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部分(1 / 1)

第二十九部分

月食和日食一樣,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以前人們總以為月食是一隻天狗在吃月亮,因此,古人每逢月食就拿鐵東西出來敲敲打打,趕走天狗。其實,月食是因為月球轉到了地球本影、地球半影或兩者之間,影子擋住了太陽的光線,使得太陽的光線無法被月球成功反射,才產生的。下麵是我們對一次月食的記錄——

時間:2004年5月4日8∶00~2004年5月5日6∶10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新樓樓頂

觀月食過程:

15月4日8∶00~5月5日2∶40

這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忙活著,一刻也沒有停下。“月餅”依舊是那麼圓。

25月5日2∶46

“月食開始了!”朱老師高興地喊道。大家頓時興奮起來,霎時,幾架望遠鏡和十幾隻眼睛一起對準了月亮。唉,可惜我們一無所獲,離真正的月食還差遠著呢!

35月5日2∶48

“Look!”一個聲音劃破了夜空的寧靜。“‘天狗’來了,它……”大家一看,“月餅”被咬了一小口。“繼續觀測。”朱老師說道。

45月5日2∶49~3∶48

“月餅”越來越少。“天狗”越吃越上癮。看來,精彩的月全食離我們不遠了……

55月5日3∶52

“哇,全食了!”大家興奮地叫起來。全食時,整個月亮呈現出淡紅色,好漂亮,好有趣!

65月5日5∶08

“天狗”因為吃得太飽,“月餅”太大,一下子嘔了,月亮又重見天日了……

75月5日5∶09~6∶08

“月餅”不斷地複圓,隻可惜觀測不到了。因為太陽已經升得老高。會使用“燈語”的螢火蟲

夏天的黃昏,人們常常可以看到螢火蟲三三兩兩在樹叢中、小河邊飛來飛去,時隱時現。那綠色的幽光,忽上忽下,忽快忽慢,閃爍飄動,仿佛天上掉下來的星星。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動物學家發現這種昆蟲的尾部有個發光器,裏麵有一種叫熒光素的物質。它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經過氧化後,便發出熒光。熒光的顏色也不一樣,有淡綠色、淡黃色,也有橘紅色。進入發光器的氧氣多少,會使發出的幽光亮度不一。

螢火蟲黑夜發光,白天是不是也發光呢?我為此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黑暗裏,螢火蟲發出了光亮,這時用手電筒非常細的一束光線照射在螢火蟲的眼睛上,刹那間,螢火蟲的小“燈”熄滅了。可見,螢火蟲在白天是不發光的。

螢火蟲為什麼要發光呢?實際上,這是它們在進行“對話”。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動物學家德埃發現,同一種雄螢和雌螢之間,能用閃光互相聯絡。有一種雌螢會按很精確的時間間隔,發出“亮—滅—亮—滅”的信號,這是告訴雄螢“我在這裏”。雄螢得知這個信號後,就會用“亮—滅”的閃光回答:“我來了!”並向雌螢飛去。它們用這種“閃光語言”繼續保持聯係,直到雌雄相會。

在掌握了螢火蟲的這種通訊方式以後,有的科學家開始用電子計算機模仿螢火蟲的應答反應,來與這種昆蟲“通話”。一旦獲得成功,人們就可以指揮螢火蟲的行動了。奇妙的黃瓜種子

黃瓜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每次到爺爺家吃飯總是少不了黃瓜。

由於對黃瓜特別喜愛,我特地叫爺爺幫我取一些黃瓜種子,自己學著種黃瓜。我先在花盆裏裝上泥土,放上種子。每天放學回家,都給它們澆點水。一個星期過去了,還不見種子發芽。於是,我就去請教爺爺,爺爺告訴我,黃瓜的種子要清洗後才能發芽。

我將信將疑,馬上找來兩個花盆,標上號碼,裝上泥土,在1號花盆放入沒洗過的種子,2號花盆放入清洗後的種子,分別撒上一層細泥,把它們放在陽台上,每天給它們澆上同樣多的水。到了第四天下午放學,當我去看心愛的種子時,發現2號花盆上的細土有一點點凸起,1號花盆一點動靜也沒有。第五天,我早早來到陽台,發現2號花盆凸起細泥的地方,鑽出一個個白嫩嫩的小芽,芽頭上還夾著外殼,但1號花盆還是沉睡在夢中。第六天,2號花盆芽頭上的外殼脫落了,長出了兩片淺綠色的子葉,可1號花盆還是原封不動。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為了知道答案,我幾乎翻遍了家裏所有的書,最後終於在《少年兒童知識大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黃瓜的汁液中含有某些對生長起抑製作用的植物堿、有機酸等,它們有抑製種子發芽的作用。如果播種前不清洗黃瓜種子,即使播種後黃瓜也很難發芽。

植物的種子還有這麼奇妙的科學知識。這次親自實踐讓我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又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更激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