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離開南京前的最後日子(4)(1 / 2)

斯邁思代表國際委員會,宣布了他們在拉貝缺席的情況下,召開了一次臨時委員會會議,並把會議上的一個專門寫給拉貝的決定當眾宣讀:

尊敬的拉貝先生:

我們榮幸地將下述決議通知您。該決議為今年2月15日在南京安全區九個區的區長及二十五個難民收容所所長第六次聯席會議上作出的。會議一致決定:感謝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約翰M.D.拉貝先生為組織和管理安全區所做的極其寶貴的工作以及與此有關的救援和救濟工作。對拉貝先生為南京居民的利益所做的努力表示最高的讚賞。我們將永遠感激地記住他的名字。

上述決議也應該向西門子洋行( 中國 )和德國大使館通報,使他們了解南京居民對拉貝先生在這段困難時期所做工作的感激之情。

上述會議,還委托簽名者向西門子洋行( 中國 )提出請求,在可能的情況下,保留您在南京的住房以及國際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雖然安全區本身已經不再存在,但居民們的困苦仍然很大,比以前更加需要對他們進行救濟。由於這個原因,全體區長和收容所所長請求您,如有可能,繼續在這裏工作。告別像您這樣一位經過困境考驗的朋友,使我們大家深感遺憾。

因此我們十分希望,西門子洋行( 中國 )會考慮我們的請求,允許您為南京的利益繼續您的工作,並請您在它的同意下決定繼續留在我們這裏。如果不能如我們的心願,也仍然希望您不久就會回到我們這裏來,給原有的友誼換上新的紐帶。它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對我們變得如此的珍貴。

十分感激和忠實於您的

南京安全區各區區長和

各難民收容所所長的代表( 簽名 )

這份由董沈玉先生書寫、南京安全區全體國際委員會委員和各區區長、難民收容所所長簽名的“決議書”至今仍然保留在中國第二檔案館,長長的簽名,足以證明拉貝在任南京國際委員會主席期間的工作廣泛受到擁戴的業績與威望。

這是拉貝獲得的最高榮譽,盡管它是非官方的。

2月23日,拉貝在他最信任的中國助手韓湘琳和公司助手施佩林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停靠在長江邊的英國“蜜蜂”號炮艇。英國大使館及炮艇司令長官等熱烈歡迎他的到來。

“嗚——”炮艇拉響一聲長鳴的汽笛聲,滾滾的長江水頓時在艇尾翻卷……此刻,拉貝與碼頭上歡送的人群頻頻招手。他內心不由泛起難以抑壓的情濤:啊,別了,我親愛的南京!別了,我們幾十萬苦難而叫人牽掛的難民!

在艇船上,拉貝看到了剛剛出版的上海德文報紙上的一篇題為《 向約翰.拉貝先生致敬 》的短評上說:

當日本的部隊在11月底以極快的速度向中國首都南京挺進時,在外國人的私人圈子裏產生了建立一個安全區的想法,使外國的僑民和中國的平民在預期發生的戰鬥時可以找到一個避難的地方。

國際委員會由此誕生了。它把不同國家的公民( 其中有3個德國人,還有美國人、英國人等 )聯合了起來。西門子洋行( 中國 )南京辦事處代表約翰.拉貝先生在他的全體委員們的信任下,被任命為委員會的主席。

戰鬥爆發時,安全區已經組織完畢。委員會的成員們本來可以到停泊在揚子江上的輪船上去避難,這並不困難。可是,拉貝先生和他的委員們放棄了讓自己到安全地方去的機會,決心將承擔的使命進行到底。由於他們不怕自我犧牲的行動,在中國部隊撤退和日本人占領南京後那些困難日子裏,使數十萬人得以免受饑餓和寒冷,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保護他們免受可怕的遭遇。

隻有在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的全力投入下,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們才能做出這種完全是人道主義的貢獻。

安全委員會的主席承擔著最大的工作壓力,工作的成功主要應歸功於他。約翰.拉貝先生在南京困難的日子裏,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獻身精神,給“德意誌”這3個字和他的祖國帶來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