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的誤會7(1 / 3)

二`科學的誤會7

神童並不神奇

兒童早期教育學專家斷定,世上從來就沒有天生的神童。神童之所以“神”,就在於他們的腦神經細胞受遺傳基因、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比一般兒童發育成熟要快些,因而其智力也相對發展較早。如果在這時輔以良好的後天教育,那麼,這些兒童就可以在其智力特點範圍內,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能,一個“神童”也就誕生了。

低血壓不是貧血

不是一回事。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數目以及紅細胞總的體積減少的一種綜合性病理狀態。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造血不良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等。低血壓則是指一個人的血壓長時期低於一定標準。常見的低血壓有慢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

腦袋大小與智力無關

科學已經證明人的腦袋大小與智力是沒有關係的,人的智力不能用腦重多少來衡量。科學家們研究認為,人腦由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構成,人的智力高低隻與神經細胞的數量、種類和分布情況有關,而膠質細胞盡管所占的比重很大,但分布卻與智力無關。

橄欖油不是從橄欖中榨出來的

橄欖油不是從一般的橄欖中榨取的,而是從專門的油料植物——油橄欖的果實中榨取的。橄欖樹的種子雖然可以榨油,不過含油量和品質都不及油橄欖好。油橄欖是一種常綠喬木,它的果實榨出的油,芳香可口,營養豐富,被譽為“品質最佳的植物油”。

黑芯香蕉不是爛香蕉

香蕉裏的黑芯根本不是爛了,而是香蕉已經退化了的籽。野生香蕉的籽很大、很硬,人們吃它的時候很不方便。後來經過人工長期栽培、選擇和改良以後,香蕉逐漸改變了結硬種子的本性,結出的香蕉沒有種子,而僅有的一點就退化成一排排褐色的小點,附在果肉中心,形成香蕉肉中那一條黑芯。

從年輪數樹齡並不十分準確

年輪,是樹幹莖幹每年形成的圓圈圈。根據年輪判定樹木年齡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十分準確,比如柑橘樹以及一些熱帶地區的樹木,它們的年輪有時一年長幾圈,有時幾年才長一圈,所以就不能用年輪來判斷它們準確的樹齡。

用牙刷刷牙不一定能防齲

防齲的方法多種多樣,刷牙隻是其中一種方法。齲齒發生最多的部位是牙麵天然溝裂以及牙與牙之間的縫隙。這些溝裂和縫隙非常細窄,牙刷毛探不進去,刷牙無法清除溝縫裏的細菌,所以有時刷牙也就不能預防那裏發生的齲齒。對這些牙刷無法清潔的地方,牙醫建議用牙線來代替。

雞蛋不宜多吃

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條件是必須吃得科學合理,若過量食用,有可能會出現“蛋白質中毒綜合症”,尤其是對那些體虛者。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狀況普遍較差,腸胃消化功能減退,雞蛋中過多的蛋白質在他們的腸道內會通過一種異常的分解產生一種有毒的氨,溶在血液中。

雞蛋最好不要生吃

雞蛋最好煮熟了吃。這是因為生雞蛋不光難消化,還因為它是生的,雞蛋裏的一些細菌、寄生蟲,一旦吃進肚子,就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影響。雞蛋在煮熟後,這些細菌大多被殺死了。另外,雞蛋煮熟後,營養能更好地被人吸收。

人不吃的黴糧別喂雞

糧食發黴多是由曲黴菌造成,尤其是黃曲黴危害最為嚴重。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黃曲黴不僅對肝髒有毒性,還有致癌和致畸作用。人若食用了用發黴的飼料喂養的禽畜,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以及肝功能障礙,也可能引發癌症,使健康嚴重受損。所以,人不吃的黴糧不要用來喂雞。

爛果剔淨了也不要吃

常見的導致鮮果變質的黴菌有青黴、灰葡萄孢黴、根黴和核盤孢黴等。黴菌侵染鮮果後,可使果皮軟化,形成病斑、下陷、果肉軟腐等,甚至某些黴菌可利用鮮果肉質的營養繁殖並產生毒素。如食用這些變質的爛果,對健康有害。

水果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吃太多的水果會使人發胖,因為水果含有相當多的熱量。另外,水果含有較多容易吸收和利用的糖分,會在血液中轉變為脂肪。血液中的脂肪增加後,會引發許多疾病。同時,有些水果對一些病人或特殊體質的人來說,是不能吃的。水果再好,吃多了會物極必反,對身體不利。

巧食肥肉不會長胖

經過科學烹調的肥肉,由於改變了其內部營養構成,人吃了後不僅不會長胖,反而對促進人體健康還會大有幫助。此外,肥肉中的花生四烯酸能降低人體內的血脂水平,豬油中的α脂蛋白對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有預防功效。所以,適當吃點肥肉有好處。

罐頭食品不宜多吃

某些精加工的生菜罐頭,如削皮荸薺、鮮竹筍、鮮蘑菇、小玉米等,其保養液中是加有防腐劑的,另外,水果罐頭也含有防腐劑,其中還有一些加入了檸檬酸。國家有關食品規定允許在一定劑量範圍內使用添加劑,其對人體是無害的,但若大量攝入,則會影響健康。所以,罐頭食品不可多吃。

過敏食物未必要終身忌食

對於過敏的食物並不需要終身忌食,絕大部分過敏者經過3~4年後就可以試吃了。這是因為過敏者在停止進食過敏性食物後,身體裏原有的過敏食物的抗體就會逐漸降解,數年以後就可以降解殆盡。所以,相隔幾年以後再吃原先過敏的食物,就有可能不會出現過敏的症狀了。

不要喝煮沸時間過長的開水

不要喝煮沸時間過長的開水,那些煮沸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水最好不要喝。因為開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生水要高一些,反複多次煮沸過或煮沸時間超過24小時的開水,亞硝酸鹽的含量更高,會造成水中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喝了這樣的水,可程度不同地引起身體倦怠,乏力,嗜睡,昏迷,全身青紫,血壓下降,腹痛,腹瀉,嘔吐,日久還能引起惡性病。科學的方法是將水燒開3~5分鍾後飲用。

吃醬油不會使皮膚變黑

人體皮膚顏色主要取決於黑色素細胞數目的多少以及黑色素細胞功能的正常與否,而人體內黑色素細胞的多少與遺傳、地理環境、生活環境、健康水平有關,但跟所吃食物的顏色並沒有多大關係。吃醬油是不會影響皮膚顏色的。

冬季烤火也有講究

烤火也要講科學。特別要注意冬天進屋不能立即烤火。因為屋外氣溫很低,人體的血管處於緊縮狀態,血液流動緩慢,而室內溫度較高,如果進屋就立即烤火,血管會因突然受熱而局部“爆脹”,在血液流動不暢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頭暈、眼花、心跳加快等症狀。

手指輕微損傷並非輕傷

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如果手指隻是受了輕微損傷,因為沒有明顯痛苦,許多人都不太重視。其實,恰恰是這些不起眼的外傷,如果對它缺乏足夠重視,未能及時、正確地處理,往往可能引起感染,影響手的功能,甚至累及手指骨骼,造成殘疾!所以不可小看手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