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少年》(1 / 3)

《記憶的永恒》

超現實主義畫家是專以精致入微的細部寫實描繪和可以認識的物體局部為準則,來表現一個完全違反自然組織與結構的生活環境,把幻想結合在奇特的環境中,以展示畫家心中的夢幻。在超現實主義畫派中最為轟動的人物是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達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像力的畫家。在把夢境的主觀世界變成客觀而令人激動的形象方麵,他對超現實主義、對20世紀的藝術做出了嚴肅認真的貢獻。在他所描繪的夢境中,他以一種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將普通物象並列、扭曲或變形。達利對這些事物的描繪精細入微,幾乎達到毫發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將他們放在十分荒涼但陽光明媚的風景裏,令人想到他的故鄉加泰羅尼亞地區。在這些謎語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記憶的永恒》。

1931年達利早期表現童年夢幻的《記憶的永恒》誕生,它非常典型地表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達利承認自己在《記憶的永恒》這幅畫中表現了一種“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個人夢境與幻覺”,是自己不加選擇,並且盡可能精密地記下自己的下意識,自己夢中每一個意念的結果。而為了尋找這種超現實的幻覺,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病人的意識,認為他們的言論和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最真誠反應。從這幅畫開始,達利踏上了他的夢幻旅程。接著更加奇幻的表現性愛情形的一係列作品誕生了。在達利長達70年的藝術生涯裏,可謂做盡了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事。在那些怪事和怪誕言論裏,給“巨匠們打分”已經成為達利的品牌。在西班牙繪畫史上,他與委拉斯開茲、戈雅、米羅、畢加索等繪畫大師一同輝映著西班牙俊美的天空,傳奇著西班牙的繪畫史。

曠世傑作

達利這位20世紀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巨匠,一個自信而狂妄的天才, “6歲想當廚師,7歲想當拿破侖”,從此, “野心與日俱增”,在超現實主義領域無人匹敵。他開創了“偏執狂批評方法”,並創作了一係列著名的形象,柔軟的鍾表、腐爛的驢子和聚集的螞蟻……達利喜歡最真實地表現最不真實的物體和情景;達利自我炒作、標新立異、登峰造極。達利說:“我與瘋子的惟一不同之處在於我沒瘋。”他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形象, 《記憶的永恒》中出現的“柔軟的鍾表”,在達利的世界裏,時間第一次被質疑、被消解了……

流淌的鍾,群居的螞蟻,燃燒的長頸鹿,抽屜,相似的重複的或重疊的形體,米勒的晚鍾,懸浮在空氣中的靜物,用來支撐物體的拐杖,還有長著眼線和睫毛的巨大的胚胎狀不規則物體,等等。這是構成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恒》的一係列元素,也正是它們組成了達利極為怪誕的風格,讓一群鍾愛著超現實主義的人們深深地眷戀。這雖是一幅幻象,卻又表現了可知的物體。這些軟癱的鍾表,如今已成為人們心目中超現實主義夢境物象的同義詞了。

為了畫這幅畫,達利特意跑到精神病院了解患者的意識,他認為他們的言論和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最真實的反應。達利運用他那熟悉的技巧精心刻畫那些離奇的形象和細節。令觀者看到現實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離奇而有趣的景象,體驗到精神病人式的對現實世界秩序的解脫。

達利在自傳《達利的秘密生活》裏曾經寫過,軟表的形象是受他所吃的奶酪啟發產生的,但他似乎也願意留下神秘,並沒說明此畫的主旨。很多人並不明白達利的《記憶的永恒》,於是妄加批評。其實我們或許會覺得它太虛幻太遙不可及,可是我們卻無法逃避當代現實生活中個人世界崩潰邊緣的壓力與危機。達利的這幅作品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能捕捉現實狀態的夢幻世界。

奇幻的非理性世界

《記憶的永恒》作於達利積極投入現實主義運動的時期,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奇特的景色。空曠的海灘上,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古怪東西,它是植物還是動物?它既熟悉又陌生,像極了達利自己臉的側麵像,它長長的睫毛有如蠕動的昆蟲,從鼻孔裏吐出來的東西,宛似一隻肥胖的蝸牛,那可能是舌頭,也可能不是。在它上麵,像馬鞍一樣搭著個軟軟的表,這個東西,雖然能確定是什麼,卻更令人驚異。左邊一個長方體平台,上麵一棵枯死的樹,平台和樹的上麵也掛著軟軟的鍾。這些金屬做的鍾,竟然像一張張薄餅一般,軟軟的,彎曲成讓我們困惑的模樣。而平台上的金鍾似乎像鮮肉一樣在腐爛,吸引了許多螞蟻。達利曾說: “機械從來就是我個人的仇敵;至於鍾表,它們注定要消亡或者根本不存在。”生硬的色彩對比,突出了畫麵令人不安的氣氛。這是一個時間似乎停止了的世界,充滿著不可解說的神秘的荒誕,刺激著觀者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