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輯長街短吻

我的震動震驚,是狂風中不顧一切的過街女孩,完成的驚心動魄一吻。

我的震動震驚,是狂風中不顧一切的過街女孩,完成的驚心動魄一吻。

長街短吻

□葉明山

每個人都有過感動,我的感動在風中。

風真大。在我的記憶裏,刮大風的漢口很不美麗。巧克力包裝紙、餐巾、一次性洗碗布,以及女人長襪男人領帶,紙鳶一樣長街短巷飛翔。城市垃圾,顆顆粒粒抖擻著喧囂著。一些可憐的風景樹,在斷臂折腰。高層建築上的玻璃片,有如見風就是雨,嘩嘩啦啦下個不停。城市的脆弱,真的在一次風中就夠了。

在風中,連花季少女也不美麗。一個女孩急急躲閃車流匆匆穿過街道,風將女孩連衣裙翻弄著剝脫著,女孩渾然不覺失雅,她的眼光也許被狂風吹亂的長發迷離了,她隻專心她的奔波。她差點兒碰了出租車,她還紮紮實實撞了一位行人。這些,都注定這是一個難堪的日子。

我的震動震驚,是狂風中不顧一切的過街女孩,完成的驚心動魄一吻。那個夾著皮包的男人,在街的那一邊迎接和等待。女孩和男人接觸就是唇吻。似乎戰馬馳騁一般緊急,他們迫切地敘述行式是擁抱是吻。

每個路人都可以見證,那個吻是激烈的狂放的,是令地平線傾斜的。那個吻缺少任何溫柔,卻有著罕見的速度和力量。

亦如風很快過去,女孩和男人的吻也很快過去。夾皮包的男人迅速鑽進出租車。穿連衣裙女孩匆匆走進小巷。在他們狂熱短吻的長街,依然人流車流,依然風的顛狂,稍稍增加的一點兒內容是人間評說。那些過路評說風中評說,似乎都一語中的:什麼都趕到鬧市上賣,賣俏賣風流,也選中車水馬龍大街。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好。

時隔一年。曆史出現驚人相似的一幕。

所不同的是,這天沒有風。季節也好像是春天,或者頂多是夏初。依然是武漢的一條車水馬龍長街,有一位穿著類似連衣裙的薄式旗袍女孩,在街心袖珍花園邊,與一位男士目空一切熱吻。陽光雨祝福似地在他們身上灑落著。劍蘭和五月紅,在他們身邊多情地開放和燃燒。

他們的吻也是狂放激烈,也是非常匆忙短暫。其後,女孩子急急地走進一家銀行,男人則朝著大街的另一方,連趕路邊打手機。

在這處熱熱鬧鬧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似乎什麼也沒發生。路人沒有評說,他們有的趕著自己事兒,壓根兒沒見這匆忙的風情風景,有的投射過去的目光熱烈專注,明顯著注目禮的質地。

沒有評說就是評說。人在時間裏應該忙碌。忙碌不應該忘卻愛情。於旋轉世界裏,於快節奏生活中,也要擠出丁點時間給愛。而真正的愛,本來就應該樸素無華不拘形式。

而最深刻的評說是時間。我記得那僅僅是一年。曆史長河有時千年不卷巨瀾,人類進步有時隻爭朝夕。梁祝三載同窗不同夢。今人忙大事忙小事忙國事忙家事,與此同時,忙於長街短短一吻,把長相思賦予驚雷閃電完成,不論是風裏雨裏還是藍天白雲下邊,都完成了曆史進程中的一種漂亮。

長街短吻可以是風景樹,可以是街心花園一株草一朵花。它們可以是一種美麗,而美麗需要美麗地欣賞。在這靜夜中,我默默地想著,想些平時不想的事,想一些逐漸模糊的麵孔。

□李曉華

人世間有許多千差萬別的戀情,生離死別之戀,鄉戀、家戀、癡癡情戀,我,一個初啼少女,把癡戀之情寄於高山,大海。寄於嫩綠絲柳,寄情於廣闊的田野,寄情於我的母校,寄情我的……

回來吧,女孩

在這靜夜中,我默默地想著,想些平時不想的事,想一些逐漸模糊的麵孔。然而,不管我的思緒多亂,想得最多的依然是你,是你那純真的笑靨。

柳絮已經飄起來了,前年現在的你就如這柳絮般飄走。你說即使前麵等著你的,是狂風暴雨,是無根的漂泊,你仍一如既往地向前。

因為,遠方的天空更藍,遠方的夢更甜。說這話時,你是多麼歡愉地笑著,如同白雲般無邪地笑著。

當柳絮又一次飄起時,你回來了,然而笑容中多了點無奈。你說柳絮固然要尋夢,有時也會懷念大地的溫情。你還說,你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想把潔白染成五顏六色。我分明看見,你眼中的那些惆悵。

現在柳絮又紛紛離開家園,向著自己的夢想飛走了。你,還好麼?難道隻有吹你離家的風,卻沒有送你返鄉的風麼?為何你不能如大樹般固守自己的一方土地?為何你不能不為遠方的天空所迷惑,重新回來,不再飄泊?過去的是一個夢,未來的是一個希望。

歸來吧,女孩!我深深盼望著往日那可愛而無憂的女孩的歸來。

男孩,我對你說……

男孩,我記得,第一次認識你時,你是那麼灑脫。你向孤獨的我伸出了友誼之手,一句令我哭笑不得的話“瞧,你挺對眼的”。雖然沒有解答我的疑問,但寂寞的我很快便被友誼的喜悅裝得滿滿的了。

男孩,好喜歡聽你吹牛,吹你的過去,你的現在,甚至你的將來。也喜歡看你大大咧咧的學唐老鴨走路,再來一句“俺老孫……”。更喜歡你看書時認真得像入定了的老僧人樣子;聽你感歎社會的風氣;看你憧憬的雙眸映出藍天白雲……

謝謝你沒有忽略我寂寞的身影;謝謝你肯跟幼稚的我“手拉手,永遠都做好朋友”;謝謝你帶給我那些美麗的日子,讓歡笑充滿我的世界,真的謝謝你!

然而,暑假後我所見到的你,已不再是我熟悉的那個陽光男孩了。不再,不再是!

你知道麼?你手指間那縷縷青煙其實並不能讓你更瀟灑,反而讓你俗氣起來,憂鬱的眼神沒讓你成熟,卻給了你一份造作。哦,男孩,我該怎麼告訴你我的失望,我的痛心?好想再看看你麵對種種現實而毫不在乎的樣子,好想你再一次跟我勾勾小指頭,答應永遠陪我一起笑。

曾經視你為唯一的知己,曾經深深的崇拜你無瑕的一切的我正看著你。難道,你就忍心折斷我期盼的桅杆?男孩,能否回複你單純的笑容?能否扔掉不屬於你年齡的香煙?能否拋開你曾幫我趕走的本是無謂的愁緒!?孔雀如果整日將五光十色的尾屏抖開,走起路來就會感到不自在。

哦,男孩,我記得冰心曾經說過:“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請再一次告訴我,明天的陽光依然燦爛,明天的笑容依然如昔!我,等著。

夏夜的思念

在這麼一個無星的夜晚,除了思念,我還能給你們什麼呢,我的好友們?

宜,還沒忘吧,那些數著落葉做夢的日子,與你在一起,總愛時不時地心血來潮一下。忽兒穿著長裙撐著傘,一個朋友接一個朋友地把她們叫出家門;忽兒頂著烈日大街小巷地尋打各種奇怪的小玩意……還記得那個雨天嗎?冒著細雨我們走了好長的路,半路上雨停了,你順手將傘放在路旁的草叢裏,說回來時再拿。可往回走時卻找不到原來的路了,偏偏這時又下起了雨,我們不僅淋濕了,還差點迷了路。記得嗎?那一次雖然有點狼狽,卻讓我們采擷到意想不到的喜悅,也擁有了一份永不褪色的回憶。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對嗎?

燕,最愛與你對著陰沉的天大叫:“不下雨就出太陽吧!”還愛同你坐在窗台上一邊享受風的洗禮,一邊東南西北的神聊:愛看你在“六一”節那天買來卡片,向高三的同學們說一聲久違了的“兒童節快樂!”愛看你“真誠”地在四月一日向善良的“愚人”們訴說一個個哀怨的故事;更愛跟你在寒冷的冬季找遍整座小城,不顧人們驚訝的目光,隻為了找冰淇淋,還煞有介事地美其名曰“向寒冷挑戰”。

還有薇,總記得與你調皮的到處“找工作”,每次走到門口又笑著跑掉;也記得和你去采一大把不知名的野草插在房間裏;還慫恿你把頭發剪得短短的,充當我的“男朋友”……

光陰荏苒,終於我們再不能像以往那般玩鬧嬉戲了。前進吧!我們是青年人了啊!馬雅可夫斯基說過:地球要做的事是旋轉,江河要做的事是奔流,青年要做的事是前進。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永遠不分離,可是,在這麼一個蛙兒細語喁喁的夏夜,叫我怎能不思念你們?前進吧!盡管天各一方……我們就是我們,就是一群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女孩!

我們這群女孩

□王豔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這一群會因一句話、一個動作而大笑不止。不管在哪,放聲豪爽的笑,豈管是否“賢淑”。笑彎了腰直不起來,笑疼了臉,兩臂無力。然後,自然精疲力竭。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欣賞莫名其妙、令人費解的懸妙句子。我們有自己的語言。在別人看來一句笑話,甚至隻是一個表情,就會令我們不約而同地開懷暢笑,而我們聽了,笑神經卻決不會動一下;而“不著邊際,希奇古怪”的笑話,似百年以前早已有了默契。別說我們是精神病,因為我們就是我們。也許正是這點,我們才相互吸引,成為現在的一群。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討論費翔到底是長相好還是聲音更好張雨生的歌溫柔多些還是剛勁多些亨特麥考爾的瀟灑值不值得我們的青睞周裏京的演技比薑文強嗎……別看我們很開心卻並不像您所看到的那樣堅強。幾個湊在一起,常常被瓊瑤的一個夢、三毛的一段悲劇弄得唉歎連聲、淚雨淋淋。您若看見我們在流淚,隻當沒看見就算了,別對別人說啊。我們有時雖被金庸、古龍所描述的刀光劍影俠客佳人所迷,卻更敬重魯迅先生筆下的劉和珍君,更憐惜孤苦無助的祥林嫂。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上了公共汽車決不會看一眼空座位,決不會像小孩一樣先搶著坐下再讓座贏得叔叔阿姨的讚揚。反正總是要讓給別人坐,不如就省一步,多站一會兒。這樣會更瀟灑。誰發明了“瀟灑”這個詞?害慘人了,簡直把世界都變了。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這一群女孩不喜歡忸怩害羞。因為我們知道隻有大方的女孩才值得敬佩,才惹人喜愛。我們開朗,我們富有朝氣,我們充實。活潑的女孩不可愛嗎?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愛動又愛靜。我們動時,又鬧又跳。幽默、調皮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我們唱著生活,熱情永遠熊熊燃燒。瘋狂的音樂、強烈的節奏、剛勁柔美的舞姿,無指手套、閃亮的墨鏡、灑脫的寬鬆服……我們也會靜靜沉思世界風雲的變幻,沉思國內令人憂心忡忡的某些現狀。我們反反複複追問自己:是不是裝腔作勢、假正經?到底在追求什麼?怎樣生活?要不要把自己變成一隻籠裏老實的貓?千萬別以為我們成天想入非非。我們很用功的,決不荒廢學業。為了數理化難題,我們常常出奇的謙虛,相互講解。學習到午夜是考前必定的。不過考試並不能令我們這群女孩恐懼,失敗也決不能令我們灰心沮喪。我們有無盡的信心與朝氣,我們每天追求,追求一個自己滿意的舒心世界。

我們就是我們,就是一群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女孩!愛,是默默的。

愛是默默的

□張林波

很久沒有感動過了,真的。特別是身處這個很市民化的城市以後。

在上管理心理學的時候,年輕的教授為了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她的授課內容,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學藝術的年輕女孩。就在她歡歡喜喜地接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卻不幸患上重病,最後導致了胸部以下的高位截癱。

女孩痛不欲生,幾次想自殺都被家人發現而未實現。冷靜下來以後,女孩發覺就這麼死去不值得。於是,她堅強地活了下來,毅然走進了大學校園。

學校領導被她的精神深深感動,破例接納了她。然而,女孩也遇到了一個難以解決的麻煩:她不能自己上樓聽課。

女孩的父母為她貼了一張招聘啟事,希望有好心人能背她去上課。可是好久也沒找到合適的人:因為報酬太低了。

女孩有些絕望。這個時候,有個高高瘦瘦的小夥子應聘了。他提出的惟一要求:不要報酬。

看著女孩及家人驚訝的表情,小夥子平靜地說:“我也失過學,因為家裏沒錢。我很了解失學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