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部分(3 / 3)

③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幹細胞數。這點不難理解,既然作為種子細胞,就要到適合於它的新的“土壤”環境中去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就不會是一帆風順,其過程會有損失,沒有一定數量是不行的。這些主要是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它帶給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機會,同時又受屏障和條件的限製而埋伏著風險,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靜脈栓塞等並發症。但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不完善的逐漸完善,沒認識到的逐漸被認識,經驗越來越豐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獲得健康。

8.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是否會有排斥反應:有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器官移植,不過它不是大的組織,大的器官,也是人體的細胞,人體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個認自己,排別人的東西,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裏麵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的排斥出去。機體有兩個屏障:一個是個體發育屏障,一個是免疫屏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樣性,人和人不同。具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同卵雙胎外,其他的都存在著差別,隻不過差別有大有小而已。現在已經知道胎兒發育到3個月以後,胎肝便有造血幹細胞,胎兒開始自己造血。但這種造血功能還很不完善,各種細胞成分的比例還很不穩定,紅細胞係統造血比較旺盛,免疫功能細胞不夠完善,抗體數量不足,這時如果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別人,則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對於受者而言此即個體發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就可因性別、內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內在差別而影響植入,這即謂之免疫屏障。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過程,這樣我們就要在移植造血幹細胞之後,大夫要密切觀察排斥的現象,根據排斥現象,要用一些藥物來進行預防它的排斥。如果說人體本身的一個功能,應該要有,但是由於我們嚴密的進行分型和配型,我們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況也不一定特別嚴重,我們也要預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藥物。所以采集以後,主要兩大問題,一個是排斥問題,一個是抗感染的問題。

9.造血幹細胞的捐獻和配型過程:首先從捐獻者抽取的5毫升左右的血液送往血液中心細胞實驗室進行分子學檢測,得到捐獻者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數據,存入資料庫。然後由各大醫院提交申請單,並附有病人的人體白細胞抗原(HLA)的檢測數據。管理中心再將捐獻者的HLA和病人的HLA在電腦中進行配型檢測,如果有相符的就將進入實質捐獻階段。

10.骨髓移植改變了什麼: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骨髓移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人的骨髓出現問題,失去造血功能,就可能不得不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的身體方麵會發生什麼變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有人提出:進行骨髓移植後,兩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的相貌越長越像。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患者的性格會發生變化。這種說法有科學性嗎?骨髓移植到底改變了什麼?專家認為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經大劑量放化療或其他免疫抑製預處理,清除受體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常克隆細胞,阻斷發病機製,然後把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使受體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身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根據現有的已經被普遍接受的研究資料,接受骨髓移植者,最常見的改變是血型,移植後患者的紅細胞血型變為供者紅細胞血型。比如供者是A型,移植後不論移植前患者血型為何型,均變為A型。內分泌係統也會改變:由於移植前預處理為大劑量照射和化療,這種治療對身體器官有很大的損傷。移植後很多器官組織短期內得到恢複,但是性激素分泌變化顯著。男性患者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但其性功能(性生活)不受影響。女性患者常常出現閉經。另外,由於移植後的免疫反應,部分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皮膚色素沉著。人的一生很多關鍵的生長發育是在胎兒期間完成的,一個器官的形成需要非常複雜的發育過程。因此,單純通過骨髓移植改變人的性別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相貌上也許有“越來越像”的可能。因為傳統觀念認為,不同組織種類的幹細胞是“世襲終身製”,不可逆轉,然而在1999年,美國科學家首先證明人體幹細胞具有“橫向分化”的功能,比如造血幹細胞可能轉化為肌肉細胞、神經細胞、成骨細胞等等,反之亦然。因而相貌的“移植”恐怕不僅僅是猜測或者空想。不過專家表示,關於國內的骨髓移植,可能這些話題都還不應該是“主角”,盡快解決國內骨髓庫捐獻者資料稀缺的問題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腎移植

腎移植是把一個健康的腎髒植入病人右下腹的髂窩內。因為右側髂窩的血管較淺,手術時容易與新腎髒血管接駁。一般多選擇髂內動脈進行吻合,如果右髂內動脈管腔內出現動脈硬化、管腔狹小,術後恐血流量不足,亦可以與病人髂外動脈作吻合,血管吻合後,放開全部阻斷血管的血管鉗,待新的腎髒供血良好,便逐層縫合腹壁,完成手術。腎移植並非新腎與舊腎的交換。

腎移植前是否一定要把病腎切除呢?目前的腎移植手術僅需完成健康腎植入腹腔的程序,已不主張移植前先作雙腎切除了,除非十分必要。

所謂必要,即是指原有的腎髒病繼續存在,會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或使疾病進一步擴散。例如嚴重的腎結核,腎髒本身的功能已失去,結核病灶的存在,還會向各處擴散;又如多發性鑄型結石的存在,伴發頑固的細菌感染,容易引發敗血症、腎盂積膿、腎周膿瘍等危及生命的並發症;此外,還有腎髒腫瘤、巨大的多囊腎、大量的血尿等情況,也考慮先作腎切除,複原後再做腎移植,並非兩種手術同時進行。除了上述疾病,均不主張處理原來的腎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