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12月25日,聖誕節。
一片壓抑的,沉重的灰色天空之下,放眼望去,依舊有硝煙四起。與灰色天空相輝映的,是大片大片暗紅。
那是成堆成堆曝露在曠野中,曾經鮮活生命流失而彙聚在一起的血色。
他們,並不完整,也許隻有上半身,也許沒了腦袋,亦或許,隻是一支殘破的腿。
在這讓人毛骨悚然的屍體山前,站著一個約12歲的小女孩。
小女孩頭發淩亂,臉上的塵土已經掩蓋住原本的膚色,身上的衣服如漿洗過,黑裏帶著紅。那是血液反複浸染後的結果。這件衣服,曾沾染了她父母的鮮血,但更多的是來自她懷裏的人。那是她的妹妹,一個比她小5歲的女孩子。此刻早已是一具無生氣的,等待著發臭腐爛,成為野獸腹中之物的肉。
小女孩就這麼木然的抱著妹妹,罕見的碧綠色眼睛通過鏡頭,直直看著後祖。
恐懼,絕望,麻木。隻要想到的最糟糕的詞語,恐怕都是小女孩此時的心境。
後祖走近她,將她送到了兒童救濟站。
小女孩叫坦娜達,是馬敘國一個極其普通家庭的孩子。
平安夜前一天,坦娜達的父母決定帶著她,她的姐姐和妹妹去投奔在蘭緹卡生活的姑媽。那裏沒有戰亂,經濟發達,與馬敘隔海相望,即使做最辛苦的工作,也比目前的的狀態更能讓人看到希望。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居然在路上碰見了窮凶極惡的武裝分子。盡管坦娜達的父親避免危險區域,盡管他一路狂奔,終究還是碰上了。
當時對方要求停車檢查,可坦娜達的父親卻一腳油門踩到底,試圖強行突破。因為他知道,留下來的結果更加恐怖和痛苦。與其摧殘羞辱,不如放手一搏。結果可想而知,武裝分子的一陣掃射,讓他們反而遠離了這人間煉獄。
被姐姐壓在身下的坦娜達幸運躲過一劫,她知道發生了什麼,可並未因此做過多停留和傷心害怕。
坦娜達找到那個平時乖巧懂事,聽話體貼的妹妹的屍體後,立馬離開了。
漫無目的的坦娜達獨自走了好久,穿過了黑夜,迎來了晨曦。
直到實在走不動了,她才停下來,可依舊緊緊抱著妹妹,這個她最愛的親人。她沒有意識到,她又走到了另一處地獄。
接著,小女孩就和後祖相遇在此。
後祖是一名畢業不久,剛被派遣到馬敘的華國記者。
他當時就被亂葬崗震驚了。對於從小生活在和平國度的人來說,戰Z,殺戮,亂葬崗,僅僅是出現在書籍裏的名詞而已。當你真正麵臨它,感受它時,你才會知道,這些名詞背後是多麼的沉重。
後祖未多想,抓拍下後就放到了網站上,想提醒人們,知足常樂,珍惜生活,善待他人。
他現在一定完全沒想到這張照片會在網上瘋狂轉載,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因為,他沒時間知道。
此刻的後祖,被困在一棟炸毀的廢樓裏。不是不想離開,是他離開不了。
後祖本來應該在聯合媒體大樓,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同行們往聖誕樹上掛禮物。可快到中午的時候,兒童救濟站的工作人員簡妮打電話來,說坦娜達情緒十分不穩定,直嚷嚷著要見後祖。
簡妮說,剛開始,以為她是正常的災難後遺症,就按照一貫的安撫手法,讓她平靜下來。可沒想到,穩定的情緒沒持續多久,坦娜達再一次崩潰。她帶著強烈的戒備心,不準任何人靠近,手裏還拿著一把不知道從哪裏順來的小刀作為要挾工具。坦娜達哭鬧了一夜,工作人員簡妮見情況實在不好,便給後祖打了電話,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