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毽球的的訓練方法

“柔韌性”踢毽球的基本功

有人很奇怪會問:為什麼“柔韌性”也算是踢毽球的基本功?其實有踢過毽球的人都知道,沒有一定的柔韌素質是不可能完成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的。因此,毽球不同與其它球類運動,踢毽球缺少柔韌素質就好比身高16米的籃球運動員,不是不能踢,而是踢不好。但柔韌素質又不同與其它技術,不是說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平時刻苦訓練就能練好的,要想把它練好,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毽球是一種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的體育項目。由於網上激烈地爭奪及“兩米線”對頭部的限製,使得腳部進攻成為極其重要的手段。所以對身體柔韌性素質要求特別高。因此在日常教學與訓練中要特別注意柔韌性素質的練習。柔韌素質是運動員完成大幅度動作的能力,也是肌肉、肌腱、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柔韌性好,有利於運動員正確掌握技術動作,大幅度完成進攻技術動作,並可防止運動員損傷。

怎樣有效地進行柔韌素質練習

1.借助外界力量發展柔韌素質。關節的活動幅度由人體解剖結構所決定。越接近解剖極限,柔韌性越好。要想到到止目的,必須借助外界力量來實現。借助外力的訓練方法主要有肩部的壓、拉,腰部的甩、壓,腿部的壓、板等。但在進行被動的靜力拉伸後,一般都要再進行主動的動力拉伸練習。其方法主要有踢、擺、蹦、環繞等。

2.通過體操發展柔韌素質。毽球運動員所要求的柔韌性不是軟而無力的柔輕,而是要求在做大幅度動作時,肌肉仍能快速有力地收縮。要達到此目的,在日常練習中就要把靜力性拉伸與動力性拉伸結合起來進行。而體操(徒手操、輕器械體操)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體操按照人體解剖結構特點,分為頭部、肩部、胸部、腰部、髖部、上下肢等部位的運動;不但可以改變關節軟骨、關節囊、韌帶的彈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而且可提高對抗肌之間的協調性。體操的形式活潑,融運動、韻律與一體,簡單易行,學生樂於接受,所以效果比較好。

柔韌素質練習應注意的問題

1.柔韌素質通過訓練可獲得很好的發展,但在停止練習後消退得也比較快。所以柔韌素質訓練應保持經常性。

2.年齡與柔韌素質有很大的關係,兒童時期最好,女生又優於男生。所以在日常練習中應掌握自然規律,切忌盲目。

3.在練習中要將靜力性訓練與動力性訓練、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結合起來,這樣肌肉才會柔而不軟、韌而不僵。

4.要注意與相連關節結合,並采用與專項動作相似的伸展練習。一般的動作不僅是一個關節,而是幾個相聯的關節和部位共同作用產生的。所以在進行專項柔韌素質練習時要注意做與專項動作相似的動作,動作幅度應比技術動作大,這樣才能加大動作幅度,並能保持動作的結構。

5.要注意訓練的安排。柔韌練習應放在早操與訓練課的準備部分進行。在練習之前要做一般性準備活動,使身體發熱;練習時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身體疲勞時不宜做柔韌練習,以免受傷。

花毽的踢法與練習

為了使毽友們更好的掌握花毽的四個基本踢法,點擊每個圖片都可以下載這個動作視頻片斷,此視頻動作來源於陳靖老師提供的花毽教學光盤。特此表示感謝!

盤踢

用足內側互換踢毽,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沒有右足靈活,沒有踢過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兩次,所以,練習時左足先開始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較熟練後,連續踢。左右足都可連續踢後,改為左右兩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兩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靈活熟練後就不用再接,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磕踢

用兩腿膝蓋互換將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下垂,膝關節發力,將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張或裏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練習時,用手拋起不超過下頦的毽子,用膝蓋磕起(撞起),然後用手接住,同盤踢的練習方法一樣,形成一磕一接,熟練後不用手拋毽,改用盤踢,形成一磕一盤,協調後兩膝互換,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拐踢

用兩足外側互換踢毽,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體後斜上方擺動,勾足尖,踢毽時大腿不得擺到體前,小腿向體後斜上方擺動不要過高,毽子和足外側相碰的一刹間,踢毽腳的內側離地麵一般不越過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隨意。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象盤踢一樣,采用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踢毽腳一側可向牆或樹木等,身體與牆距離約與體寬相同,如果踢毽腳踢時碰到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

繃踢

有的地方叫做“繃尖”,是用兩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換踢毽,單足踢毽也可以。繃踢能踢起即將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關節的發力一繃而起,所以叫繃踢。其動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體成為150°~160°夾角,小腿向前擺動,髖關節、膝關節要放鬆,踝關節的發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刹間,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將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應避免忽高忽低,為以後的花樣踢法打下基礎。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采用盤踢的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但在開始練習時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過腰部,再低一些更好,這樣能踢的次數多一些。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可麵向牆壁或樹木,距離約與體同寬,如練習時踢毽腳碰到了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原因是膝關節沒有放鬆,大腿抬得過高。

毽球踏球技術訓練

在毽球比賽中,踏球是非常常見的進攻得分手段,能夠抓好踏球這一重要的進攻環節,就能夠在比賽中占得有利的先機。出色的踏球技術,不但可以取得比賽分數,激勵本隊隊員的信心,而且能夠給對手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使本隊在比賽對抗中取得主動發球權。現在,隨著毽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各強隊之間的防守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這就使各隊的進攻技術不斷向著更高更快的方向發展。進攻水平提高了,比賽的激烈程度就大大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也就大大得增加了,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的目光,這就促進了毽球事業的發展。因此,我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對毽球踏球技術訓練作了較深入的綜述。

提高踏球技術的訓練方法

1踏(踩)球技術分析:

(1)“腳踩球”技術動作方法是:上抬腿後,向下發力,用前腳掌部位推壓擊球。使毽球如排球中的扣球一樣快速落入對方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