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自古繁華,曆史悠久,自殷周到隋唐,已是十三朝古都了。
時逢唐朝,國力強盛,洛陽雖隻是陪都,但經濟發達,尤勝過京師長安,有“富甲天下”之稱。
城中一片繁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街道縱橫,商鋪林立,琳琅滿目,盡顯一派繁榮富裕之象。
在洛陽城南,有一門書香世家,家主叫做百裏儒,身份神秘,無人知其來曆,隻知他少時好道,曾買舟入海,尋訪海外仙山,後得遇仙緣,被道祖傳授修仙長生之術,曆經百載,學有所成,壽元大漲。一百多年前,他從海外回到人間,在洛陽城裏安家落戶,開館立學、教書育人,不聞世事,如同隱世高人。
百裏儒為人寬厚,品德高尚,學識淵博,諸子百家所學(儒家、墨家、法家、道家、佛家等等)無不精通。尤其是以儒學造詣最高最深,幾不在孔孟之下,備受洛陽城百姓尊敬,世人尊稱他為“儒公”。
城南古街中,有一府邸,富麗堂皇,門樓莊嚴,上懸牌匾,寫著“百裏府”三字,這就是儒公住處了。
忽然從街前走來一對俊美男女,他們年約十五、六歲,衣著華麗,腰懸寶劍,一看原來竟是武林中人。
他們倆走到百裏府門前,那個年輕少女上前數步,在朱漆大門上敲了幾下,隨後退到一旁,耐心等候。
不一會兒,隻聽“吱呀”一聲,大門開啟,一人探出半個腦袋來,問道:“誰啊?”
那個年輕少女一見,笑道:“吳管家,是我們啊?”
那人一看,樂了,笑道:“嗬嗬,原來是表小姐和楊公子啊!怎麼?你們今天又來找智少爺玩啊?”
那個年輕少女笑道:“是啊!如今冬季已過,進入二月,草長鶯飛,陽光明媚,適合出遊,我們已經跟大頭說好了,今天一起出去遊玩踏青,好好玩個痛快,我們就是來叫上表哥一起的,四人齊玩才熱鬧呢!”
“嗯!原來如此,那表小姐和楊公子你們倆快請進。”聽完始末後,吳管家笑著讓開路,請他們進府。
那對俊美男女微微一笑,就一同進去了,吳管家順手關上大門。
百裏府麵積不小,院落重重,門戶眾多,長廊通道,曲徑通幽。
吳管家在前帶路,他左一句‘表小姐’,右一句‘楊公子’,叫得親熱,而那對俊美男女也邊笑邊應。
百裏府“老家主”百裏儒有一獨孫,名叫百裏智,時年十六歲,聰慧過人,由於自幼父母雙亡,因此極受爺爺百裏儒所寵愛。百裏智熟讀詩書,慕仙好道,喜歡結交朋友。他生平有三個好友,一個叫武大頭;一個叫楊明;一個叫柳月;這對俊美男女就是楊明和柳月了。其中柳月和百裏智還有點兒親戚關係,百裏智的娘親就是柳月的姑姑,算算輩分年紀,柳月乃是百裏智的表妹。
忽然,吳管家回頭對楊明笑道:“楊公子,你知道嗎?令祖‘洛河居士’現在就在百裏府中呢!”
“我爺爺?”楊明聞言,疑詫道:“奇怪!他一早不是去了刺史府裏講學了嗎?怎麼會在百裏府中?”
吳管家答道:“楊公子,你有所不知,刺史府家那個小公子,今天一早生病了,不能動彈,因此刺史大人就請令祖過些時日再來府中給小公子講課。令祖正想回洛河家中,但正巧我家老主人(百裏儒)今日興致大起,邀請一班名士好友前來家中吟詩作對、討論儒學,恰好在路上遇到令祖,不由分說,就將他請到府裏來作詩論學了。”
“哦!原來如此。”楊明微微點頭。
非但百裏智和楊明是好友,他倆的爺爺亦是莫逆之交,經常聚會談學,吟詩作對,融融其樂。
正說著話,他們三人已經穿入二門,前麵就是一座大院子,四周花草茂盛,中間一條甬道,北麵就是正堂,前有一屏風,隱隱有笑聲從正堂中傳出。吳管家笑嗬嗬道:“老主人正和好友們在談學呢!洛河居士也在裏麵,楊公子、表小姐我們過去吧?”
柳月笑道:“客人進門,理應先拜會主人。正好,我們倆還要好好謝謝儒爺爺傳授我們修真功法呢!”
楊明也笑道:“我也正想見見爺爺。”
“兩位請!”吳管家笑著引路。
三人走過甬道,來到正堂,這座正堂高大肅穆,富麗堂皇,麵闊三間,在中間兩柱上有一副楹聯。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橫批:學無止境!
這百裏府果然不愧是書香世家!
三人繞過屏風,進入正堂,剛一進來,楊明和柳月見到十幾個老者在吟詩聊天,好不快哉。接著,他們感到渾身一暖,一看,原來是堂中燃起了一座火爐,炭火紅紅,散發熱力。也是,如今冬季雖然已過,進入了二月份,但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這群老人年紀已大,確有必要在堂內燒炭取暖。
正堂寬闊,上懸一匾,寫著“書香滿堂”四個大字,下是一幅中堂,畫著歲寒三友,鬆、竹、梅三物經冬不凋,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兩側牆壁上各懸掛著四幅屏條,或字或畫,不足而一,堂下中間,是一張八仙桌,左右各坐著一個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