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卡M37霰彈槍(1 / 2)

伊薩卡M37霰彈槍

伊薩卡是美國曆史最悠久、聲名最卓著的槍械製造公司之一,1880年始建於紐約。一百多年來,公司的宗旨始終如一:讓消費者以滿意的價格獲得一支好槍。

伊薩卡的第一支雙管獵槍,在誕生後的50年裏,一直牢牢地占據著獵槍市場:直到20世紀30年代。一時間,人們的眼睛不再緊緊追隨雙管滑膛獵槍,他們瞳孔中閃耀的激情全部奉獻給了一個新寵兒,那就是唧筒式獵槍和半自動獵槍。

漠視市場不是伊薩卡的傳統,為了穩固市場份額,他們立即著手研發一種結構更為合理可靠的唧筒式獵槍。不久,伊薩卡唧筒式獵槍橫空出世,它奇妙的滑動槍機式設計靈感源於偉大的槍械設計師:約翰·摩西·勃朗寧。

伊薩卡唧筒式獵槍的機匣采用整體式結構設計,機匣底部的拋殼窗兼作彈倉裝填口,兩者充滿創意地融為一體,而此前多數的唧筒式獵槍都無法協調這兩者。它們通常是在機匣的頂部或右側開一個拋殼窗,再在底部為管形彈倉另開一個裝填口。

這個新機匣妙不可言,左撇子射手為其雀躍歡呼,把拋殼窗設計在機匣底部還有一個好處,可以防止異物、雨水等進入機匣。這可能使他們第一次感受到射擊是如此輕鬆。整體式的設計便於升級,隨後的日子裏,伊薩卡的工程師們不斷減輕機匣質量,但強度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勃朗寧的設計空前成功,不過要從減小質量方麵來說,伊薩卡的設計師可謂更上一層樓,他們設計的槍比勃朗寧原始設計的質量更輕。質量為30kg的獵槍,當時世界最輕的唧筒式獵槍,是用全鋼製成的,這是個絕佳的賣點。1937年,伊薩卡將該槍命名為M37“翎羽”。即使在大蕭條時期的1937年,它一經投放市場便馬上成為熱點,並保持了相當不錯的銷量。

繼M37“翎羽”的成功之後,伊薩卡一鼓作氣,在極短的時間內推出了質量僅為26kg的20號M37,這是一款可拆卸獵槍,擰下彈倉頂部的滾花螺帽,槍管就能卸下來,便於清洗和貯藏。它的管形彈倉能夠裝填4發彈,彈膛內有1發彈,所以總的容彈量為5發。

伊薩卡公司在發展初期並沒有打算開拓警用霰彈槍市場,所以他們的首款M37防暴槍的誕生已經是1942年的事了。客戶是美國政府,用於武器係統配套及訓練空降兵。伊薩卡提供的兩款12號霰彈槍:M37塹壕槍和M37防暴槍,槍管長508mm,槍托用光滑的胡桃木製成,槍體表麵采用磷化處理。M37塹壕槍槍管周圍另有一圈散熱護木,並為加裝M1917刺刀和背帶環設計了1個突筍。由於警方的青睞,直到戰後M37防暴槍還在生產。

時間到了1959年,那是另一個光輝的伊薩卡之年,配備特殊槍管和準星的M37DS麵世了,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特殊槍管和瞄具、能準確發射帶有膛線的獨頭彈的獵槍。美國的獵手們對它鍾愛萬分,而警察們也很快發現,若是在城市環境下實施精確打擊,這種槍可真是太好用了。於是,伊薩卡馬上就為警方設計了M37DS警用槍,它與民用槍唯一的區別是胡桃木槍托更加光滑,並滾了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