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棒球競賽的場地

競賽場地是一個直角扇形區域,直角兩邊是區分界內地區和界外地區的邊線。

規格

內場每邊壘間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的距離為1844米。本壘後麵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的範圍內為界外的有效競賽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的距離都不應少於7620米。

本壘尖角後1829米處應設置後擋網。網高4米以上,長20米以上。場地周圍設置圍網,高度1米以上為宜。

布置

場地應布置接手區、擊球員區、跑壘指導員區、跑壘限製線、擊球員準備區、野傳球線、本壘打線和草地線。

(1)接手區

自本壘尖角後244米處畫一條橫線,線長110米,線的兩端距本壘中心線各055米。然後再從兩端向本壘方向各畫一與本壘中心線平行的線,與擊球員區界線連接,這個區域叫接手區。

(2)擊球員區

在本壘的左右兩側,各畫一個長方形的擊球員區。該區長182米,寬122米。兩區相鄰近的內側界線各距本壘板邊沿為015米,以本壘橫中心線為準,擊球員區前後部分各長091米。

(3)跑壘指導員區

在一二壘及二三壘壘線與邊線相交的點以外457米處向本壘方向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長610米的線,再在線的兩端向場外各畫一條長3米的垂直線,這三條線以內的區域為跑壘指導員區。在一壘一側為一壘跑壘指導員區,在三壘一側為三壘跑壘指導員區。

(4)跑壘限製線

由本壘和一壘的中點和沿邊線至一壘後091米處各向場外畫一條長091米的垂直線,並將兩垂直線的終點連接在一起,就是跑壘限製線。這條線和邊線所構成的長條區域就是跑壘限製道。

(5)擊球員準備區

在本壘尖角396米處向本壘縱向中心線兩側各量1128米,並以該處為圓心各畫一直徑為152米的圓圈,此圈就是擊球員準備區。

(6)野傳球線

距兩條邊線外至少1829米處,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該線一端與後擋網相連,另一端與本壘打線和邊線末端相交的延長線相連,此線是野傳球線,用以區分界外競賽有效地區和無效地區。

(7)本壘打線

以二壘壘位為中心為圓心,以圓心到邊線頂點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弧線與兩側邊線末端相交,此弧線即為本壘打線,作為判斷本壘打的標誌。

(8)草地線

在草皮場地上,從投手板前沿中心為圓心,2893米為半徑,在界內連接兩邊線所劃弧線,即為草地線。此線以外的外場地區為草地,以內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