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謊儀的發明
據說古人是通過觀察受測者的吞咽能力和唾液分泌能力來判斷受測者是否在說謊的。因為大多數人說謊時,這兩種功能會輕微受阻。現代社會的測謊裝置卻是通過傳感設備記錄受測者回答問題或作證時的生理變化來判斷他是否在說謊的。1895年,意大利返祖學家隆布羅索通過測量犯罪嫌疑人的血壓和脈搏速度來確定他是否在說實話。1921年,一位名叫約翰·拉森的美國警察發明了一種用多種波動描記器在滾筒紙上分別記錄幾個犯罪嫌疑人測量說謊結果的方法,這是後來測謊儀的先驅。同時拉森還發明出一種方法,就是先提問受測者一些容易回答且不具威脅性的問題,從而確定一條基準線,以此來輔助測謊儀的評估。通常測謊儀準確率在70%~90%不等。
數碼相機的發明
柯達公司於1975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部可供購買的數碼相機。
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就開始了“CCD芯片”的研究與開發,並首先研製出了航天事業用的數字化照相機,該照相機通過衛星係統從太空中向地麵發送航天照片。1969年美國首次登月,宇航人將一架特製的500EL型哈桑勃特數字照相機長期留在了月球上。
1981年索尼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靜物照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照相機。這也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
信用卡的發明
最早發行信用卡的機構並不是銀行,而是一些百貨商店、飲食業、娛樂業和汽油公司。顧客可以在這些發行籌碼的商店賒購商品,約期付款。
據說有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後發現錢包忘記帶在身邊,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現金來飯店結賬。於是麥克納馬拉產生了創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麥克納馬拉與他的好友施奈德創立了“大來俱樂部”(DinersClub),俱樂部為會員們提供一種能夠證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會員憑卡片可以記賬消費。這種無須銀行辦理的信用卡的性質仍屬於商業信用卡。
195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作為金融機構首先發行了銀行信用卡。
秋千的發明
秋千也作鞦。據《古今藝術圖》記載:“鞦,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者。”山戎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蕩秋千,是這個民族的一種遊戲。山戎族人最早是在栗子樹上借鉤子攀枝爬行蕩漾,由此而產生秋千。當時拴秋千的繩索為結實耐用,多用獸皮製作,故秋千古為鞦,用“革”旁。
秋千在我國中原地區流傳較早,傳說齊桓公伐山戎,看到秋千便把這種遊戲帶了回來。南朝時宗懍著《荊楚歲時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這一段說,春天把長繩拴在高大的樹木上,士女穿上鮮豔的衣服坐在上麵,而後輕輕推拉,使它蕩漾在空中,這種遊戲就叫打秋千。到唐時宮中每年寒食時節競架鞦,嬪妃宮娥嘻笑為樂,唐玄宗呼為“半仙戲”。
心髒起搏器的發明
1958年,兩位瑞典醫生RuneElmqvist盧思·伊蘭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寧設計了第一個植入式心髒起搏器。他們的裝置幾小時後就熄火了。美國工程師威爾森·格瑞特巴奇接過重任,在他家的花園涼棚裏發明了第一個可靠的起搏器原型。1958年,他在一隻狗身上成功地進行了實驗。1960年,77歲的亨利·哈納菲爾德成為第一位使用起搏器的人類患者。名片的發明
名片最早出現的時間可追溯到封建社會。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全國文字,分封了諸侯王。諸侯王為了拉近與朝廷當權者的關係,難免經常聯絡感情,於是開始出現了“謁”。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見麵介紹的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名片。
進入東漢末期,“謁”又被改稱為“刺”,唐宋時改為“門狀”,明代則為“名帖”,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的稱呼。指甲剪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