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子心腹霍金山(2 / 2)

一邊說著,丁二不忘偷偷的遞了眼神,給身邊的朱武,他非常自信,君正皓是不需要自己提醒的。

果然,君正皓點點頭,指了指丁二,對霍金山解釋:

“這位是營中軍醫,醫術高明,曾經救了不少的軍中將士,最近本王被頭痛症所擾,便將他帶在身邊。”

霍金山聽了君正皓對丁二身份的解釋,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在他出征之前,皇上曾經特意將宣進皇宮當中。

皇上囑咐他,到達了江州城之後,一定要觀察君正皓,看看他身邊是不是,有可疑的人物出現。

根據太子掌握的證據,君正皓可能和江湖人接觸,所以讓他監督君正皓,和那些江湖人有沒有接觸。

那架勢,皇上已經掌握了不少證據,好像隻等到江州城的戰事平息之後,回京必然會治他的罪。

霍金山一直都是太子心腹,自然會按照皇上吩咐辦事 ,恨不得抓到一個君正皓的把柄。

君正皓接到了霍將軍的人馬以後,便先安頓他們,在這附近找了適合駐紮的地方,讓五萬大軍安營紮寨。

接下來對於江州城的戰事部署情況,才慢慢的交接給霍金山,雖然父皇派他來江州,卻要求他凡事配合霍金山。

此時的前線上,倒是還有一些江州城的士兵,正在和匈奴大軍對恃。

隻不過匈奴人,似乎接到了消息似的,知道朝廷援軍來了 ,反而這幾天都安定了下來,沒有再來陣前叫罵,也沒有主動挑釁。

對於一個戰士來說,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戰爭,現在相對平靜卻也無法安眠,匈奴畢竟還是西陽國的心腹大患。

大家都明白,如果這樣一直拖下去的話,對於西陽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單單是糧草不足都會是很大的問題。

兩軍僵持幾日,這一日君正皓,特意找了幾個負責帶隊出征的將軍們,來到了自己的大帳當中。

他召集大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討論戰事,關於擊退匈奴的計策;二是想要集合眾人的智慧,想想糧草的問題。

因為他們誰都知道,城中的糧草已經不多,也隻能再堅持一個多月而已,現在又來了五萬大軍,雖說他們自帶糧草,卻也支撐不了多久。

去年西陽國大旱,糧食產量低,不少地方都鬧了饑荒,今年糧食還沒有下來,一時之間,糧草短缺是他們需要麵對的重要問題。

可是如果這段時間,還是不能夠結束戰爭,恐怕一個多月以後,連最起碼的生活都無法保障,這對於他們的戰士,可是極為不利的。

君正皓皺起眉頭,看著自己坐下的一眾將士們,對他們詢問道:

“霍將軍,父皇那邊您知會了沒有?”

霍金山點點頭:“三王爺,關於糧草一事,末將已經派人送了加急進京,相信幾日之後,就能夠送到皇上跟前。”

君正皓又看向其他人,對他們問道:

“不知道幾位將軍,可有什麼退敵良策,若是這些時日,這樣僵持下去的話,恐怕對我軍十分不利。”

其他的將士們,聽了君正皓的話以後,一個個都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知道君正皓所說的,正是目前他們所麵對的最大困境。

其他的方麵,就算條件再惡劣,大家也能夠咬牙挺挺,克服一下,但是唯獨糧草一事,是不能夠有半分馬虎的。

畢竟人是鐵飯是鋼,這數十萬的戰士和百姓們吃不上飯,那搞不好可是會造反的。

“三王爺,末將有句話,不知道當不當講!”蘇見將軍見大家都不說話,索性幹脆自己站起來,準備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君正皓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開口:

“蘇將軍莫要忌諱,這裏又沒有外人,你但說無妨便是。”

“他娘的匈奴人,估計就是吃準咱們耗不住,所以才會圍著咱們江州城,這樣下去可不行,三王爺,我們寧願戰死,也不想餓死啊!”

他的話,讓君正皓跟前的眾將士連連點頭,是啊,若是戰死,也算是為國捐軀,若是餓死,豈不是被人笑死?

可是目前兩軍相持對陣,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這一次匈奴大軍,因為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而換了主帥。

這一次的主帥耶律阿城,是匈奴國數一數二的人物,匈奴國的國王耶律齊的胞弟,驍勇善戰,智勇雙全。

此人征戰沙場多年,在對陣中,基本上毫無敗績,君正皓鎮守邊關的時候,早就對於這位耶律將軍有所耳聞。

可是遺憾的是,卻一直沒有機會交手,但是此時難得有了一決高下的機會,卻是匈奴大軍兵臨城下,敵強我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