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
清晨我閱讀著《中國功夫》的月夜授拳等章節,似乎也隨著雪兒在那紫竹林裏,跟著此刻飄然而至的藍衣道士轉動起來。也許這就是武當太極。那以柔克剛、以靜製動,後發先至,四兩撥千斤的無限神奇,地地道道的體現了道功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的原則。由此我想,這部作品在以文學陶冶情操的同時,不亞於一部拳經!
發表人:沉浮莊屋(普通)發表時間:2010-6-116:32:56
1回複:[評論]評論
武當太極為太極之宗,其理涵遵循道法自然,並非如現代體育項目的太極拳套路那般以意領氣,因為若是內修功力尚淺,無氣可引,無論如何用意,也是枉然。武當太極講求順應自然,全憑內氣驅動,拳腳套路可以無招無式,無為而致,羅道長及其徒弟青鬆的拳法觀點體現了這一理念。遺憾的是,作為現代體育運行項目的太極拳,已經完全扔棄了老祖宗的東西,淪落為藝術體操般表演類運動項目!若是三豐祖師在世,當為之潸然落淚了!
發表人:青青蔓(普通)發表時間:2010-6-1112:43:45
2010年6月12日
《中國功夫》確實彰顯了中國功夫的魅力。我閱讀到第十二章,簡直是被書中那習拳練武的意境所陶醉,一方麵,作者將文字與那仙意神動的功夫融為一體,你能分出文耶?武耶?另一方麵,自己仿佛進入到無形無意的境界。這恐怕就是書中所表達的“身無拳,心無拳,身心無拳是空拳”抑或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絕色境界吧!
發表人:沉浮莊屋(普通用戶)評論等級:幼兒園3級
發表時間:2010-6-128:36:53
1回複:本書力圖將內家功夫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有幾分功力便以幾分文力表現,盡量不要誇張和炒作,當然,穿越段子除外。如果用天花亂墜、華麗無比的文字瞎吹一氣,反倒辱沒了先賢留下的瑰寶,我等鼠輩不僅應有宏揚傳統武學之熱力,也應具備準確傳承它的理智,若非如此,宏揚或可變成糟蹋,宣傳或會成為打壓,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寫此作品,希望始終以客觀為原則,以體悟為基礎,能寫到什麼程度就止步於什麼程度,不作過多奢望,不屑流於通俗作品。
第十二章青鬆談拳,其所談拳理,直接深入內家武功,倘若是給一個普通人講,對方實難知其內涵一二,但雪兒已受青鬆的師父羅道長授拳,於功力上、領悟力上,都能達到一定深度,所以,青鬆利用雪兒已具備的一定功力,稍作演示讓她感受,很容易使她明白內家機理高妙所在,通過雪兒的感受,讀者也可更好理解武當內家功的高妙。
在本章前麵,已對雪兒的功境有了一個側麵描寫,即在羅道長與青鬆師徒練拳時,雪兒對兩人勁力的體感,她能清晰分辨出兩人勁力之不同,“兩股勁力自道長與青鬆兩處分別不時傳來,雖是拂身而過,雪兒也已辨明其不同。道長之勁力強悍深沉、含蘊內斂,青鬆之勁力張揚不羈、剛猛奔放。”這段描寫已說明雪兒功力程度的精進,也為後麵她能較好理解青鬆談及的內家理涵作了鋪墊。
習練內家拳,內修功力不夠,是絕難理解拳法理涵的。拙作中,雪兒在諸位高道的幫助下,功力不斷提升,目的都是為展示內家功夫理念、《道德經》的觀念作鋪墊。從不修煉,僅憑空理解內家及道德經,那是一個理解,以實修體悟為基礎理解內家功夫及道德經,那又是另一個境界,完全不同,但從修煉角度來闡釋《道德經》,絕不能象熊良山那樣胡扯亂吹,那簡直就是以拙劣的手法敗壞祖宗經典,那是抹黑,不是宏揚。
發表人:《中國功夫》0606(普通用戶)評論等級:幼兒園1級
發表時間:2010-6-1219:35:11
2010年6月13日
《中國功夫》構思巧妙,讓人在景中遊,讓景在心上生。剛才我讀罷幾章,尤為第十九章那燒龍頭香,令我陶醉其中。我為那個癡男為自己的妻子燒香的虔誠而感動。我也被作者嫻熟的手筆而折服,我看到了石龍頭的精美,確切地說看到了那古文化的精美。即便我不親自去武當,我也在書中領略到了古代工匠采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手法鑿刻的且合並在一起的讓人歎為觀止兩條龍。這是中國古典文明的驕傲,是中國人創造力的驕傲!
發表人:沉浮莊屋(普通用戶)評論等級:幼兒園3級
發表時間:2010-6-1313:00:00
回複:王銳先生是從第十三章“燒龍頭香”直讀到第十九章“生存理論”,是吧?第十三章“燒龍頭香”和第十四章“五龍睡法”,借王石先生的愛妻故事,旨在傳達睡功的養生機理。第十三章側重於突出王石先生感情之真摯,另借王石對石龍設計的闡釋,複現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高超,從建築和養生兩個角度展示中國功夫。第十四章重點闡釋睡功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