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楚留香掛帥出征(1 / 3)

1阿祥山中被劫

楚留香、玉虎換過衣服去了皇宮,太監把他們引導議事廳,廳內正有幾個軍事大臣和皇上議事,見他倆來到都很高興,因他倆剛剛立過大功,很受皇上重視,大家都有數,他們給皇上行過禮,皇上給他們賜坐,有位大臣道:“我國邊境的百姓,多次受外侵騷擾,無法安居,紛紛內遷,我國使臣多次同他們協商無效,有幾次提出抗議他們不聽,我們得到密報,他們已密謀入侵中原。”

皇上道:“講的詳細些。”

那位大臣道:“是皇上,經多方證明,敵人要入侵中原,而且已製定了入侵時間和計劃,請各位獻計獻策,如何反侵,”他看看大家,又講了許多關於邊關的戰勢,並指出我方的弱勢,如我方的地理位置易攻難守,敵方易守難攻,我們的士兵遠途跋涉,不適應那裏的氣候,而敵兵卻從小生活在那裏,早已適應那裏的氣候,等等一係列的不足點,楚留香、玉虎都在用心聽著大家的議論,無非就是兩個字議和,楚留香看著這些大臣,心裏有說不出的反感,但不能表現出來,玉虎和楚留香想的差不多,他們都覺得隻有打敗敵人,才能徹底的征服敵人,可皇上不發話,他們不敢也不能表態,皇上見他們一言不發,道:“楚帥,玉虎將軍,你們有何高見?”

楚留香道:“我聽皇上的,皇上願打就打,皇上願和就和,殺傷力越小越好,歸根結底一個目的,讓敵人退兵。”

皇上高興道:“玉將軍有何想法?”

玉虎道:“我和楚帥的想法一致,就怕敵人的野心太大,如果他們的野心是想吞吃中原,即使和了,也是臨時的,不久還會起爭端。”

皇上更高興道:“還有誰發表意見?”

玉虎的最後一句話,說到了要害處,皇上看看楚留香,楚留香點點頭道:“皇上,這才是這次的主要議題,如果敵人的野心是吞吃整個中原,我們再讓也沒用,隻有征服他們,才能徹底的擊破他們的狼子野心。”

皇上點頭道:“那就徹底的打敗他們,各位愛卿,看看誰能出征掛帥?”

一位大臣道:“啟稟皇上,這次出征一定要得勝,如果打不勝不如議和,如果這一仗打敗了,會助長敵人的氣焰,會讓其他的周邊國覺得中原是屬軟柿子的,所以,這次出征派誰都不如派眼前的二位將軍合適,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他們確實有能力,二是他們剛剛凱旋歸來,軍心高漲,士兵打起來勇猛。“

皇上心中早就定好了這次出征的人選,隻是他不願先說出,因為,從大臣口中說出,後援的工作才好做,看看眾臣道:“其他愛卿還有什麼提議嗎?”

另一軍政大臣道:“隻要做好後援工作就好,我讚成二位將軍出征掛帥。”

皇上高興道:“楚留香,白玉虎聽命。”

他們走到殿前跪下道:“請皇上下旨,臣願意領命,討伐外侵。”

皇上道:“準命,封楚留香為征討總帥,白玉虎為金虎玉將軍,阿祥為征討金將軍,命你們三人率十萬兵馬前往邊境,討伐外侵。”

“是皇上,臣接旨。”楚留香玉虎接旨後,楚留香道:“皇上,臣要給皇上要生殺大權,並準許臣立下軍規。”

皇上道:“準命,賜尚方寶劍,如朕親臨,還有什麼盡管道來。”

楚留香道:“皇上,從我帶兵那天起,任何官兵都得執行我的軍令,任何官兵違反軍令著殺,臨陣逃脫者殺,泄露軍機者殺,亂殺無辜者殺,**民女者殺,騷擾百姓者殺,故意踏壞良田者殺,貪汙軍餉者殺,浪費糧食者殺,等我擬好後再請皇上過目。

皇上高興道:“準命,”又哈哈笑道:“把十萬大軍交給你我放心了。”

楚留香道:“皇上,我隻要五萬精兵,如不夠,我再向皇上請援。”

皇上更高興了,少用五萬兵馬,能給朝廷減少許多經費,命人拿來一張地圖道:“這是邊關的地圖,你們回去研究一下,給我拿出個作戰方案來,我再給你們推薦一個人,也許對你們的作戰有幫助,他參加過上次的反擊戰,熟悉當地的地勢,有許多的學生留在那裏的兵營裏,有一定的號召力。”

楚留香道:“皇上,您說的這個人,不會是多情先生吧。”

皇上道:“你們認識?”

楚留香道:“我和他全家都是好朋友。”

皇上道:“那就更好了,也許今晚他就到,你們在一起研究研究,還有阿祥將軍,你們通知他了嗎?”

玉虎道:“我來之前,用信鴿給他傳信了,回去後再派個人給他去送信。”

楚留香道:“皇上,如沒其他事,我們先告辭了。”

他倆在回家的路上議論,不知阿祥他收到信息沒有,剛剛進家門,看到阿祥的回應信鴿,玉虎從信鴿上取下信道:“叔,我師父收到信息了,正在趕往這邊的路上。”

楚留香滿臉的喜悅,因他好久沒見到阿祥了,心中的思念一下湧上心頭,隻是臉上沒有表現出來,玉虎隨看不到,但從情理上能體會到的,道:“叔,師傅沒什麼變化,他一向身體很好,楚雲降雨也大了,經營方麵都是他兩奔波,我和師傅清閑多了,降雨多在南郡府,楚雲多在北平,小皇子和二位小王子同他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習武,他倆的武功有進步了,在某些地方,把義父的武功發揚光大了,劍術、武功、琴棋書畫都在我之上,隻是功力上比我差一點,等他們來了您考考他們。”

“不用考,道兄的武功沒說的,隻要他們認真練功就行,我就怕他們生活太優越了,不能堅持苦練武功,我們練武之人都明白,招式好練,功力難成。”

阿祥看到火焰信息後,交代完店裏的事就出發了,店裏的許多經營方麵的事,早就交給楚雲降雨他們做了,因為他發現,他的弟兄們都老了,他和玉虎都是半個仙身,經得起歲月的流逝,弟兄們都是凡人之軀,他們隨是練武之人身體好,還是免不了白發上頭,體質下降,因年輕時經曆了太多的蹉跎歲月,現在都一一的表現出來,所以,許多事情他都交給年輕一輩幹了,沒事時常和他們書畫聊天,遇到大事時他們還的出馬。他現在正走在一條山間的小道上,看到前麵有一群頭帶紅頭巾,腰紮紅腰帶的人,把一條山間小道堵得嚴嚴實實的,好像發生了什麼事,他隻好下馬過去道:“出什麼事了?”

一個人道:“新郎官犯病了。”

阿祥道:“你們都閃開,我來給他看看,”剛蹲下把脈,就被人點了穴道,知道被人算計了,隻好認命,那些人把他身上搜了個遍,拿走了他的包袱,把他扔在大石後麵,才知還有兩個人躺在那裏,都被點了穴道,他默默地衝開穴道,發現這人的點穴功夫很好,又為那兩人解開穴道,那兩人小聲道:“多謝,我們遇上響馬了,他們都會武功,我是第一個被劫的。”

阿祥道:“你可知他們是哪個山寨的?”

那人搖頭道:“好像新成立的一批人。”

另一個道:“我還有急事,這如何是好?”

阿祥道:“不用急,先活動一下筋骨,我會救你們的,過會兒你們倆偷偷溜走,我來對付他們。”

第一個道:“多謝了,不知俠士在哪裏發財?以後也好有個報答。”

阿祥道:“不客氣,同為難友應該的,先逃出去再說。”

忽聽一人道:“老大,我們收工吧,天快黑了,夜間野獸挺多的。”

另一人道:“那幾個人怎麼辦?”

老大道:“解開他們的學道,把馬給他們,讓他們走。”

又一人道:“老大,這馬也能賣兩個錢。”

老大道:“聽話,我們再難也不能拿人命交換,不給他們馬,這深山野嶺的,讓他們如何走出去?他們如被野獸吃了或凍死了,我們和殺人凶手沒什麼兩樣。”

一個女人道:“他們報官怎麼辦?”

老大道:“放心,即使他們報了官,也找不到我們,官府會為了他們搜山嗎?再說,我們臉上也沒寫著我們是強盜呀,你們不管怎麼不放心,就是不能傷一條人命,他們被搶劫已經夠到黴的了。”

另一個女聲道:“老大說的對,我們是不得已這樣做,千萬不要手上沾血,這樣吧,問問他們家庭住址,等我們有條件了再還給他們。”

老大道:“這個以後再說,老二,先把他們的穴道解開,小五把馬給他們留下,我們走。”

一個人向大石後麵走來,剛想伸手解穴,被阿祥點了穴道,阿祥迅速又點了他的啞穴,一使眼色,那兩人走遠後,阿祥這才朝那夥人走去道:“你們是什麼人?為何做強盜?”

他們回頭一看,見是阿祥,老大道:“看來你有兩下子,你想怎麼樣?”

“我不想怎麼樣,隻想知道你們的真實身份,我沒有惡意,你們的談話我都聽見了,說出來也許我能幫你們點什麼,我叫阿祥。”

老大道:“阿祥你好,我們的事你幫不了。”

阿祥道:“我想請你們把錢袋留給我們。”

老大道:“你覺得可能嗎?”

阿祥道:“可能不可能都在你們一念之間,千萬別走錯了路。”

老大頓了頓道:“老三,把錢還給他們,”老三不情願的把錢還給阿祥,阿祥拿出兩張銀票道:“這是兩張銀票,你們拿去用吧,”他們也不理,阿祥隻好叫道:“朋友,我把兩張銀票放這兒了,要不要隨便,”拿了塊石頭壓上,走到馬邊上馬,隨手撿塊碎石,一甩手向老二打去,解了他的穴道,打馬而去,到路口,看到那逃出的兩人等他,停馬道:“你們看錢袋少了沒有?”

兩人打開錢袋一看高興的笑了,第一個被劫人道:“多謝了,要不是您,我們可慘了,到前麵我請客。”

第二個被劫人道:“是呀,不知如何感謝您,我們高攀交您這位朋友,到前麵客棧,我把我家的地址留給你們,希望你們有機會能到我家做客。”

阿祥點頭道:“好,隨你們。”

2多情叔女相認

多情仙子帶著他的學生們,馬不停蹄,為了多趕路,錯過了住宿的時間,好在沒被關在城外,走了幾家客棧都已客滿,來到一家大客站也客滿,掌櫃的見有一群孩子道:“請問,您可是多情先生?”多情點頭,掌櫃的又道:“請進吧,有位先生以為你們訂好了房間。”

多情高興道:“多謝掌櫃的,能告訴我此人是誰嗎?”

掌櫃道:“不好意思先生,他沒有說,隻說日後您自會知道。”

多情想想道:“掌櫃的,玉虎綢緞莊怎麼走?我是他的好朋友,等把孩子安頓好後,去他那裏打擾一宿。”

掌櫃的道:“他可不是小人物,是皇上親封的金虎玉將軍,還有一位楚大帥,也和他們住在一起,都是功臣。”

多情道:“請問怎麼走?”

掌櫃道:“還有幾條街呐,不如我派個人領您去,小二,等會兒領這位先生去玉虎綢緞莊一趟。”

小二跑過來,多情道:“多謝小二哥了,這麼晚了讓你受累。”

小二道:“不客氣先生。”

多請安排好孩子後,隨小二來到玉虎綢緞莊,小二道:“先生,這就是玉虎綢緞莊,還有個後院,好像裏麵有燈亮,我去看看。”小二敲門,一個人出來道:“你們找誰?”

多情抱拳道:“我是玉虎的朋友多情,是來拜見玉虎和楚先生的,打擾了,”掏出一點碎銀道:“小二哥辛苦了,請回吧,我那幾個孩子請你多關照。”

小二道:“放心吧先生,多謝。”

看門人出來道:“您就是多情先生?太好了,楚先生讓我們晚點睡,說可能多情先生來訪,快請進吧,”守門人把門插好道:“先生,請隨我來,楚先生和玉虎老板在等您。”

他們來到後院,隻聽楚留香和玉虎迎出門道:“多情先生可把你盼來了,請進屋說話。”

多請進屋,看到桌上的地圖道:“在研究地形?”

楚留香道:“是呀,皇上讓我們拿出一個作戰方案來,多情先生聽說你參加過一次反擊戰?”

多情道:‘對,上次的反擊戰我去了,雖然打勝了,但他們再敢入侵,說明他們請了高手,或有了新的作戰計劃,所以,我們要打亂上次的作戰部署,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那裏的地勢,我們最靠近他們邊境的是座大山,大山下是條小河,能通道山間的一個水潭,再向裏是我們的居民區,這一帶的百姓靠這座山生存,敵人常傷害上山的百姓,百姓不敢上山,隻好內遷,我們的邊境和他們的邊境隻隔一條山溝,他們的邊境易守難攻,我們的邊境易攻難守,所以,在內走三十裏處,朝廷建了一座城池來守衛,城池一旦被突破,就麻煩了,敵人很快會進入中原,因為這條線路是他們入侵中原的一條捷徑,他們在那裏囤積了許多的兵力,好處這條山路不好走,所以,敵人想拿下這座城池,在那裏囤積兵力、糧草,運輸起來就方便多了,我們要阻止敵人入侵中原,就要死死的守住這座城池,每開戰一次,我們的損失都要比敵人重好幾倍,因我們是中原人,對那裏的水土氣候都不適應,首先在地理上就吃虧,再加上路途遙遠,糧草運輸困難,隻有靠人和,所以,我們一定要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楚留香道:“看來我們要想一個長治久安的辦法才好,多情先生可有高見?”

多情道:“要想長治久安,我們不但要在武力上打敗敵人,還要在戰術上、思想上徹底的擊潰敵人,要給他們一次慘痛的教訓,讓他們永遠不敢再有入侵中原的想法才行,不然,和上次一樣,不久再戰。”

玉虎道:“多情先生是想借用諸葛亮三擒孟獲的道理。”

多情點頭道:“對,我們現在的狀況和諸葛亮三擒孟獲時的情形大概相同,還有,要想和當地的百姓搞成軍民一家親,就得先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俗話說,安居才能樂業,吃飽飯才能做事,一旦打起來,我們的後援工作根本跟不上,隻有把流民和當地的百姓利用起來,讓他們做運輸和護理工作,這些都是我上次參加反擊戰的經驗總結。”

楚留香道:“多情先生講得太好了,我一定把這些情況呈報給皇上。”

多情道:“皇上一定會明白這些道理,隻要引起皇上的重視就可以了,戰鬥布署嘛,既然敵人能利用我們的地勢來入侵,我們為何不能利用我們的地勢來反入侵?”

玉虎道:“我明白多情先生的意思了,我有個想法。”

楚留香道:“請講。”

玉虎道:“我們在他們的必經之地,布些機關陷人坑拌馬繩之類的陷阱,先讓敵人吃點虧放點血,我師父有降蛇隻能,也可以用上。”

楚留香道:“玉虎,你這段時間多在這方麵下點功夫,動動腦筋,設些稀奇古怪的機關,讓他們破不了或察覺不到,等阿祥來後再做細商,多情先生你來了,你的學生怎麼辦?誰來替你代課?”

多情道:“我不在,荷花、白薇、師傑、書生他們都可以代課,我把這學期孩子帶來了,讓他們參加反擊戰再立戰功。”

楚留香高興道:“說說看。”

多情拿出一張圖紙道:“這是上次孩子們的作戰圖,我又把地上改成了地下,可以防火、防水、防毒煙,還可以誘敵上當。”

楚留香指著一條細線道:“這是什麼?”

多情道:“這是講話筒,也可以給地下傳送空氣,這是排毒煙的管道,這個最粗的是排水管道。”

玉虎道:“先生這是為何?”

多情道:“一旦打起來,很難說洞口不被敵人發現,敵人會采取向洞內放毒煙和灌水的辦法,如果不能及時的排出去,我們的戰士就危險了,有可能全都覆沒。”

玉虎道:“先生,如何誘敵?”

多情道:“如果碰到的敵人太多,太狡猾,找個孩子故意露出目標,敵人就會順著洞口進來,等敵人踏上這塊板,我們一抽下麵的擔板,他們就會掉進泥坑裏,坑口會自動合上,下麵的汙泥很多、很深,敵人根本上不來。”

楚留香越聽越高興道:“多情先生你是跟誰學的?”

多情道:“我父親祖父都是這方麵的能手,我隻是學點皮毛,希望能幫上點忙,不辜負我們深交一場。”

楚留香深知多情的話意道:“一定能,我楚留香一生能交到你們這樣的朋友足矣。”

多情道:“我早就足以了,”三人哈哈大笑,楚留香道:“下半夜了,休息吧,天亮後,還要見皇上呐。”

皇上聽了他們的彙報非常高興,讓他們做好準備,等一切準備好即刻出發,順便也等等阿祥將軍,楚留香道:“皇上放心,如不出意外,阿祥將軍已經快到了。”

阿祥剛到大門口,看到幾個人同守門的老柳說話,阿祥過去道:“你們在說什麼?”

老柳道:“阿祥將軍到了,大家正念叨您。”不知是誰說了句:“這不是阿祥先生嗎?”

阿祥道:“你們認識我?”

那人道:“阿祥先生,我們剛分開不久,就把我們給忘了,您在銀票上寫著您叫阿祥,讓我們到玉虎綢緞莊來找您,沒想到比我們到的還晚。”

阿祥道:“你們可是那天迎親的人?”那幾個人點頭,阿祥又道:“老大老二呐?”

那人道:“他們在客棧,我師娘病了,讓我們先來找您。”說著他們已進入了大門,一位下人過來道:“將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