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當我如履薄冰地寫完《解碼趙泰來》這本書之後,心情仍然有點忐忑不安。何故?原因就是趙泰來先生實在太神秘、太傳奇,而本人的筆頭笨拙,唯恐駕馭不了趙泰來先生天馬行空的形神。加上這本書又僅僅是用半年時間趕出來的急就章,粗疏淺薄在所難免。

趙先生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經曆相當特殊又彌足珍貴,尤其是他三十餘年來堅持不懈地宣傳中華文化,二十餘年來不斷地向內地捐贈藏品的舉動,恰恰證明了他把文化事業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這和我們黨的十七大及六中全會提出的建設文化強國、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謀而合的。因此,諸多媒體、報刊和出版機構以及記者、作家,都對撰寫和出版他的個人經曆表示濃厚的興趣。在我與趙先生相識以後,曾提出采訪他的要求,他也同意將其人生特有的體驗和所經曆過的一些有意義的事件,比較完整地、係統地記錄下來,留給後來者,並將這一重任交予我來完成,這是他對我的信任,為此,我深感榮幸。

對趙先生的采訪,由於種種原因,總是斷斷續續,我也隻得邊采訪邊整理邊寫作。在半年時間裏的訪談就有二三十次,將近四五十個小時,這些訪談都是在非常親切和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趙先生記憶力驚人,在文史類的範疇內有廣博的知識,一旦進入話題,他便滔滔不絕、娓娓道來,我也隨之進入他所講述的那些年代、那些事件、那些人物、那些情境之中,從一個又一個細節感受到他的擔當與從容,豁達和睿智。

在這本書整理和寫作過程中,我根據訪談內容及查閱大量史料對全書的結構進行了構思,除第一部需要首先向讀者交代趙先生顯赫的家族背景外,其餘章節大的脈絡以時間為序,在某一階段則按內容橫向展開,而重點放在繼承寶藏和捐贈寶藏這兩件大事上。之所以這樣安排,一則以便讀者能夠更加全麵清晰地閱讀和了解趙先生的人生經曆;二則希望對有興趣了解趙先生堅持做文化事業,無私奉獻祖傳寶藏背景原因的讀者提供更詳盡的材料。

本書在寫作風格和文字上盡量保留訪談的口語,這樣更切合讀者的閱讀口味,更生動具體。對於一些重要曆史事件、人物及背景,我進行了必要的核實、適當補充和綜合概括。趙先生本人也前後三遍審核和修改書稿。盡管如此,疏漏之處仍在所難免。

本書的編輯出版,得到趙先生本人、方玲玲助手,以及趙先生許多朋友如:周中棟先生、李薇女士、唐理奎先生、梁偉蘇先生、黎誌達先生、陳謀先生、江鐵軍女士、孟大昭先生、張立雄先生、程存潔先生等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高宏的先生和陳展東女士對全書進行了文字編輯和史實考證,嶽東女士對文字進行打印和校對。在此一並感謝。

本書圖片除有標明出處之外,大多數珍貴的照片都由趙先生本人提供,小部分從其他資訊獲得。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錯謬和不當之處,祈望讀者批評指正。

2012年3月於廣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