷勢大,巴爾古夫又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帝國的身邊,當然,也隻是站站場子,表達一下對帝國的服從而已,隻要風暴鬥篷不主動進攻,巴爾古夫也懶得主動出擊,就在龍宵宮裏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不過在白地領主斯卡德,一頭熱血的紮進老烏鴉依格羅德的陷阱,葬送了除守軍外的所有兵力之後,巴爾古夫敏銳的抓住了機會,一舉拿下了白地領的控製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內戰後擔任白地領主的,必然是巴爾古夫的心腹手下,當然,也有可能是霍格納德這個憨貨。
至於發兵助陣帝國軍隊?
索亞笑了起來,笑容裏滿是奸詐:“我說的是幫助帝國軍隊抗‘抗擊’風暴鬥篷,抵抗攻擊,又不是主動進攻,隻要拖住一支風暴鬥篷的軍隊,就算是兩邊坐下來拉拉家常,也算得上是抗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