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從前一些事(2 / 2)

撫養李錚的福利院阿姨,一個快七十歲的老人,特地跟李錚叮囑道:

“你的脾氣這麼暴躁,卻能考上大學,一定是你家裏人的在天之靈保佑你,你還是去太清宮拜一拜,一來是答謝你家人的保佑,二來是去去你身上的戾氣。”

對這個撫養自己長大的老阿姨,李錚還是聽她的話,他自然不能說自己之所以考上,是因為把左邊同學的卷子偷拿了過來,他為那個同學出頭打過架,對方也是願意幫忙。再說自己考上了也是奇跡,去太清宮拜拜,也是應該的。

南樂縣的太清宮可是全國知名的道教聖地,一向是香火旺盛,素稱靈驗,不過,李錚高考結束的時候,太清宮屬於不開放的時候,說是閉門清修,直到九月才開門迎客直到第二年的六月封門。

不接待外地的香客的規矩,對於李錚這等本地年輕人是難不住的,李錚在七月底的時候,起了個大早,翻牆進了太清宮。

這個時候的太清宮,前院都是無人的,道士們都在後院清修,李錚自然是知道這個規律,他輕手輕腳的翻進來,熟門熟路的來到了三清殿。這三清殿就是供香客們叩拜祈福的地方。

門上無鎖,李錚推開殿門,徑直的走了進去,三清殿的空間其實不大,百餘平方的殿堂之中拱著三清的塑像,擺著香燭貢品,這三清殿裏麵的一切器物,都差不多有百年以上的曆史了。

法像之下香煙繚繞,遠處傳來的誦念和器樂的聲音,這屋中平添了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氛,李錚也是禁不住把自己的動作放輕,生怕破壞了這股安靜。

拿出懷裏的香火點燃插在香爐裏麵,按照規矩總要磕頭致敬才算是完成了整個的步驟,可是李錚卻不願意在青石板的地麵上叩首,他記得應該是有蒲團擺在法像跟前的,不過現在卻找不到,應該是收起來了。

左顧右盼,卻發現在供桌的下麵擺著幾個蒲團,被在地上的香爐擋著,倒是不容易發現,李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在那裏拽出來一個,放在自己前方,就那麼跪下去。別人的蒲團是墊膝蓋的,李錚用來墊腦袋,他還願的心情倒也是實誠,重重的一個頭磕在了蒲團上……

九叩首拜完,就要離開的時候,卻發現擺在那裏的蒲團已經是破了,本就是老舊異常,粗布縫製,看這模樣也是年代久遠,也許是承受不住這麼實心實意的磕頭,居然是脫線裂開了。

李錚有些尷尬,連忙抓起蒲團想要彌補一下,最起碼讓人看不出來破了,拿到眼前的時候,卻發現蒲團裂開的口子那裏,露出了一絲明黃色,而不是黃的近乎發黑的棉絮,掏挖幾下,就把那明黃色拽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