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體育衛生管理的範疇
學校體育衛生兩大方麵的工作是一個完整的係統,應由一個校長分工主管,這個管理係統,應包括教導主任、總務主任、體育教研組長、校醫在內。凡學校體育、衛生方麵的工作和問題,均由這個機構研究解決。
體育教研組和衛生室,是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專職機構,這兩個機構的專職人員——體育教師和校醫,是搞好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骨幹力量。學校領導應通過這兩個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把全校的體育、衛生工作抓起來。
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工作,應抓好以下幾個主要方麵。
(1)上好體育課,努力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體育課是中小學學生的必修課程,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學校領導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委頒發的《課程計劃》和《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製訂各年級學年和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負起主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備好課、教好課和不斷改革教學方法。
要建立嚴格的考勤和考核製度。學生在全學期缺課超過體育課總時數1/3者,不予評定成績。成績達不到良好者,不能評為“三好”學生。體育課應作為決定升留級的學科之一。學生因病殘免試體育,需經醫生證明,體育教研組審核同意,教導處批準。
體育課教學要進行改革。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都要適應學生的特點,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但改革,要符合體育課的目的要求。近年來不少學校把“迪斯科舞”引進體育課,認為是體育課的改革和創新。雖然“迪斯科舞”對鍛煉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把它作為體育課教材就不一定合適。因為:第一,這種舞蹈音樂節奏強烈、刺激性強,容易誘發學生感情,有時難於控製。而且跳了以後會影響下堂課的學習。學校是教育機關,不僅要考慮鍛煉價值,還要考慮教育因素。第二,舞蹈隻是體育教材中的一個項目,所占比重甚小。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有很多優美奔放的舞蹈,不如選擇我國民族形式的舞蹈,更有利於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第三,強烈的“迪斯科”音樂,不僅會影響在操場上的其他班級上體育課,而且會影響全校學生上課。
總之,體育課的教學改革,應考慮這門學科的目的要求、學生的特點以及它的教育作用。
(2)認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是增強學生體質的有效措施。學校要因地製宜,積極地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包括以下內容:
①早操和課間操。早操和課間操不但可以起到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還會使學生養成早起的好習慣,久之,可以形成風氣,這是優良校風的一部分。早操以後,還可以進行早鍛煉,可以班、組為單位,充分發揮學生中的體育積極分子的作用。
早操、早鍛煉、課間操,由體育教師負責組織,班主任協助,分管體育衛生工作的校長、教導主任,要給予指導和督促檢查。
②課外體育鍛煉。有很多學校的課外體育鍛煉,隻是個形式,沒有多少人參加,離群眾性的體育活動相去甚遠。主要原因是鍛煉時間沒有保證,鍛煉內容不明確,鍛煉場地不夠分配,鍛煉器材缺乏,沒有指導教師。要使學校的群眾性的體育活動開展起來,必須解決上述問題。每周應安排兩次課外體育鍛煉時間,每次一課時,並列入課表。鍛煉內容要以《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為中心,把鍛煉、測驗、登記結合起來,使學生有個奮鬥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特長,組成若幹鍛煉小組,做到小型多樣,生動活潑,講求實效,持之以恒。要統一劃分場地和分配器材,因地製宜。體育教師要分工,做到每次課外體育鍛煉有人負責、有人指導。
③課外體育競賽。課外體育競賽集運動娛樂於一身,且帶有評比性質,很符合青年人好勝心理,因此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
開展課外體育競賽活動的原則是小型多樣,單項分散,校內為主。競賽內容既要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項目緊密結合,又要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形成傳統,還必須考慮年級特點。
④運動會。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是一種大型的體育競賽活動,對推動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有很大的意義。學校領導應通過運動會,向學生進行集體主義、自覺紀律和團結友愛教育;表彰優秀運動員,把學校的體育運動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步。