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器晚成(1 / 2)

盛器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盛器是他孩時母親取得的名字,也不知那時母親從哪裏聽來的大器晚成,所以給他取了個盛大器的名字,也是因為這個名字他才從無數的學子中被他的老師挑中,而後改名做盛器。也許是被母親祝福了,他還真就有那麼一種大器晚成的脾氣。在別的學子努力表現自己的時候,他在默默的學習知識;在別的學子鮮花怒馬的時候,他還在默默用功學習;在別的學子遊曆論道的時候,他還是默默學習,在百家爭鳴所有人都不安分的時候他還是在學習,在撕開臉麵問題開始死戰的時候他才一鳴驚人!徹底奠定了國教書院的地位!之後盛器沒有刻意收徒,他隻是不起眼的在學院裏生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睡眠越來越少,或者說也有隨著修為的增長越來越不需要睡眠。

他現在會在清晨起來,在學院裏四處轉轉,風雨不誤。在他看來這種行為似乎有種百獸之王巡視領地的感覺,但是看著書院一點一點的變化,一草一木,一撥撥學子成長這種感覺無疑是充實的,所以這一行為他無論如何也是停不下來的,至於被那幾個老家夥笑話,笑話就笑話唄,能少塊肉是怎地?

這麼多年來,盛器也是有些遺憾的,他是書院裏唯一沒有弟子傳人的。但是他一直堅信這事兒還是得看緣分,雖然緣分這東西是佛門的說法,但是他還是要這麼說,因為他的老師當初就是這麼說的。

書院有很多學生,他們都是不錯的孩子,都很優秀,但是都不合盛器的脾性。無他,沒有一個學生願意留意一下腳下的青草!這些孩子都有遠大的目標,他們都走得很快,快到好像停一下就要被什麼攆上了似的。沒有人願意沉下心來做學問!所有的孩子恨不得走出書院就能一展抱負。在他看來沒有早成的大器,或者換句話說,大器就應該晚成!不是晚成的大器算不得大器,為什麼?沒有經過應有的程序,如何麵對世間萬象?道家講究圓融無礙,大道金丹,丹者圓也,金性不朽!這是一種心境,若是不經曆足夠的打磨,如何把金丹磨圓?佛門說八風出不動,可是沒有被足夠的風雨吹打過,如何說八風吹不動?儒家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泰山崩!會是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自古以來,皇帝封禪於泰山,所以泰山又暗指國家社稷,這裏的泰山崩未必沒有國家遭逢大變的意思,儒家講究入世,在這時候一個儒生就須有大勇氣去為了國家社稷獻上一份力,而不是明哲保身。沒有經曆過這些的就敢說自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所以盛器很是惆悵,不客氣的說,在書院這幾年,他還沒有能發現一個能成長到他們這一輩人的高度的學子。態度決定一切,不用看天資,一個人的脾性近乎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

這兩天嶽泰這老貨竟然打了個招呼,讓一個孩子自由進出藏書閣閱覽典籍,藏書閣的典籍有的是前人的筆錄,有的是經世之典,有的是修煉之法,不乏一些高深的武學經典,流露到江湖上必會引起一場腥風血雨,所以嶽泰竟然讓一個小孩自由出入藏書閣,這讓盛器還是暗暗留意的。這個小孩還是很有意思的,每天早早的來,也不四處轉轉看看,鼻涕一把淚一把,嗬欠連天,還不情願的走進藏書閣,偶爾精神的時候就在藏書閣外麵多呼吸幾口清涼帶著青草香氣的空氣,就一副滿足的樣子走進藏書閣。所看之書,也都是隨意翻閱,大多都是前輩的隨筆,記錄的一些趣聞,對經典興趣缺缺沒看過幾本,對武學秘技竟然也是隨便看看,有意思的就看看,不感興趣的就隨便翻翻,好像不知道這些武學的價值似的,好像他不會真的不知道吧?老盛器有時會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