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揭開血型的神秘麵紗
一、血液:有色亦有“型”
1什麼是血型
人們都知道,血是紅色的;同時人們還知道,血液不僅有“色”,還有“型”。
一說到“血型”,人們馬上就會想起ABO型血液分類法。ABO型血型早已廣為人知,並被普遍利用,但是,從20世紀初由在奧地利威恩大學做助手的卡爾·蘭德施泰納博士發現血型並公布於世至今,研究血型的曆史還不到一百年。
1901年,蘭德施泰納對22個健康的人進行抽血試驗。先把血球與血清分開,然後再做各種混合,發現有的血清裏有被凝集的血球,而且這種凝集現象不是由於病狀引起的,而是生理現象。他對這一實驗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成功地將這22人的血型區分為A、B、C三種血型。C型就是現在所說的O型。這就形成了A、B、O三種血型。第二年,也就是1902年,通過泰卡斯特和斯塔利兩位研究者的研究,又發現了與ABO三種血型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血型,這就是現在的AB型。
從那時起就確認了A、O、B、AB四種血型。蘭德施泰納又在從1927年開始的8年裏,發現了MN血型分類法,這一成績使他在193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血型分類法,不隻是ABO式,還包括分泌型、非分泌型(S式)、Rh式、Q式、MN式、E式等10種以上的分類法。現在從一滴血中識別這是誰的血,並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同指紋的意義一樣,實際上每個人的血型性質都有不同之處。
有關ABO血型,目前已經能夠從血球中提取O型、A型和B型物質,其化學成分和化學結構也已基本清楚。它是人體內部的一種物質存在,是一種由糖和蛋白質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血型不隻是反映血液情況,它還是關於整個人體的學問,是分布在人體細胞、髒器、體液以及毛發、指甲、牙齒、骨骼等硬組織內的物質特征。當然,人的中樞機構即大腦的神經細胞中,也有血型。
如前所述,血型表示人體內部血型物質的化學差異,也就是說,血型代表人體組織材料的不同性質,即人體素質的不同類型。
在人類和其他生物體內,顯示體質或素質差異的物質,除血型外別無可尋。
生物體是由許多相同材料組成的,這在生物學上稱為“相同性”。目前,能夠清楚地區別這些材料具備的素質差異的,隻有血型這一種物質。
因此,我們要給血型下個正確的定義,即:血型是生物體內材料物質的差異。即不同素質類型的分類標準的總稱。
2血血有別:血型的分類
血液裏紅血球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向全身輸送氧氣,紅血球能很快生長出上百萬根毛狀物質。而決定血型的,正是這種毛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