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招考的老師見一個小學生要報夜大,邊笑邊搖頭,因為學院從曆史上就沒有接納過8歲的大學生。
小德毅見招考的老師連報名都不讓,就急得哭了起來。哭聲換來了同情,老師就讓他用英語說幾句話。小德毅抹了抹眼淚,流利地說了幾句英語,出色的英語水平得到了老師的賞識,上海外語學院破例同意他報名參加考試。考場上,8歲的小德毅同幾百名成人進行著英語競賽。發榜時,小德毅竟名列前茅!
這樣,楊德毅成了我國第一個年齡最小的夜大生。
小德毅學習英語,是從5歲開始的,開始是父親教他單詞,他很感興趣,上小學前,他就掌握了幾百個英語單詞;上學後,小德毅仍堅持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英語。平時學校的課程重,他總是把老師布置的作業盡量提前完成,剩下的時間裏,他就一頭紮進英語詞彙的海洋裏。1985年的暑假,他每天自學英語不下5個小時。這樣,小德毅借助國際音標進行自學,用了3年的課餘時間就學完了小學和中學的8冊英語教材,還讀完了上海外語學院大學視聽教材《走向生活》的前13課內容。
1985年的“六一”節,一批美國的在華留學生,到楊德毅所在的小學與兒童聯歡。學校派出的翻譯就是二年級的學生、年僅7歲的小德毅。一位名叫路易斯的美國客人和小德毅用英語交談了幾分鍾後,驚喜地叫道:“真神!在中國我遇到了小同鄉。”
76.少兒當行長
管錢是大人的專利,當銀行行長更是大人的特權了。然而南京市卻出了一位為人稱道的少兒銀行行長。她就是丹鳳街小學四年級學生周菲,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姑娘。
別看這位小行長還不到10歲,卻是經過嚴格考察,公平競爭才被任命的。
南京團市委這次選拔少兒銀行行長,一共有20名候選人,每個人過兩道考核關。
先是實際操作:收款、點鈔、記賬、複核,周菲不慌亂,不拘束,有條不紊,幾十筆業務,筆筆清楚。
再是理論知識:這需要當眾答辯,然而周菲對答如流。
“辦少兒銀行有什麼意義?”
“一是節約零花錢,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二是培養同學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增長金融意識,從小學創業,長大建設祖國。”
“你準備怎樣選拔、培訓小職員?”
“競爭上崗,先培訓後用,邊幹邊提高。”
思路清楚,觀點明確,口齒伶俐。
周菲在2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團市委、市建行領導把寫著“建設銀行南京分行少兒銀行理事長”的大紅綬帶披上了周菲的肩頭。她在就職宣誓儀式上說:“我一定要認真履行職責,團結同仁,勤懇服務,擴大業務,辦好銀行……”儼然是一個老練的金融家了。
周菲上任,正逢南京長江大橋高架橋工程開工。火熱的勞動場麵感動了她。她想了一個巧妙的主意,算了一筆賬:每人拿一元錢,全市43萬少年就是43萬元。每人10元就是430萬……
一個多麼巨大的數字呀!
周菲將自己的想法提交市少兒銀行理事會,得到了一致讚同。這位行長走進了電視屏幕。南京電視台連續一周在黃金時間播放她的演說,市建行還專門為此發行了“金陵小主人”有獎債券。
“小主人”感動了“大主人”,“大主人”支持“小主人”。短短十幾天,竟然集資2300萬元,其中“小主人”集資就達20萬元之多。美國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庫伯克連連稱讚:“中國孩子能辦這麼大的事,不可思議!”
這位小行長1993年榮獲第三屆十佳少年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