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23歲,大學生,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歲那年出現症狀,自認為長相不好,不斷為自己“整容”,經常使用高檔的護膚、美容用品,以致出現皮膚過敏,臉上長滿了紅丘疹,從此,她更加害怕自己將來找不到對象,恐懼病情越來越重。到上大學前,出現自閉、孤獨、內向、沉默,怕見生人,不敢外出,別人看她一眼,就認為是因為自己難看,別人才這樣看她;別人不看她,她又覺得是因為自己長相難看,被別人看不起。後來她考上了大學,經常不能上課,因為怕同學和老師看她,特別怕老師在課堂提問,一提問大家都回過頭來看她。她也深知上大學的不易和上大學對自己前途和全家幸福的重要性,但從內心來說,不願再上;有時躲在宿舍裏,自己照鏡子,總覺得自己長得難看,認為自己定型了,無法改變,她失望了,產生過輕生念頭,服過一次安眠藥。一次與母親在街上,別人吐痰,她認為是厭惡自己;有時看見別人在看母親,就認為是母親長相好看,自己長相難看,別人不願理自己;有時看見別人與母親講話,而不跟自己講話,都認為是因為自己難看,別人不理自己。有一天,她給母親寫了一張紙條,認為自己的長相已無可挽回,直接影響著與人的交往,在這個到處充滿複雜人際關係的世界上,如果與人交往有問題,那可就無法生存了。她認為自己的長相是自己的“催命符”,隻能等來生漂亮一點再來享受人間的樂趣了。她寫下最後的遺言,欲尋短見,因為被其母及時發現,才避免了悲劇的再次發生。
說起“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兩個成語,大家並不陌生,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公元年,前秦王苻堅一心想滅晉國,便親自率領萬大軍揮師南侵,晉武帝也親率萬人馬進行抵抗。在洛澗地區,晉軍沒等秦軍大隊人馬到齊,便一舉消滅秦軍.萬人。苻堅聽到大將梁戍被殺和洛澗失守的消息,又接到晉軍大隊人馬開到淝水東岸的報告,開始覺得情況有點不妙。他急忙和苻融登上秦陽城樓,觀察對岸晉軍的動靜。他翹首東望,隻見晉軍陣容嚴整、旗號鮮明,一座座營帳整齊地排列在淝水河畔,八公山的腳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的操練聲。苻堅不由暗暗吃了一驚。一陣北風呼嘯掠過,苻堅頂著風向遠望去,恍惚之間,隻見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晉軍。
其實,八公山上哪有什麼晉軍呢?是北風把山上的草未刮得起伏搖擺,苻堅因為心虛,誤以為是晉軍在那裏跳躍奔跑呢。後來,苻堅決定向後撤退一點,以觀察晉軍進一步的動靜,遂命令全軍後退。由於秦軍心虛和厭戰,將士一聽下令後移,許多士兵乘機奔逃,你推我擠,爭先恐後,不可阻擋。整個隊伍潰散一片,將領製止不住,也被人流擁擠著向後潰退。這時晉軍將領率領士兵一起奮勇渡河,排山倒海地衝上岸去。秦軍主將苻融從馬上摔下來被亂刀砍死。秦軍失去了主將,更加混亂,人馬自相踐踏而死的,被晉軍殺死的,不計其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秦軍失魂落魄地逃跑,似喪家之犬,如漏網之魚,誰也不敢回頭看一眼敵人是否追上來,甚至聽到風吹的聲音和鶴叫的聲音都誤以為是追兵殺來了。天寒地凍,秦軍給養因難,又凍又餓,再加上被追擊,最後大部死亡,近乎全軍覆沒。其實,秦軍的慘敗主要是由恐懼心理造成的。
恐懼是現實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嚴重的恐懼心理,使人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學習,以致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發展、進步。那麼,恐懼心理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異常心理呢?下麵的研究結論,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準確的答案。
從上麵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恐懼心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碰到危險或回憶險境時所產生的害怕情緒狀態。由於人在這種時候往往對危險沒有應付和擺脫的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一般均會造成恐懼。人在恐懼時,往往有時明知沒有必要緊張和害怕,但偏偏無法自我控製,並伴隨情緒上的焦慮不安,會出現生理上的一係列反應,諸如麵紅、心悸、出汗、頭暈、心跳加劇、哆嗦等。研究表明,恐懼心理是人或者高等動物經常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當人或者高等動物的生命和肉體處於危險之時,或者預感到某種危險來臨時,生存的本能會促使其全身迅速分泌一種神奇的激素,它左右著人或者高等動物的意識和思維,讓其不去接近危險事物,避開危險處境,進行自我保護。從某種意義上講,恐懼心理也是對個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如果沒有超越一定的度,就不會成為心理疾病。但如果恐懼刺激物的刺激性超過了一定的強度,當事者又不能承受時,就會引發當事者的恐懼心理。一般地講,恐懼心理者中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兒童的發病率高於青少年,青少年的發病率高於老年人。一次發病時,引起發病的事物可能成為再次發病時恐懼的對象。恐懼心理者的發病一般比較急促,可在某種突發性的情況和事件的刺激下,伴隨著刺激性情況和突發事件而同時產生。引起恐懼的刺激性情況和事件,常常是不近情理或超出常規的,而患者也明知這樣的情況不足以引起恐懼,但往往不能自控,常可達到驚慌的程度。根據人的有關否定事實的心理防護機製,有些人以外表掩飾自己內心的懼怕,主動地麵對和征服他所懼怕的對象。但多數人會因懼怕而被動受懼的,甚至會因為恐懼而放棄某項活動和對某項事業的追求。在戰場上,當戰士用槍口指著敵人的腦袋時,敵人會因恐懼死亡而乖乖地舉起雙手投降,放棄抵抗,這是為了保護自己性命的一種舉動。在解放戰爭時,我東北野戰軍首戰取得了遼沈戰役的勝利,消滅國民黨軍隊萬人。整個東北的敵軍元氣大傷,如驚弓之鳥。國民黨軍隊與東北野戰軍對壘,就極度緊張、恐懼、怯戰,甚至變得神經質起來,有的部隊竟聞風喪膽,望風而逃。
恐懼能造成人們的嚴重心理負擔,使之陷人緊張失常狀態,認識範圍變得狹窄,理智分析問題的能力受到限製,並降低人的感覺能力、知覺能力,使人精神過敏、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從而產生草木皆兵之感。有關資料介紹,年日俄戰爭期間,一天黃昏,薄暮微光,幾個俄國兵走出旅部,到附近稻田去換班。看見黑暗中一個陰影,便跳起大叫:“日本兵來了!”大家一聽,全都驚惶失措,一個訓練有素的俄國步兵旅頓時人仰馬翻。這些都是由於恐懼造成的感覺和知覺能力降低、精神過敏、認識理智受到限製的結果。
除了心理上的一係列反應外,恐懼還能抑製有機體的積極活動狀態,帶來一係列的生理和行為變化,使其表現出麵色蒼白、心跳第一舉起膽識的盾牌?加快、呼吸急迫,甚至全身僵直、顫抖、四肢癱軟無力、內分泌失調等一係列症狀。研究表明,不僅人類具有恐懼心理,多數高等動物對恐懼也會非常敏感,它們也會在特定情況和事件中產生恐懼心理。就以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狗來說,狗的恐懼心理也是很典型的。一些家犬擺出威嚇的姿勢,或者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攻擊人,很多時候是恐懼心理的促動。它可能害怕陌生人的行為對它構成危害性。有些人見了狗就打打踢踢,使狗的心理上對人蒙上一層陰影,本能地要保護自己。生活中常常見到這種情況,就是你家裏養的狗,如果遇到陌生人本來想伸手摸摸它,但又有戒心,瑟瑟縮縮,狗兒不明對方的用意,於是人一伸手過去時,便可能被它本能地咬了。我們應先清楚狗的心理與本能。有些狗可能自幼生長在一個沒有小孩子的家庭環境,不習慣小朋友,所以對他們有些害怕;尤其是那些不夠斯文的小孩子,動作突然,又較吵鬧,行為與狗日常接觸的大人不同;有些人頑皮地拉耳扯毛,使狗驚懼。有些青少年又故意虐待狗,更使它怕上加怕,以至在怕的時候攻擊他人。在這種自幼生長在一個沒有小孩子的家庭環境裏長大的狗,往往見人就不習慣,所以會在恐懼心理作用下咬人。
二、精神一旦崩潰,整個人恐懼心理的表現
恐懼心理的異常表現比較複雜。引起恐懼的不同的刺激物會引發不同的心理表現。從一般的意義上來看,恐懼心理具有如下表現。
(一)懼怕
懼怕是恐懼心理最基本的表現之一。人由於懼怕某些事物對其的傷害,因而會產生怕見、怕看、怕摸、怕動、怕近等心理表現。在現代戰爭中,各國都在研究運用恐懼心理戰,來先擊敗對方的心理防線。比如,在英阿馬島戰爭之中,英軍就利用其強大的宣傳攻勢及心理戰手段,造成了阿軍的巨大恐懼,為攻占馬島創造了條件。英軍登陸後,雖然沒有遇到阿軍的激烈抵抗,但還是組織了強大的火力,其目的就是造成阿軍的恐懼心理。英軍在包圍阿根廷港後,部署了大量的火力,其戰艦上的大口徑火炮,以每分鍾發的射速進行打擊,戰鬥機不斷投下重磅的炸彈。那衝天的火光,震天動地的炸彈,給阿軍以很大的精神壓力。同時英軍還利用當地的電台、報紙大肆宣傳英國尼泊爾籍士兵是多麼凶狠,還發表他們手持廓爾喀彎刀的照片,以加劇阿軍的恐懼感,從而造成阿軍的極大恐懼,戰鬥中有許多阿軍聞風而遁,英軍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