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情感智力因素一、情商EQ的科學與培養

1情商培養比智商培養更重要

IQ(智能指數)通常被用來作為代表聰明與否的指數。IQ的數字高則表示聰明,不過,近來IQ已開始受到教育界的質疑。

以前“IQ永生不變”的想法比較普遍,而且由於有“IQ永生不變”的想法,使IQ在教育界受到重視,導致父母親對孩子的IQ值感到憂心。IQ成為人類標注優劣的道具。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原本應該是永生不變的IQ值,有的人卻隨著成長而提升20或30;或者有的人在幼兒園時代的IQ高達160,甚至被譽為未來天才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不過是普通的人。種種事實證明,IQ數值並不是絕對的。

美國曾經對受過天才兒童教育的孩子們(IQ約200~220)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竟然發現80%的孩子曾經想過自殺。IQ值雖然很高,生存卻很痛苦,可見沒有健康樂觀的心理,智商再高也無法正常生活。

IQ不過是測量人類擁有的多種能力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IQ和性格、意誌等毫無關係。也是說,IQ還不能根本解決孩子的能力,情商培養比智商培養更重要。

2情商EQ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

情商EQ,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係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感智力》書中提出的。實際上情商是指情感智力,“EQ”是“情感智力”的英文縮寫。

具體來講情商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樂觀幽默的品性,是麵對並克服困難的勇氣,是自我激勵,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於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簡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會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內容。

隨著世界步入網絡時代,人際交往的增多,情緒智商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它被人們普遍認為是通往成功的必備素質。丹尼爾教授認為個人的成功,智商的優劣占20%,情緒智商的優劣占80%。由此可知,如果要造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讓他將來事業有成,從小就要重視情緒智商的培養,使孩子從小就是一個可愛的乖乖寶寶。

3情商與智商能動地互相作用

智商曆來是社會科學家爭論的話題,這主要是在對智商的具體構成方麵存在分歧,但他們卻普遍認為智商可以由同一標準的測試來測定。

比如,韋氏智力量表就是其中測試的一種。它包含了語言和非語言能力、記憶力、詞彙量、理解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推理能力、視覺驅動能力。構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恰恰源於這些能力,並被認為在孩子滿六歲以後不再變化,且與其他諸如大學升學考試之類的測試密切相關。

然而情商的含義則模糊得多。薩洛瓦裏和梅耶最初把它定義為“社會智慧的子集,而社會智慧則包含控製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並對這種能力進行鑒別和指導其思想和行為的能力”。他們不認為情商和情感智力是同義詞,擔心這樣會使人們產生誤解,認為也可以準確測定出情商或幹脆認為情商的構成是可以測量的。事實是,盡管情商永遠無法測定,但它仍然是個有具體含義的概念。我們確實無法測定大多數社會行為和人的個性特征,比如仁慈、自信、對他人的尊重等。但是,我們能從孩子身上看到這些品質,並承認它們具有無比的重要性。

古爾曼先生的《情感智力》一書所受到的歡迎,以及新聞媒體所給予它的重視都證明了一點:我們在潛意識中理解情感智力的蘊涵及重要性,也認同情商就是它的同義簡稱,就像智商是認知智力的同義詞一樣。

情商並不是智商的反義詞,相反它們在概念上、在現實世界中都可以能動地互相作用。如果某人能夠在認知能力和社會情感技能兩方麵都出類拔萃,那麼便是最理想的,而高情商的偉大領袖更是比比皆是。

情商與智商相比,遺傳成分要少得多,這或許就是兩者最重要的區別了。也正是因為如此,父母和教育者們便得到了一次機會,來彌補孩子性格中的不足,為他們日後成功奠定基礎。

4情商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情感智力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這是個複雜的問題,事先應該懂得一點有關情感神經解剖方麵的知識。

科學家們提及大腦的思維部分——大腦皮層時(有時也稱新大腦皮層),一般都認為與大腦的情感部分——大腦邊緣部分不同,但事實上,正是兩者的關係決定了情感智力。

大腦皮層是許多細胞組織的重疊,厚約3毫米,包住兩個大腦半球。大腦半球控製人體的大部分基本功能,比如肌肉運動、感覺等,但卻是大腦皮層賦予我們的所思所想。

大腦皮層,字麵上的意思即大腦的“思想帽子”,是它把我們人類推上了進化階梯的頂峰。盡管低級動物如貓、狗、老鼠等也有大腦皮層,也能根據經驗學習、交流甚至做出決定,但與人類的大腦相比,它們的功能簡直微不足道了。它們不會計劃,不會抽象思維,更不會擔心未來。

正因為巨大的大腦皮層是人類最重要的特征,所以與大腦其他部分相比,它受到最多的重視,最深入的研究。人受傷或生病,使醫學界對大腦皮層有了最初的認識。大腦皮層有四葉,不同的腦葉受傷,產生的問題也不同。位於腦後部的枕葉主要包含大腦的視覺神經,這裏受傷,因輕重不同會導致喪失部分視覺甚至失明。位於耳後的腦葉受傷會導致長時間的失憶症。知道了這些,我們便不難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非常聰明,而有的孩子卻是殘疾。為什麼有的在幾何上如魚得水,有的卻拚不出單詞。

盡管大腦皮層是大腦的思維部分,但它的作用還不止於此,它對理解情感智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大腦皮層使人類對自己的感情有所知覺,使我們具備眼光,有能力分析某種感覺的來源並采取措施。

大腦的情感和思維部分在行為功能上雖不一樣,但卻是相互作用的。情感部分反應更快、更強烈,當人們正處於憤怒中,即使還沒有斷定是何種憤怒,這個部分就能提醒我們引起注意。另一方麵,大腦皮層尤其是前腦葉,能充當調節閥的作用,在人們對某個情感情況做出反應之前,先進行分析並賦予其意義。不久前,神經外科大夫還認為割去大腦皮層的一部分,可以治療精神疾病,卻沒有意識到大腦的思維和情感兩部分是共存的。

大腦邊緣係統即通常所稱的大腦的情感部分,分布於大腦半球的內層,主要調節感情和衝動。它包括進行情感學習和貯存情感記憶的海馬回,還包括大腦的情感控製中心——扁桃核及其他結構。

雖然說大腦各部分有各部分的情感功能,但也隻有這些部位綜合起來才能決定人的情感智力,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一天晚上,你正準備上床,忽然門鈴響起,你的腎上腺素會突然大量增加,刺激扁桃核注意可能有危險。你非常警惕地開了門,發現你最崇拜的影星(作家、政治家、體育明星)正站在門外,告訴你他的車拋了錨,請求幫助。是海馬回讓你認出站在你麵前、使你無比興奮的人物,然後觸發扁桃核產生相應的驚奇、興奮、敬畏,甚至一種渴望。這時你的大腦皮層就會提醒你,你崇拜的對像有自己的名字,有來這兒的特定原因,並不是來看望你的。大腦皮層還讓你不說蠢話,考慮到未來,大腦皮層提出了一個主意,請他答應合拍一張照片吧。

實際上,神經係統與情感智力相聯係的部分是最為有趣,也是最微妙的,它通過生物化學方式將情感傳送到身體各個部位。該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過去15年中,科學家們已能鑒別出氨基酸家族成員——神經肽,他們認為它就是與情感相關的生化物質。神經肽一般貯存在大腦的情感部位,人產生情感時,它便被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告訴身體如何反應。每當人做出情感反應時,大腦都要向受體傳送一些化學物質,再由各受體傳遍全身。

5情商構成的五個重要方麵

人類智慧行為的心理結構十分複雜,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可影響到它的功能,它雖然複雜,但仍然可以把它分為兩大係統:

認知性心理功能係統,即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

非認知性心理功能係統,它們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處理各種內外信息等具體操作,而是對活動的起始、維持、強化、定向、引導和調節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