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在許多東西都是由塑料做成的,因此采用新型的塑料太陽能電池,實際上能夠使許多材料具有發電能力。例如:塑料太陽能電池可以被嵌入手提電腦的箱壁裏,這樣隨時就可以在光照條件下對電腦充電;塑料太陽能電池也可以安裝在電動汽車的車身,為電動機供電;就連房屋的屋頂都可以覆蓋塑料太陽能電池,以供應日常用電,這樣就算停電也不用怕了。
塑料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產生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許有一天,塑料太陽能電池能夠讓我們跟發電廠永遠說再見了,過上電力自給自足的日子。
塑料太陽能電池技術對於電網不健全的發展中國家尤為適用。例如:電資源的短缺是中國西部地區常見的問題,西部地區很多地方雖然都幹旱少雨,但陽光非常充足,在那裏發展太陽能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如果在西部地區應用這種塑料太陽能電池,因地製宜,大力開發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把它們轉化為電能,提供照明、廣播電視、通訊、水泵等動力能源,對促進中國西部地區解決能源問題、脫貧致富、解決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實現小康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未來的核電站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1945年8月6目和9日,美國兩架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最終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原子彈爆炸的威力震驚了全世界——幾乎整個城市連同14萬人的生命都在巨大的爆炸聲中灰飛煙滅。原子彈爆炸產生毀滅性能量的方式,實際上和太陽產生能量的方式是一樣的。之後,在1954年前蘇聯建成了世界第一座試驗核電站;1957年,美國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座核電站的建立,科學家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
但是傳統的核電站也充滿了危險,經常會因為核泄漏而嚴重破壞環境,本世紀內地球上可供開發的石油資源麵臨幹枯,那麼新型的核電站是否能及時出現並投入使用呢?科學家給我們的承諾是:50年以後。
2005年6月28日是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來自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的代表們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達成共識,最終決定在法國南部的卡達拉什,建造一個耗資130億美元的實驗性核電站。這可以說是人類在新型核電站研究道路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核電站的最大優勢——安全
與傳統核電站相比,新的核電站有安全、無汙染、高效三大優點。傳統的核電站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隨時都處於一種“臨界狀態”,這種臨界狀態一旦被打破,投入的核燃料超過了臨界限,就有可能發生爆炸;其次,傳統核電站的原料還具有輻射性,泄漏出來會成為威脅周圍人群健康的“隱形殺手”。
正在建設中的新型核電站
而新的核電站則永遠會處於“次臨界狀態”,也就是離爆炸的臨界線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很安全。它就像是一個煤氣爐,加入的燃料是被多次、緩慢燒盡的;而且,在任何時候管道裏的燃料都非常少,如果燃料供應被阻斷那麼火焰還能夠持續燃燒幾秒鍾的時間,不過這時候任何設備的運作都將停止。由於沒有多餘的燃料,所以煤氣爐才不會爆炸。
新的核電站幾乎不會給環境帶來任何負麵影響。一個100萬千瓦的新核電站運行一整年,僅僅隻需要大約100克的核燃料,同時還不會有溫室氣體或其他汙染排放物。而要發出同樣的電,一個燃煤發電廠大約需要150萬噸的燃煤,同時還要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目前已經可以從海水裏麵很容易地提取核原料,所以新型核電站所需要的原料幾乎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