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打敗金山找之後,在佛山武術界揚名立萬,實際上代師傳藝的葉問也水漲船高,權威聲望比起佛山武術界宿老都不遑多讓,每日裏來葉家大宅拜師學藝者不計其數,這讓葉問很自豪,卻也讓張永成不勝煩擾。
劉鳳靈借機提出在武館街開一家最大的武館,正式在佛山廣開山門傳授詠春拳,也好讓眾多聞訊而來者不會掃興而歸,同時葉家大宅也能恢複安寧。這一提議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張永成的支持,葉問也是很讚同,便將這件事交給了老管家和劉鳳靈。
劉鳳靈行事可謂是雷厲風行,不過半個月就已經買下了武館街三個門麵,找人將門麵打通之後,武館街第一家占地達一千平米的詠春武館開館收徒,隻是第一天報名者就超過一百,接下來每一天也相差無幾。若不是葉問覺得人數太多,容易讓歹人混入,使得詠春拳所傳非人,恐怕劉鳳靈恨不得收個萬八千的學徒。不過就算如此,詠春武館的學徒也是最多的,足足有五百多人。
李韜沒有忙活武館的事情,他最近真是分身乏術,自從一百二十三團特征令下達後,他就成為一名國民革命軍的軍人,按照軍規是必須住進軍營。幸好魯大師麵子不小,團長也很仁義,在李韜塞了百十塊現大洋之後,他就可以自由安排時間。
軍營中訓練十分枯燥艱苦,每日裏天還不亮就要野外拉練,吃完早飯又是站軍姿練隊列。中午休息之後,才會有槍械訓練,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空槍練射擊要領,每月隻有三次實彈射擊的機會。每日下午倒是很有意思,軍隊長官也知道一味苦練,容易導致逆反心理,所以安排了不少競技活動,比如飛鏢、籃球、排球、摔跤等等。
李韜向來隻注重槍械訓練,每天中午吃完飯就去軍營,給後勤主管塞點銀錢,領上一箱子彈扛著毛瑟步槍,在靶場一個人練的不亦樂乎。這種區別待遇讓其他軍士很不滿,不過他們反應情況時,被後勤處長一句話就噎住了。
“有本事你們也拿來團戰的手令,每個月交一百塊現大洋給我,也就讓你們玩個夠怎麼樣?一個個也不看看自己,都他媽褲子穿不起的窮鬼,還和人家來比。”這是後勤處長的原話,赤裸裸的金錢崇拜論。
李韜的射擊水平,就在一日日的辛苦練習下,一箱箱子彈的浪費下,飛快的進步著,從第一次射擊全數脫靶,到如今200米移動靶槍槍十環正中靶心,讓一百二三團的戰士們目瞪口呆。不過他們也很不服氣,背後經常酸酸的說:“老子要是有那麼多子彈浪費,早他媽是神槍手了,姓李的孫子現在還隻能打200米移動靶,那算個球!”
這種論調李韜也從團長那聽到了,不過他沒當回事,他隻是這個世界的過客,並不需要給這些人解釋什麼,依然我行我素的每日苦練。
隻要生活安排的充實,日子過得那是飛快,兩個月後當李韜在800米外,用加裝了狙擊鏡的毛瑟步槍,槍槍把人形靶爆頭時,他迅速成為了一百二十三團戰士們的偶像。要知道毛瑟步槍有效射程也就是1000米,雖然設計射程有2000米,可實際上隻在1000米內有致命殺傷力。800米的距離已經很接近極限,這種情況下想要槍槍爆頭,不僅僅要對槍械性能很熟悉,射擊要領也要掌握的爐火純青,同時還要將風速、風向、濕度、地球自轉偏轉角等等考慮進去,這才能做得到。就連一百二十三團的鎮團之寶,唯一一名狙擊手少尉都說,李韜的狙擊水平和他不相伯仲。
一個自行摸索的野路子,居然和留學德國歸來的專業狙擊手不相上下,李韜的射擊天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他自己都沒想到。
這一天當李韜拎著改裝後的毛瑟槍正要離開,團長叫住了他,神情嚴肅的說道:“李韜啊,你看是不是留下來,以你的本事,未來在戰場上就是死神的代表。建功立業還不是很輕鬆,就是超過我也指日可待,我實在想不通,你為什麼一定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