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
低溫醫學
現代低溫醫學是由低溫製冷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而逐漸產生的一門邊緣性科學。低溫治療方法簡便,設備簡單,成本低,療效好,因而受到患者的普遍歡迎,並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發展。
低溫醫學分成低溫外科和低溫保存兩部分。在低溫外科學中,醫生可以將-20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試劑噴灑在病人和病變部位,使病變組織在超低溫的冷凍下死亡。在皮膚科疾病中,瘤子,黑痣,雀斑等常見的疾病,可以利用低溫冷凍的方法進行治療,既簡單方便,又不會留疤痕,病人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因此深受患者歡迎。
西方最早的低溫冷凍治療實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對此有過記載和描述。
低溫醫療經曆了漫長的發展階段。19世紀末,法國醫生曾在戰場上將傷員的肢體埋在冰雪裏,待局部失去知覺後再進行截肢手術。這是當時的低溫醫療手術。20世紀初,由於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濃氧,濃氮等製冷物質,並逐漸應用於醫療。
從7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用冷凍技術治療外科,皮膚科,泌尿科,婦科,耳鼻喉科等科的良性腫瘤,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在已發展到用以治療惡性鱗狀上皮細胞癌。除了治療淺表層的皮膚病和腫瘤外,低溫外科又向體內深部發展,用以治療早期肺癌,肝癌,胃癌,直腸癌等。
低溫醫學作為新興學科,盡管已有很大發展,但在冷凍的關鍵技術—冷凍速度和不同組織冷凍方式上還有待提高。現代低溫冷凍技術在生物體的組織水平(如某些器官)上較為成功,但在細胞水平上還有待探索改進。
骨髓移植
什麼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鬆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人出生時,全身骨髓腔內充滿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隻有扁平骨鬆質骨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複造血的能力。
骨髓有什麼作用
人體內的血液成分處於一種不斷的新陳代謝中,老的細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細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對於維持機體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移植
器官移植的一種,將正常骨髓由靜脈輸入患者體內,以取代病變骨髓的治療方法。用以治療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係統惡性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腫瘤。用此療法均可提高療效,改善預後,得到長生存期乃至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