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質生涯中,呂雉覺得自己內心有了微妙的變化。審食其不再是以前那個純粹照顧她的下人,她對他有了一種無名的依靠:就像兩隻野鹿掉進獵人的陷阱,必須在明天早晨之前逃開,否則就要接受被製成食物的命運。如果單是一隻鹿,在努力跳躍毫無結果以後,可能因為筋疲力盡,接受命運的安排;可是現在,另外一隻鹿陪著它忍受枯冷的黑夜與遠處可怕的狼嚎,它在心底和身體都找到了一點能量,竟然挨過漫漫長夜,在晨曦的擁抱中,回到了大自然。
當然,她沒有忘記自己是劉邦的妻子,那臨別時的擁抱與眼淚也如在昨日,與審食其源於苦難的情感,隻會讓她珍藏在內心深處。
等離開大營,進入大漢朝的後宮,經曆丈夫種種冷漠的對待以後,她內心的那一點情愫反而被激發出來。審食其因為過去的功勞,也因為與劉公劉媼的苦難情誼,相對於其他大臣,能更輕易地拜訪後宮。他看到了後宮兩個女人的對比生活,一個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另外一個卻隻能與寂寞為伴。他知道那個寂寞的女人因為皇帝,曾經經曆怎樣的苦難,所以對這一切有著正常人的憤憤不平。
不過,他無能為力,他沒有攻城掠地的士兵,掌握實權,也因為與劉邦離開數年,沒有什麼話語權,再說,在劉邦梗著脖子冷落自己的老婆時,別人又能說什麼呢?
就像以前一樣,他隻能默默地支持。不過,跟以前不同的是,呂雉對自己的丈夫慢慢消磨了感情。她的失望與痛苦,我們早已見識過,但是她新的感情如何像深埋地底的種子,慢慢破土而出,長成大樹,長出新鮮嫩綠的枝葉,卻是無法為外人道的。
因為,似乎很多人都已經忘記她也是一個正常女人。
在大漢後宮做皇後時,劉邦的冷淡讓她心寒,不過除了心寒這種反應,她沒法表現更多,更沒法有屬於劉邦意外的生活。
直到她成為太後,掌握大局,可以安排自己,她與審食其有了別樣的生活。據說,男人可以與一個自己鄙視的女人歡度良宵,將愛和性分開;而女人???須要對他有感情,才能徹底放開懷抱。呂雉與審食其之間當然有情感,但那是什麼樣的情,呂雉自己也說不清楚。
曆經滄桑還能如火如荼來一段激情生活的人,可能是真性情,但也是讓人覺得好笑的糊塗蛋。愛了,散了,再愛,再散……終身在愛恨情仇的漩渦裏打轉,不過是愚夫愚婦的行為。那些癡男怨女,經常用煙酒來玩行為藝術,覺得自個是天下最哀傷的失情人,或者在Ktv裏聲嘶力竭的狂喊,流出一身臭汗,美其名曰是發泄鬱悶。第二天,還是該幹嘛幹嘛,見到異性依舊像狂蜂浪蝶一樣撲過去,從來不長記性。
呂雉不是那沉迷於愛呀恨呀的蠢蛋,當然,如果在宮廷中,還如此喜歡戲劇化的人生,她不但不能活著看到兒子的成功,恐怕還早早把親人送上奈何橋。
愛是什麼,當她有了情人後,她也沒有明白。當年跟劉邦新婚燕爾也曾經無限恩愛,但是後來轉身再見,不也如陌路人一樣冰冷無情嗎?如果這世上真有所謂的愛,那也是短暫的煙火,瞬間就會消失在深不見底的黑空。
因為人生教給她這些常識,所以她對所謂的愛並沒抱有太多希望。審食其確實是她信賴的人,也能帶給他溫柔的情話。在中年以後,還能感受自己肉體的暢快,盡情地呻吟,體驗老天賦予人的那份本能的快樂,這份待遇是皇宮大院裏的女人從來沒有的奢望。
但是,也僅此而已罷了,更何況,劉邦去世以後,自己的兒子對審食其表現出的深惡痛絕讓她備感疲憊。老實人也有三分血性,這話放到劉盈頭上再合適不過。這娃雖然見證過爹地寵愛妃子,對媽咪造成錐心刺骨的傷害,可是腦袋裏的頑固觀念,讓他沒法做出任何妥協。他先是無意中聽到一些議論,太後此時已經是大漢朝說一不二的人物,沒有人敢於隨便嚼她的舌根,他們說得極其委婉,比如太後宮裏的那個小宮女忙得很,因為那誰誰生病了……
當皇帝走進來的時候,交談就戛然而止,把意味深長的沉默留在原地。
不久以後,劉盈竟然知道了老媽的秘密。他的憤怒可以想象。其實,兒子與老媽情人的仇恨,在千年古國的曆史上,留下了不少的印痕。當年夏姬的兒子就是因為氣不過老媽情人開玩笑,派人半路殺死媽媽的情人,釀下國破人亡的下場;呂不韋也知道自己跟秦始皇他媽有瓜葛,會凶多吉少,才推薦其他人代替自己享受始皇他媽的玉體;後世的順治帝對多爾袞的怨恨是如此深重,以致多爾袞死後還被挖墳刨屍。
劉盈雖然是一個乖娃兒,畢竟也是一條七尺男兒。當知道自己老媽的風流韻事,作為兒子,不好拿老媽撒氣,但是作為皇帝,卻能拿臣子的頭顱給自己消消火。他很快就下令,把媽媽的達令關進了監獄,準備過兩天就送他上路。
皇帝身邊的人看到平常溫和的主子,這次竟然要殺那剛硬的呂太後的心頭好,全都嚇得寢食難安。現在皇帝羽翼未豐,太後剛強無比,母子倆鬥氣,如果兒子殺死了老娘的情人,老娘咽不下這口氣,會不會拿他們項上人頭出氣呢?大夥明白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要想保住小命,首先得保住審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