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為後產生的僥幸心理,又極其容易帶來另一種新的燒幸,即不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上述案例便是較為典型的一個。怕丟臉、擔心被恥笑、惟恐被家長責怪等等,促使一些女孩子和她的性夥伴采取極其危險的墮胎方式,甚至將懷孕與墮胎視為同樣簡單的事情,是最終帶來無窮後患的根本原因。專家提醒那些曾有過性行為的少女們:既然已經發生了,千萬不要東躲西藏和遮遮掩掩。你的行為既然已經造成了後果,那隻有正確地對待,而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訴家長,由家庭來幫助你正確地處理好這種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這樣,才不至於給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帶來太多的遺憾。因為從根本上說,任何一種藥物墮胎的方式,都會對身體造成程度不同的傷害。當然,最好不要心存僥幸心理,這樣的僥幸心理隻能將你自己推到危險的境地。
四、你屬哪類僥幸?
僥幸心理具有不同的心理類型。探明僥幸心理的各種類別,有利於我們加深對其本質的認識,從而為進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根據僥幸心理的特性,我們把僥幸心理分為動機性僥幸、行為性僥幸。現分述於下。
(一)動機性僥幸
所謂動機性饒幸,就是指人在產生某種行為的動機時,是懷著僥幸能夠成功的心態,它屬於人在心理準備階段時所具有的一種心理成分。
動機性僥幸是人的僥幸心理動機還未付諸於實踐或未付諸於行動時的一種心理狀態。這是一種異常的決策心理。具有僥幸心理的人,在產生某種行為動機時,多數是帶有盲目性的,對行為的成功沒有任何的把握,隻想冒險去試一試,產生了或許能夠成功的企盼心態,這就是動機性僥幸心理。動機性僥幸是影響人們決策的不良心理,它錯誤地指導人們在成功可能性極小的情況下,邁向失敗的邊緣,是一種幹擾人們正確決策的異常心理。特別是有些領導幹部,在進行對自己單位有重大影響決策時,一定要經過反複論證,甚至要做一些可靠性的試驗,取得經驗後,再進行推廣和應用,切不可盲目行動,特別是要避免懷著僥幸心理去行事,它會給單位帶來始料不及的不良影響和損失,影響單位生存和發展。
動機性僥幸心理是一種還沒有付諸實踐的、屬於心理準備階段的動機成分。比如,一位青年男子暗暗地愛上了一位青年女子,盡管這種愛是柏拉圖式的,女的根本沒有愛他的意思,但他仍然固執地堅信愛她是能夠成功的,這就是動機性僥幸。動機性僥幸心理在暗戀心理者中較為多見,這種暗戀心理者多數是完全的精神需要,是屬於一種夢幻般的“單相思”。具有這種僥幸心理者,他們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不現實的,但就是改不了不切實際的想法。這種想入非非的僥幸心理,隻有在實踐中碰了“釘子”後,才會麵對現實,承認事實,講求客觀,重新審視其僥幸動機的現實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行為性僥幸
所謂行為性僥幸,就是指人在產生某種行為時,是完全在饒幸心理的指導下去行動的,其行為必然是盲目的,其結果必然是可怕的。行為性僥幸是將動機性饒幸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是行為化了的動機性僥幸。如不久前北京某一有一定影響的報刊曾報道了浙江省某市一家珠寶行借某個電影名人之名擴大知名度,花公家的錢不心疼,竟非常瀟灑地白送某影星價值萬元珠寶的新聞。這家企業去年曾因被歹徒搶去了價值數百萬元的珠寶、兩名保安人員被殺而“蜚聲”海內外。可是不久前一個晚上,第X屆全國電視“十佳”演員頒獎晚會在該市舉行,某電影明星以獲獎者的身份出席了這場晚會。該企業總經理得知她來後,力邀其到珠寶行。第二天中午,該明星來到珠寶行,總經理表示,隻要她喜歡,可以選櫃台裏的任何一件商品。這位明星也不客氣地看中了一件標價萬元的項鏈和一件標價萬元的手鐲,加上隨行人員的那一份,不一會功夫,珠寶便全部落人了這位明星及其隨行人的手裏。對此,這位總經理還說“送少了”,洋洋得意地稱策劃的成功。這一消息被披露後,在人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讀者紛紛投書報社,同聲斥責這種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行徑。許多讀者說,懷著那種僥幸心理去擴大知名度的做法,是一種十足的“敗家子”的做法,用這種人當經理,能有把企業搞好之理?
在生活中,生病的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行為性僥幸心理。有不少人,在疾病的初期,遲遲不願進人患者角色,總希望醫生的診斷是錯誤的,因而會不停地去作各種檢查。尤其那些對病不敏感的人,僥幸心理尤為嚴重。有些已經明確診斷的人,也往往會存在僥幸心理。這有兩種情況,一是對自己疾病的診斷仍在半信半疑,因而,有時不按醫囑行事;二是缺乏醫學知識又缺乏科學態度的人,說什麼“別聽大夫嚇唬人,上帝不一定和我過不去”。其實,這樣賠誤病情和導致不良後果的患者是經常有的。因此,醫務人員應當針對患者的不同程度的僥幸心理,仔細解釋,耐心說服,盡量使患者樹立對疾病的科學態度,克服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