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妙聯趣事二
雞足山祝聖寺聯
祝聖寺,在賓川縣城西北的雞足山上,山上鬆柏茂密,寺廟星羅棋布。祝聖寺為清代建築。有楹聯若幹:
退後一步想;
能有幾回來。
伶俐漢,莫教世間瞞過;
大丈夫,須從苦海超生。
迦葉欲傳衣,一盞慧燈照金頂;
大士常祝聖,留顆牟尼鎮石鍾。
蘭州市郊白塔寺聯
蘭州市鎮遠橋之北,白塔山下的白塔公園內,有始造於元,重建於明景泰年間的白塔寺。寺內有三教道統祠、水簾觀音洞、文昌宮、老祖殿、羅漢殿、玉皇閣、三官殿等建築。擅一方之盛,多有名聯。
劉爾炘聯:
佛老識天倪,不受五行束縛;
聖賢重人事,能開萬世太平。
長齡聯:
隨處現身,芙蓉麵上春風拂;
尋聲覓苦,楊柳枝頭甘露流。
五泉山人聯:
睜眼看凡人,為消除怪雨盲風,撥開雲霧;
叩頭求上帝,快吩咐恒星列宿,整頓乾坤。
另有無名氏聯:
剪一片白雲補衲;
邀半輪明月看經。
陰那山祥光寺楹聯
閩粵交界處的陰那山上有祥光寺。有邱仙根所撰之聯:
此山介閩粵之交,自成丘壑,任仙人灶冷,帝子岩寒,群峰拱揖尚依然,看殘世界空華,萬柄青蓮,九品台高開寶座;
我佛以慈悲為本,何惜津梁,仗西竺經遺,南宗缽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庵黃葉,三生石古證情禪。
漢口桃花夫人廟聯
桃花夫人廟在漢口桃花洞上。桃花夫人即春秋時息國國君息侯的夫人。廟內有聯為:
列女傳從劉向定;
夫人心隻息侯知。
另有一聯:
息宋興亡隨逝水;
死生恩怨問桃花。
西楚項王廟兩名聯
西楚項王(項羽)的廟前,有這樣兩副對聯評價了他的得失,第一聯是:
八千子弟隨流水;
百二河山委大風。
此聯站在肯定、同情的立場慨歎項羽的失敗。一個“委”字表達了無限惋惜之情。
又一聯是:
辜負重瞳,老範老韓皆不識;
空生兩膂,學書學劍兩無功。
相傳項羽有兩個瞳人和幾倍於人的體力。此聯抓住他這特點評價他的失敗。全聯反映了作者對他的否定態度。
浙江紹興虞姬廟聯
浙江紹興上虞,是古越國轄地。春秋戰國以來,吳越名人輩出,傳說故事甚多。這裏的虞姬廟聯,就是根據這些人物傳說寄予褒貶的:
今尚祀虞,東漢已無高後廟;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範家船。
虞姬對項羽堅貞不渝,以死殉情。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後,她做盡壞事不得人心。
越女西施,她做了吳王夫差的老婆,後來又坐上範蠡的船同他泛遊五湖四海。
聯語借以襯托推崇虞姬。
山西韓侯廟對聯
在山西介休縣有一座“韓侯廟”,廟內有清代鹹豐年間舉子楊傳第(字聽廬)撰寫的一副對聯:
西望關中,百戰十年空鳥兔;
北臨綿上,千秋一例感龍蛇。
上聯概述韓信一生之事跡。韓信自從關中拜將之後,就為劉邦奪取天下而東征西討,身經多次戰鬥,至楚亡漢建後,被封為“淮陰侯”。從公元前206年韓信拜將,至公元前195年被殺,約9年餘,即“百戰十年”之謂。韓信在被斬時,曾歎曰:“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便是“空鳥兔”之注腳。
下聯,用春秋時功成身退的“介之推”自己燒死於綿山上之故事與韓信的遭遇作比擬。介之推,為晉文公患難之臣,隨文公出逃19年,曾割股獻食給文公。介之推與老母隱居於綿山。文公乃燒山欲逼其出,而介之推仍不出,終被燒死,是為後世高風亮節之典範。綿山在介休縣韓侯廟之北,古稱綿上。全聯感情深沉。上聯用“賦”的手法詠業績,下聯以“比”的方式發感歎。對仗工整,扣人心弦。
陝西蘇武廟楹聯
在陝西省西安市的蘇武廟內,有這樣一副對聯:
三千裏持節孤臣,雪窖冰天,半世歸來贏屬國;
十九年托身異域,韋鞲毳幕,凡人到此悔封侯。
蘇武(?—前60年),西漢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字子卿。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當做人質扣留。匈奴貴族多方威脅誘降,又把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但他始終堅貞不屈。經過了19個春秋,忍受了無數的痛苦煎熬,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他才回到了長安。
此聯對蘇武忠於祖國,不辱使命,威武不屈的操守和氣節,表達了由衷的欽敬之情,讀後令人深受感動。
桂林伏波廟聯
在桂林市東伏波門外漓江邊的伏波山上。祀漢代伏波將軍馬援。馬援在南征入侵的胥徒國時,曾駐師桂林,與敵使談判於山下,試劍劈石,嚇退敵軍。山因此得名“伏波山”。廟內有餘應鬆所撰楹聯:
銅柱鎮鳶飛,顧盼生風,意氣真能吞浪泊;
金門留馬式,男兒報國,姓名何必與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