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K99航空機槍(1 / 3)

QJK99航空機槍

基本信息

2005年9月,我國自行研製的QJK99—127-1型航空機槍通過設計定型。該槍是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一挺航空機槍,具有質量輕、後坐力小、攜彈量大、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操作維護簡單方便等特點。該槍的成功研製具有裏程碑意義,它填補了我國輕武器裝備領域的一項空白,其先進的性能體現了我國輕武器裝備的新水平。

該槍名稱中,“Q”是“槍”的漢語拚音首字母,“J”是“機”的漢語拚音首字母,“K”是“空”的漢語拚音首字母;99代表立項的年份是在1999年;127代表口徑為127mm:1代表該槍隻有一個槍管。

裝備現狀

目前,我軍配備的是59式127mm航空機槍,為1959年仿製原蘇聯的產品,存在著型號老、技術陳舊、係統質量大等方麵的缺點,不但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同時也大大落後於我國陸用大口徑機槍的發展水平。另外,該產品已停產多年,複產十分困難。

該武器使用的槍彈比較特殊(127mm銅殼彈),現在也已停產,庫存的槍彈儲存年代久遠,可靠性較差。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國的航空機槍裝備等於零。

曆史意義

目前,雖然世界各國飛機都競相裝備最新的尖端武器裝備,甚至前些年許多航空機槍被航炮取代。但航空機槍與航炮、火箭等其他機載武器相比,具有質量輕、後坐力小、故障率低、目標效能高、攜彈量多、不受電子紅外幹擾、可以持續射擊、價格低廉並可多次使用等優點。

航空機槍主要裝備在直升機上,用來完成對地麵目標實施攻擊和飛機之間近距離格鬥等戰術任務。既可殲滅敵集群生動目標,壓製敵火力點及輕型火器,又可攻擊輕型裝甲車、油庫、雷達站、飛機等有輕防護的目標,可以彌補其他機載武器係統的不足。作為麵殺傷武器之一,航空機槍在直升機對地麵目標的壓製射擊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將作為一種機載武器裝備長期存在。

近些年來,我國在研製大口徑機槍方麵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此基礎上開發的QJK99—127-l型航空機槍在技術上相對於59式127mm航空機槍有較大的飛躍。

該槍對替換落後的59式127mm航空機槍、填補航空機槍裝備的空白、加強直升機的火力強度、提高直升機的突擊能力都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同時也增強了我軍的戰鬥力。QJK99—127—1型航空機槍是第一支立足於國內,自行研製的航空機槍,為我國的航空機槍裝備水平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也為我國航空機槍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外航槍裝備情況

國外現役的許多飛機都以不同的形式配有航空機槍,一般采用炮塔、吊艙、樞軸3種安裝形式,口徑有556mm、762mm、127mm等,以127mm口徑機槍裝備最多。美國的AH—1G“休伊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配2個M18E1“米尼岡”機槍吊艙,“易洛魁”武裝直升機配2挺M—134“米尼岡”機槍,以色列的休斯500MD、MG“防禦者”多功能型武裝直升機外掛2個機槍吊艙(內裝l挺127mm機槍,或2挺762mm機槍),意大利的A129—19“貓鼬”反坦克武裝直升機裝2挺127mm機槍,蘇聯的米一8、米—24、“母鹿”—D各裝1挺4管127mm機槍。

係統組成

QJK99—127-1型航空機槍配裝在機槍吊艙內,整個係統由機槍、備件、附件、彈鏈、裝彈機、4種l27mm槍彈(以54式127mm穿甲燃燒彈為主,也可使用54式127mm穿甲燃燒曳光彈、DVY897mm穿甲燃燒曳光彈、DVB89式127mm穿甲爆炸燃燒彈)及火藥彈構成。

該槍的備件有一根槍管、一個槍機以及容易丟失的多個彈性銷和別針。附件包括裝彈機、彈鏈及各種隨槍附件,隨槍附件包括導氣箍氣室清除器、活塞氣室清除器、火藥彈室清除器、調節器氣孔清除器、拉杆、通條、油刷、油壺、堿壺、手錘及各種引衝、衝子。

部件構成

QJK99—127-1型航空機槍主要由槍管、機匣、供彈機蓋、槍機框、槍機、發射機、槍尾、緩衝器、電擊發機、火藥彈裝填機構、傳感器等11個部(組)件構成。

槍管

由槍管體、導氣箍、調節器、定位箍等組成,其中調節器上有兩個大小不一的孔,可以調節火藥燃氣流量。槍管的主要作用是使彈頭獲得一定的初速和運動方向,並使自動機獲得一定的能量以完成自動循環動作。其長度與傳統127mm口徑機槍的槍管長度一致。內膛結構也基本未變,為便於抽殼,部分關鍵尺寸作了適當調整。彈膛有4條縱槽,線膛采用電解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