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4.墨翟嚴以律己

墨翟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出生在魯國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墨翟的父親勤勞而儉樸,他很小就教育墨翟要勤儉節約,不要鋪張浪費。有一次,吃晚飯的時候,墨翟給自己盛了很多的米,結果他沒有全部吃完,父親於是教訓他說:“你應當從小就要學會儉樸,要時刻要求自己做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墨翟很慚愧地說:“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做到的。”

從此墨翟就時刻要求自己生活儉樸,這成為了他後來思想的一個組成部份。

墨翟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師教他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墨翟對後四項尤其感興趣。因為這幾項能夠促進人的動手能力。墨翟的老師也很著重培養墨翟的這方麵的能力,他經常帶墨翟去參觀工匠們的作坊。有一次他帶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讓墨翟觀測布匹是怎樣染成的。墨翟對工匠們的勞作很感興趣,當他看得聚精會神時,他的老師說:“看到了吧,這些絲絹本來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們放進黑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黑的;把它們放在了黃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黃色的。”

墨翟說:“絲會跟著染料的顏色來變化,是這樣的嗎?”

老師說:“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是被人放進染料的,如何做人則完全是自己作出選擇啊。”

墨翟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了。當他後來成為思想家收了門徒後,他也經常用這個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學生。明白道理之後,墨翟就愈發地用功讀書了,他博覽群書,尤其喜歡看春秋列國中的人物故事,像伊尹、勾踐就是他很喜歡的人物。

後來他的一個學生不解地問:“伊尹以前是做奴仆的,您怎麼會喜歡他呢?”

墨翟說:“人都是平等的,一個人不管是平民還是奴隸都應當有做官的機會。伊尹雖然做過奴仆,但他的才能早已超過了一般的公卿啊。”

墨翟一生都非常喜歡看書,三十多歲時,他開始四處雲遊,當他南遊到衛國去的時候,車中帶了很多的書籍,他的學生弦唐子問他說:“先生出門為什麼要帶這麼多書呢?”

墨翟說:“過去周公當政時,日理萬機,每天早晨還要讀很多書籍,晚上還要接見很多讀書人。我現在沒有什麼公務在身,怎麼敢不讀書呢?”

墨翟除了學術淵博,思想深刻,還非常精通於機械製造。他曾經做了一隻會飛的木鷹,在天上飛了三天三夜還沒有掉下來。當人們讚歎他的手藝高超時,墨翟說:“這不算什麼,我還有更絕的,沒表現出來呢。”

墨翟的一生都在行動中,他除了參與日常的勞作和手工製作,他還四處推行他的思想。墨翟提倡兼愛,很多人反對他的這一主張,有個叫巫馬子的人對墨翟說:“你倡導兼愛思想,並沒有使人得到實惠;我主張不愛別人,也沒有給人們造成危害。這不是一樣的嗎?你為什麼要自以為是地攻擊我呢?”

墨翟說:“有個地方失了火,一個人主張取水要澆滅它,一個人卻主張拿來柴火想使它著得更旺。雖然兩個人一時並沒有付諸於實際行動,造成的影響卻不一樣的。”

墨翟主張非攻,反對戰爭,當他聽說魯班為楚國做雲梯,準備攻打別的國家時,他就去拜見魯班說:“我特意來請你殺掉一個侮辱我的人。”

魯班生氣地說:“我為人慈善,怎麼會幫你殺人呢?”

墨翟說:“你在為楚國的軍隊做雲梯、戰車、攻城武器,讓楚軍攻城略地,殺害其他國家的人民,這豈不是比殺一個人更嚴重嗎?”

魯班明白了,表示不再為楚軍做事了。墨翟除了製止戰爭還四處推廣他的學說。有一次,他去宋國,宋王問墨翟,“你認為現在危害最大的是什麼?”

墨翟說:“國家之間相互征戰,家庭之間相互不和,人與人之間相互欺詐。”

宋王說:“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墨翟說:“要實行教育,讓大家認清共同的利益,兼相愛,勿相害。”

宋王說:“你還能講得更具體一些嗎?”

墨翟說:“有力量的要以力幫助他人,有財產的要以財物幫助他人,有學問的要以道理幫助他人。如果人們都這麼去做了,天下還愁不太平嗎?”

雖然墨翟為推廣他的學說製止戰爭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對他的學說真正感興趣,幾千年過去,戰爭依然發生,而且越演越烈,這不能不說是人間的一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